1967年7月的一天,她安靜的閉上了眼睛。或許意難平,但從未后悔。
英國倫敦所有的劇院,為她的離開,熄滅了舞臺腳燈。無數演員和觀眾,為這位天使一般的女人,流下了淚水。
她有絕世容顏,英國首相丘吉爾曾默默注視著她感嘆,“她是上帝的藝術品,只能遠遠的欣賞。”
然而就好像,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暗中標好了價碼。她征服了所有人,卻終是留不住最想留的那一個。
她是費雯·麗,一個燃燒生命去追求、去表演的女人。
《亂世佳人》上映80年了,依舊無法忘記那個微笑起來,像從沒有過煩惱一樣的斯嘉麗。
英國女演員費雯·麗飾演《亂世佳人》斯嘉麗
費雯·麗身上,有很多斯嘉麗的影子。
家境優渥的費雯·麗,從小就很有藝術天分。十幾歲,她就對父母說,自己希望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1931年,她考進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
不過那時,傳統的家庭觀念,還是覺得女人能找到一個好人家早點嫁了,才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于是在家人的期待下,18歲時,費雯·麗就嫁給了家世優越,風度翩翩的律師赫伯特·利·霍爾曼,并生有一女。
費雯·麗與第一任丈夫
舒伯特比費雯·麗大13歲,他是個傳統的英國紳士,什么都好,唯獨思想保守,無法接受年輕美麗的小妻子熱愛戲劇,追求藝術的夢想。
費雯·麗曾因為懷孕,從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輟學,試圖為了婚姻在家相夫教子。
可天生愛表演的她,怎么甘心一輩子安穩的做個富家太太。安穩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幸福。
幾年后,她決定忠于自己,走出去,去演戲。一開始只是一句臺詞的小龍套,慢慢到有了自己的角色。
她跑遍大大小小的劇組不斷試戲,一定要在演藝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逐漸的,費雯·麗在演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與丈夫漸行漸遠。
那一年,22歲的費雯·麗,坐在臺下心潮澎湃,思緒萬千。臺上,是當時最熾手可熱的舞臺劇王子,勞倫斯·奧利弗。
英國演員勞倫斯·奧利弗
他主演的《皇家劇場》,她已經看了14遍。在他最后謝幕的時候,費雯·麗已經深深愛上了他。她對身旁的女伴說:“總有一天我要嫁給這個人。”
費雯·麗的心像是被點燃,被征服了。他的表演如同吟游詩人,絲絲入扣,她無法不愛上,不仰視這個發光的男人。
她更加努力,不再滿足自己積累的一點小名氣。而是轉戰大熒幕,踏踏實實地演了幾部讓她在英媒圈受到關注的戲。
如果愛情不始于一見鐘情,那么一定離不開老天的推波助瀾。
第二年,費雯·麗居然真的等來,和奧利弗在大熒幕同臺的機會。
電影《英倫戰火》的導演,請他們分別擔任男女主角,期待著男才女貌碰撞出新的火花。
《英倫戰火》海報
兩人在開拍前正式見面時,費雯·麗努力按下心中的欣喜若狂,對仰慕已久的奧利弗說:“很高興我們在一起工作。”
奧利弗面對這個美艷不可方物,但聽說演技尚缺潛力的女演員說:“片子一旦拍久了,我們很可能要討厭對方。”
才華傍身的奧利弗,低估了費雯·麗的演技和魅力,她的美麗優雅,她的靈動俏皮,幾乎能輕易擊穿每一個男人。每天的拍攝,她都是他最大的驚喜。
電影停機后,他深深地為她著迷。愛情的種子在瘋長。奧利弗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費雯·麗。
“我腦海里都是你,心里都是你,無時無刻不想你。只有與你再會,我才會存在,我才想設法存在。”
飛蛾撲火般的熾熱愛情,讓他們彼此都忘記了,他們各有家眷。
一時間,奧利弗和費雯·麗被媒體口誅筆伐,成為了眾所周知的“丑聞人物”。
錯誤的時間,遇上正確的人,是最悲哀的事。費雯·麗每天承受著愛情和道德的拉扯,精神和心緒都難以安寧。
1938年,費雯·麗漂洋過海,去美國探班正拍攝《呼嘯山莊》的奧利弗。
來到拍攝現場,塞爾茲尼克兄弟,正在布景焚毀的亞特蘭大市——它將出現在日后好萊塢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亂世佳人》中。
《亂世佳人》根據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暢銷小說《飄》改編。
1936年《飄》首次出版的封面
好萊塢黃金制片人塞爾茲尼克兄弟,野心勃勃地放出風聲,要將這部偉大作品拍成好萊塢第一部彩***。
電影籌備期間聲勢浩大,選角工作就整整花了2年。幾乎所有的好萊塢女明星,都去為女主角斯嘉麗試過鏡。
有的女演員,甚至裸體藏進衣柜里,然后把自己送到制片人那里,從衣柜中跳出來,大喊著:“我就是你要找的斯嘉麗!”
競爭如此慘烈,然而電影都開始布景了,女主花落誰家一直都沒有音信。
影視作品《亂世佳人》
直到他們碰見了來探班的費雯·麗,真正金發碧眼,蜂腰削背,又充滿貴族小姐純真嬌俏的美佳人。
一眼認定,“那雙灰藍色的眼睛,既溫情脈脈又流露出貓一樣的狡黠,高貴的外表下,壓抑著瞬間即可爆發的情感力量。”
她就是從書中走出來的斯嘉麗。
1939年1月13日,費雯·麗得到官宣,她從1400多名女演員中脫穎而出,從今天起,她就是斯嘉麗。
費雯·麗
費雯·麗還未來得及為這一好運氣開心,好萊塢的報紙頭條,已經毫不客氣地對這位倫敦腔的英國女演員,唱衰到底:
“費雯·麗根本演不了斯嘉麗!這一選擇侮辱了所有美國女演員!”
巨大的壓力面前,費雯·麗每天不得不靠抽煙來緩解。更何況之前無端卷入的選角競爭,已經讓她見識到了美國演藝圈這污池,深不見底。
憋著一股勁的費雯·麗,不僅要花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原著角色研究中,還要練習出地道的美國南方口音和南方小姐做派。
拍攝也并不順利。
先是劇本不斷地打磨增刪,讓男主角克拉克·蓋博時不時憤而罷演。為了達到最佳拍攝畫面,攝影師也常常面臨更換風險,現場常常看上去一團亂麻。
進度慢得要命,停拍換角謠言滿天飛,費雯·麗從每天一包煙到每天四包煙來緩解精神痛苦。
還好,奧利弗時不時給予她鼓勵,他寫信給受挫折的情人:“你必須絕頂聰明,你的演藝事業才有所成,這對于你的自尊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你必須要做的,因為那對其他人來說同樣重要。以鼓勵她邁出來,撐下去。
他是她的信仰,她的箴言,身為“外鄉人”的費雯·麗不再抱怨,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應付好萊塢節奏。
相比克拉克·蓋博只工作了71天,片酬高達12萬美元,每天下午6點輕松離場。費雯·麗共工作了125天,片酬僅為2.5萬美元,她只有把不甘咽下,轉換成內心的焦灼。
當最后一個鏡頭落幕,榨干了費雯·麗最后的熱情。
她真正的成為了斯嘉麗,但年僅26歲的費雯·麗已經長出了皺紋,厚厚的妝容也遮不住她的疲憊不堪,她沉溺地難以喘息。
也許不忍看到這位美人從此墜入深淵,拍完《亂世佳人》后,上天終于在1940年帶給費雯·麗兩個好消息。
先是《亂世佳人》給了她豐厚的回報。影片一經上映好評如潮,在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榮獲八項大獎,也將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送到了費雯·麗手上。
沒有人再懷疑她,她征服了好萊塢。
原著作者將自己親筆題詩的原著小說贈予費雯·麗,感謝她的精彩付出:
“我們曾經一片灰茫/人生軌跡繡上紅線/在漫長艱難的日子/提醒我們本份之職。”
更讓她幸福的是,經過了漫長的地下情,她的丈夫和奧利弗的妻子終于愿意放手離婚,給他們自由。
能夠結婚的那一刻,兩人一秒也不愿意再等。費雯·麗匆匆叫醒睡夢中的凱瑟琳·赫本擔任伴娘,午夜就舉行了婚禮。
這恐怕是給長期在精神壓力和心理焦慮折磨下的費雯·麗,最大的安慰。也是她最幸福的一年。
成為了奧利弗太太,又站在事業的巔峰,費雯·麗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設想,她希望和丈夫能成為一對好萊塢黃金搭檔。
命運總像是個開玩笑的人。
希區柯克的《蝴蝶夢》只選中了丈夫,而拒絕了費雯·麗。費雯·麗得到了《魂斷藍橋》的女主角,本片原定她與丈夫共同主演,卻又臨時更換了奧利弗,啟用了羅伯特·泰勒。
一對夫妻,成了事業上的競爭者。
一直在演技上崇拜奧利弗的費雯·麗,用盡全力,希望自己能配得上奧利弗的演技。
她挑戰各種跨度極大,極具顛覆性的悲劇角色。每一次入戲和出戲,都讓她不堪重負。在拍戲時,還沾染上了肺結核,精神健康也極盡消耗。
燃燒自己去演戲的費雯·麗成功了,而且越來越出名。
在奧利弗頻頻落敗時,費雯·麗卻得獎無數,成為了最耀眼的影星。后來,為了照顧丈夫的失意,她甚至將獎杯藏在廁所里擋門。
他們如愿以償地合作過,只是結果不盡人意。
不僅如此,媒體依舊揪著兩人交往初期的“丑聞”不放,并質疑他們為什么不返回英國為二戰出力。與此同時,對他們的演出,也有很多負面評論。
好強的費雯·麗,難以接受外界對她***的質疑。
她更加的努力,在和奧利弗拍電影《凱撒與克麗奧佩拉》時,在寒冬中,身披薄紗的費雯·麗不幸流產。
這場打擊,引發了她的躁郁癥。
她控制不住的向奧利弗發脾氣,歇斯底里后,卻又忘得一干二凈。
嚴重的時候,她甚至對奧利辱罵和動手,逼得奧利弗離家巡演,離開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
當他離開后,她整個人又陷入無盡的思念和寂寞中。
她暗自神傷地給他寫信:“親愛的,要是我們在一起,我想這會很令人激動……無論何時你想起我,你要知道我與你同在。”
她在孤獨中,出演了《欲望號街車》中一個家道中落、失去丈夫,因自身的悲劇性格一步步走向毀滅和崩潰的女人,仿佛折射和放大了她的某種不幸,讓她不瘋魔不成活。
全情投入,讓她獲得了此生第二座小金人。
但是她也漸漸意識到,狂躁和失控已令她無法回到現實,“我已經變成了一個瘋女人了,是不是?”
有一天,費雯·麗出門,發現門口水泄不通地圍著狗仔,他們幾乎將話筒杵到了她臉上,問題如出一轍:
“奧利弗和新歡,即將結婚,你對此有何看法?”
她一直如鴕鳥埋沙般裝聾作啞,不想面對奧利弗這三年近乎公開的婚外情。這是讓她精神分裂的最后一擊。
就在她躁狂癥不斷發作,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時,奧利弗發來一紙離婚協議。
費雯麗的自欺欺人,終究無法繼續了。她咬緊牙關,守著最后一絲倔強寫下:
奧利弗爵士夫人謹此莊重聲明,勞倫斯爵士悍然提出離婚以迎娶瓊·普勞萊特小姐。本夫人自然悉聽尊便,以遂其愿。
——來自費雯·麗的離婚聲明
那個男人,是她深愛的奧利弗,優秀的奧利弗,讓她仰慕了一生的奧利弗。
費雯·麗直到離婚,也從心底不承認別人成為奧利弗的愛人。
哪怕她日后給自己寫信,落款依舊是“費雯·奧利弗爵士夫人”。
1960年12月,兩人結束了20年的婚姻。
不到3個月,奧利弗迎娶了年輕的女演員。快得就如同當年他們迫不及待結婚一樣。
人生的最后,一位一直仰慕費雯·麗的英國男演員,杰克·梅里弗,來到她身邊。陪伴她,照顧她。
她的病在梅里弗的守護下,漸漸向好,只是她心中無法釋懷。床頭擺著奧利弗的照片,常讓梅里弗給她讀奧利弗過去給她寫的信。
她知道梅里弗愛她,但是她亦知她給不了什么。因為費雯麗終其一生:“只愿和奧利弗度過短暫的一生,也不愿意和別人度過漫長的人生。”
故事的結尾,《亂世佳人》中斯嘉麗說:
“我愛的,是某個我自己虛擬的東西,那個東西就像媚蘭一樣死了。就像我縫制了一套精美的衣服,并且愛上了它。
后來艾希禮騎著馬跑來,他顯得那么漂亮,那么與眾不同。我便把那套衣服給他穿上,也不管他穿了合不合適。我不想看清楚他到底怎么樣。我一直愛著那套美麗的衣服,而根本不是他這個人。”
但費雯·麗不會同意。
她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有兩件事我依然會做。一是成為偉大的演員。二是嫁給勞倫斯·奧利弗。
幾年后,54歲的費·雯麗倒在自家地板上,再也沒有醒來。
她的遺愿是,將自己的角膜捐獻;骨灰灑進家鄉她最愛的一個小湖里;將自己收藏許久的名畫《浴女》贈給前夫勞倫斯·奧利弗。
學不會放手的人,帶著她最后的執拗和對愛情的信仰,終此一生。
這個癡情而固執的女人,窮盡一生,愛得用力,活得盡力,拼盡全力去堅守她以為的愛情。不愿意承認那個已經不值得愛的男人,是她命運最大的悲劇。
人生沒有如果,再看一遍《亂世佳人》,依然動容。
斯嘉麗失去了白瑞德,她淚流滿面,然而告訴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參考文獻:
[1]搜狐網.費雯麗-我為你褪去一身驕傲,你卻轉身朝她微笑.
[2]搜狐網.除了無敵美貌,費雯麗還有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3]搜狐網.在《亂世佳人》幕后,原著作者寫了這十封信
[4]藝術與文學報.費雯麗和勞倫斯:一對亂世佳人,苦戀20年,卻留不住一生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