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頭條號將整理出廣西111個區、縣所有旅游景點,關注我不迷路,也許下一期介紹的就是你的家鄉,敬請期待!
本期第15期:桂林陽朔縣(排序隨機)
1、陽朔西街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位于廣西陽朔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游紀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郁。
2、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位于陽朔興坪漓江旅游精華段,與20元人民幣的背景實景相鄰,周邊擁有九馬畫山、黃布倒影、總統漁村等著名景點。
3、月光島
月光島位于漓江景區,經過雙全灘、鑼鼓灘行五公里后即可看到。小島面積約二百余畝,從高處俯視形如彎月。島上烏木成林,深冬時節紅葉青山、綠水縈繞、色彩鮮明。
4、鯉魚掛壁
從楊堤往南航行約半公里,一道石壁橫亙江頭。壁上近水處有一塊由巖石斑紋組成的鯉魚,人稱鯉魚掛壁。鯉魚掛壁是漓江楊堤道九馬畫山碼頭精華路線中從楊堤出發一個距離比較近的景點了,不過其實也算不上景點。這個離得近了看就越不像了,遠的時候才非常像。
5、碧蓮洞
碧蓮洞位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貫穿整個鐘靈山,屬層樓式溶洞,洞內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鐘乳石,奇形怪狀、晶瑩剔透,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似星星的光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被展示得淋漓盡致。
6、陽朔燕子湖
清波蕩漾的燕子湖鑲嵌在大片的綠野平疇之中,宛如少女的明眸脈脈含情。湖岸邊垂柳依依,輕拂水面。一架巨大的水轉筒車,吱吱呀呀地搖著歲月,也吟唱著鄉村古老的歌謠。放眼望去,遠方群山聳翠,村樹含煙,阡陌縱橫,屋宇錯落,宛若陶淵明筆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乘坐小船游覽燕子湖無疑是一種享受。
7、工農橋
陽朔工農橋地處十里畫廊的中段,它位于321國道上,這里是陽朔喀斯特地貌風光的精華所在。站在工農橋上向兩側望出去,只見眼前群峰起伏、山水相映,更可見經典景觀“駱駝過江”,是一處絕佳的免費觀景點。
8、中國漓江山水劇場
9、興坪老街
興坪古街是一條長1公里多的石板街。從古鎮東南至漓江榕樹潭、古渡碼頭,便于居民、客商來往,各省的會館建筑于古街的兩旁,現各類磚瓦結構的古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古街的東南側獅子旦為熙平縣城遺址。現城墻輪廓尚清,隨處可見古磚瓦陶瓷殘片,只是原來“車馬來往人看人”的繁華縣城,現呈現出一派青山幽幽、村舍幾座的肅靜氛圍。令人不解的是,傳說為建縣時所種的一株8人方可合抱的古榕樹,現仍枝繁葉茂,其根須竟將5尊菩薩、一塊重約20噸的大石頭吞進樹里,仿佛是在向人們訴說著古鎮一千七百三十多年來的歷史滄桑。
10、陽朔趣味主題蠟像館(星視界趣味蠟像館)
陽朔趣味主題蠟像館被規劃成世界政治名人區、影視明星區、體育名人區、科學與文化名人區、廣西名人民俗文化區、歡樂走廊、奇妙世界區、恐怖區、3D特效專區等九個區域。
11、愛情島
花團錦簇、四季飄香的愛情島位于景區北側,瀕臨漓江,是觀看象鼻山的又一好的觀景點。1983年桂林市***為了保護漓江,為河道清淤時用泥沙堆積形成小島,島上環境優美、植被茂盛,是上世紀70年代當地人談戀愛的最佳之處,故稱之為愛情島。
12、興坪漁村
興坪碼頭沿著漓江走2公里,便是中國清未維新派領袖康有為、中國第一位總統孫中山、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過的漁村。漁村在漓江邊,村中房屋與圩上古建筑風格相近,青磚和瓦,坡屋面、馬頭墻、飛檐、畫棟、雕花窗、結構獨特,具有典型的明清時期桂北民居特色,據今近500年歷史,仍保存完好。村前漓江環繞,江對面一帶鯉魚山、金寶山、元寶山、劍刀山、筆架山風采各異。
13、遇龍橋
位于陽朔縣白沙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單拱石橋,橋上還立有一塊抗戰勝利碑,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14、遇龍河漂流
漂流是游玩遇龍河推薦的方式,乘竹筏泛舟在遇龍河上,兩岸山水如畫,非常享受。
15、烏龜爬山
相傳很久以前,漓江的河道很窄。東海龍王知道有這么一條美麗的江,想前往游玩,就派金龜將軍去把河道扒寬一些。誰知金龜將軍平時倚老賣老,辦事不認真,又有點耳聾眼花。龍王叫它扒"寬"一些,它聽成扒"彎"一些,就舞動它那四只大腳,左一下,右一下,把漓江扒得七彎八拐,扒出三百六十道彎、三百六十零半條灘。老王很生氣,命令它把灘爬平,以將功贖罪。誰知它又聽錯了,龍王叫它"爬灘",他聽成"爬山",就老在山上爬。老王以為金龜將軍有意誤事,一怒之下,罰它變成石龜,永遠爬山。
16、老寨山
老寨山盡管路途陡峭,依然吸引了不少攝影發燒友奮起攀登。老寨山海拔300余米,雖不高,卻有一千一百多個階梯。見到圓拱山門走上圓拱山門過后,接近頂處會見兩架鐵梯,順著鐵梯往上就能到達山頂。千萬別走錯路。在山頂遠眺,漓江在山腳下拐了個彎,一艘艘游船穿梭而過,遠處山巒疊嶂,分外妖嬈。
17、相公山
位于陽朔縣興坪鎮境內的漓江西岸,在黃布倒影和九馬畫山兩景點之間。
18、陽朔西郎山
陽朔景點之西郎山在唐代已有名,晚唐陽朔詩人曹鄴有詠西郎山詩。該山表似一架大屏風,屏障西邊,又名“屏風山”。山上巨石酷似一古代書生人形向西作揖狀,民間呼為“仙人山”、“西郎山”。
19、陽朔卓筆峰
位于陽朔縣城東南面的漓江邊上,山勢下圓上尖,形如筆峰直指天際而得名。
20、矮山村
位于美麗的遇龍河畔,距離縣城3公里,是市級文明衛生村、縣級清潔水源、田園示范村,這里風光秀麗,鳥語花香,在此,您可盡情享受自然的情趣與美味佳肴帶來的健康和快樂,是您休閑、娛樂、度假的理想場所,詩情畫意、浪漫休閑、農家鄉土的清新之感彌漫您的身心。
21、陽朔金水巖
位于陽朔至月亮山“十里畫廊”精華路段,主要由旱洞區、地下河水晶區、泥浴區、巖洞溫泉區組成。同時,在這炎熱的夏日里巖洞中可有天然空調哦。
22、陽朔龍頭山
龍頭山絕壁臨江,上下凸出,中呈弧形,像張著巨口的龍頭,因名龍頭山。山西有數十座山峰,猶如龍頭、龍身、龍尾相接,綿亙數里,分明一條向東飛騰的巨龍,有“巨龍躍江”之說。
23、浪石風光
位于漓江左岸林茵翠海的浪石村后山。浪石村,位于廣西桂林市陽朔縣楊堤鄉。浪石村為漓江景區的山水精華所在,船離“鯉魚掛壁”,穿峽而下,在左岸林蔭掩隱之中,乍見青磚黑瓦的農舍伴江而立。
24、船游漓江
漓江發源于興安縣貓兒山,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水程,漓江像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峰中,造化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景色最為優美的巖溶景區。乘舟泛游漓江,可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漁翁閑吊、古樸的田園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詩情畫意。
25、龍頸河漂流
龍頸河漂流是一項集驚險、***、趣味于一體的戶外活動。龍頸河漂流度假區平均氣溫在18.0℃左右,全年氣候潮濕,降水豐富,為開展漂流活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6、陽朔天籟·蝴蝶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位于桂林陽朔月亮山風景區“十里畫廊”的精華旅游地段,源于景區內一巖洞中有一酷似蝴蝶的鐘乳石而得名。
27、鑒山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文化旅游景點
位于陽朔縣月亮山旅游鳳景區的云集山下。始建于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市最早的古寺之一,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其香火旺達1200余年。
28、陽朔孫中山紀念堂
位于西街南側、碧蓮峰西北麓。1921年11月29日,孫中山先生督師北伐,途經陽朔,在當時的縣立高等小學(今陽朔鎮小學)發表重要演講,并考察了陽朔市容和壽陽公園(今陽朔公園)。為紀念這一盛事,當地各界人士于1931年捐資興建中山紀念堂。
29、古榕公園
位于高田穿巖村,金寶河從中穿過,岸邊一古榕宛如一巨傘撐立于田野上,該樹為陽朔縣內古樹之一,約一千多年歷史,樹高9米,徑圍7米覆蓋面積約一千平方米,與對岸穿巖相映成趣。
30、陽朔山水園
位于桂林陽朔縣城內碧蓮峰東麓,風景如畫的漓江環繞而過,因其集山水秀色、文化古跡、珍奇賞玩于一身被譽為“園中之園”。位于桂林陽朔縣城內碧蓮峰東麓,風景如畫的漓江環繞而過,因其集山水秀色、文化古跡、珍奇賞玩于一身被譽為“園中之園”。
31、半邊渡
半邊渡離繡山約兩公里處,江左岸有一駝形石山,拔岸屹立,阻斷了岸邊的小路,使得兩個村莊(冠巖村和桃源村)過去必須依靠渡船往返,由于兩個渡口均位于同一岸邊,因而當地人稱之為半邊渡。
32、陽朔公園
陽朔公園于1915年建,原名壽陽公園,占地340多畝,園門題名系藝術大師劉海粟先生1978年所書。
33、秀才看榜
從書童山下行不遠,可見靈人山中峰,有一石聳立,似身著寬衣、頭戴紗帽的古人,面朝對岸的白肚山,好象舉子對榜沉思,因名秀才看榜。
34、書童山
在陽朔縣城東南田家河與漓江交匯處,距縣城約2公里。右臨漓江,山體挺拔俊秀,是漓江江濱最嬌小雋秀的一座山峰。
35、駱駝過江(青厄古渡)
在遇龍河流域,漂流經過漓江右岸三座山峰相連,像一只縮著頸子的雙峰駱駝,似向江邊走來,名駱駝過江。青厄古渡位于景點處。
36、朗梓古民居
距桂林市82公里,陽朔縣城22公里處,位于距高田約8公里的朗梓村,是一大型古民居群。
37、留公三潭
位于陽朔至普益“劉三姐水上公園”旅游新熱線的漓江西畔,沿江而建,多古民居,村邊一古建筑名“得日樓”,村后有三潭分別為綠、青黃和混濁潭水經年不枯,有民間傳說述其由來。
38、黃布倒影
黃布倒影是漓江精華中的精華,位于漓江83公里精華段興坪古鎮境內,游船經過楊堤,過了九馬畫山,江面逐漸開闊,水平如鏡,青峰倒影,美不勝收。此便是人民幣20元背景圖!!!
39、古漁村
坐落于距陽朔興坪古鎮約1.5公里的漓江邊,是典型的華夏嶺南文化古村,已有近500年歷史。
40、東郎山
在不同的角度觀看,形象隨之而變,從東南方看像柔情少女,正南像蹣跚老翁,東北像赳赳武士。回味無窮。
41、楊堤
楊堤景區北起楊堤官巖村,接興坪景區,約18公里江段,是漓江的黃金水段,也是漓江精華游的起點。這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區,民風淳樸,主要景點有桃源仙境、浪石勝境、仙人推磨、繡山彩壁、鴛鴦戲水、七姐下凡、螺絲山、鄉吧島、半邊渡等二十多處。
42、陽朔徐悲鴻故居
位于陽朔縣城漓江邊陽朔鎮縣前街2號,即縣人民***大門前。徐悲鴻故居是1935年到1938年徐悲鴻避居廣西時李宗仁先生所贈送。
43、菩薩水巖
菩薩水巖為陽朔最奇特的地下河水巖洞,屬最典型原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
44、龍門水巖
陽朔龍門水巖位于陽朔(縣城)東南部十多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型地下河水晶溶洞。從陽朔縣城出發,經大榕樹、月亮山,然后到達龍門村——水巖。溶洞入口有約300平方米的湖泊,洞長約八公里,貫穿八座大山,有四條通道,洞高100多米,有5層洞天,洞中疊洞。
45、劉三姐水上公園風景區
除山水景觀而外,最顯著的特點是因為電影《劉三姐》的大部分場景在陽朔至福利一帶拍攝,處處留下了劉三姐的身影、足跡,令人心馳神往。
46、陽朔蓮花巖
在陽朔縣興坪鎮東北6千米的白山底村東側。巖體如瓶,內寬外窄,巖口狹小,已開發供游覽部分長481米,巖內乳石遍布,形態萬千,已命名景點百余處。
47、大榕樹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位于陽朔縣城南7.5公里的高田穿巖村,金寶河從中穿過,因河邊有一棵相傳植于隋代,距今約一千五百多年的奇特大榕樹而得名。
48、印象劉三姐
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全球最具魅力的導演,傳唱最久遠的民族山歌,史無前例的漓江風情巨獻。
49、陽朔十里畫廊
從陽朔縣城沿桂荔公路南下,一直到田家河邊,所謂“十里畫廊”。這一路風景優美,藍天白云籠罩下宛若名師的一幅畫卷。租輛自行車,盡享美麗的田園風光吧。陽朔十里畫廊位于陽朔月亮山,因沿路風景秀麗,如詩如畫,被稱為陽朔十里畫廊。
50、陽朔文化古跡山水園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由原濱江公園改建而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西依碧蓮峰、東傍漓江、北起陽朔碼頭、南至陽朔渡口,景色綺麗,是陽朔風光的代表和文化溯源的象征。
51、圖騰古道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圖騰古道位于著名的“十里畫廊”中的位置。
52、碧蓮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兩處怎如陽朔好,碧蓮峰里住人家。
53、九馬畫山峽谷漂流景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從興坪溯江而上四公里有一山,它五峰連屬,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削壁臨江,高寬百余米的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旅行家徐霞客這樣描述:“其山橫列江南岸,江自北來,至是西折,山受嚙,半剖歸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俱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上有遠望如畫屏,故名畫山。”
54、陽朔聚龍潭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位于陽朔縣城南六公里處,介于著名風景點“穿巖古榕”、“明月奇峰”之間。聚龍潭原系兩個天然溶洞,黑巖和水巖組成,兼水陸之勝,因巖外奇峰競秀,宛如神龍騰云,巖內乳石多姿,巧似游龍戲水,故取名“聚龍潭”。
55、陽朔月亮山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月亮山是陽朔境內的奇景,它在高田鄉鳳樓村邊,高達380多米。因為山頂是有一個貫穿的大洞,好像一輪皓月,高而明亮,所以人們叫它明月峰,俗稱月亮山。
56、陽朔世外桃源旅游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沿桂陽公路北上,距陽朔僅十幾分鐘車程,就到了“世外桃源”。她像一位樸素的村姑靜靜佇立在城市邊上,不張揚也不造作,一派天然,富于真趣。
57、遇龍河國家地質公園
遇龍河景區是近三年來才有游人光顧的新興景區,交通不便是它的對外推廣的障礙之一,但正是交通不便使它還保留著最最自然的景觀:毫無污染的清澈河水、隨處可聞的雞鳴犬吠、追著游人大喊Hello的小童……遇龍河景區的遇龍河段大部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通汽車,只能通過徒步、騎自行車、乘坐竹筏漂流三種較合理的方式游覽。
結束語:您對桂林陽朔縣的景點還有什么補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