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定海灣有著“丁香魚王國”的美譽。
福州晚報記者鄭瑞洋見習記者藍秀楠/文記者陳暖/攝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眼下“,丁香魚王國”——連江縣定海灣,迎來了收獲旺季,全省最大的海上水產加工船,更是把加工廠“搬”到了海上。
連江丁香魚從“一口鍋”起步,打下了該產品全國出口市場的半壁江山,暢銷全球。
連江“思鄉魚”打下“半壁江山”
據了解,丁香魚是日本鳀魚的幼體魚苗,身長二三厘米,聞之似丁香花味,又因其體形酷似漁家女耳垂上的“金丁香”,故名“丁香魚”,對抗癌、延緩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我省以連江定海灣的丁香魚最為有名。根據《連江縣志》記載:丁香魚,定海灣尤多,個小體肥,潔白如雪,鮮嫩可口。
據《定海志》主撰黃家殿介紹,定海灣地處閩江出海口,淡水與咸水交匯,營養鹽含量適中,是丁香魚洄游、棲息的好場所,此魚味道特別鮮美。
每年四月,是丁香魚最肥美的季節,也是定海灣漁民最忙碌的時候。
筱埕村村民陳明勇已有20多年丁香魚加工經驗。“這是機械難以復制的美味,越小價格越貴。”他說,丁香魚干每公斤售價從70元到140元不等,十分暢銷。
定海灣丁香魚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海外,年出口量占到國內丁香魚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目前,連江有6家丁香魚加工企業,20多家以傳統工藝加工丁香魚的家庭小作坊,年產量達1000噸至1500噸,產值近1.5億元,從業人員70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魚還被海外僑胞視為“思鄉魚”,每每回國探親、旅游都要購買,取其“叮記故鄉”之意。
連江定海灣的丁香魚。
從“一口鍋”起步征戰全球市場
然而,在30年前,連江丁香魚加工只有“一口鍋”,市場局限于福州地區。
福州日興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銘福回憶道:“當時只有一口大鐵鍋來蒸煮,我們收集谷殼等當柴燒。為了更好地保存丁香魚,我還咬牙購買了人生中第一臺空調。”
1989年,定海水產品加工廠向日本出口4噸丁香魚干,開始征戰國際市場。沒想到的是,連江丁香魚受到日本市場歡迎,自此訂單不斷。
此后,連江丁香魚加工精益求精,不斷購進國際先進的烘干、暖房、蒸煮等設備,加工企業也越來越多。
到了2008年,連江丁香魚產量居全省第一,并在國際市場“南征北戰”——遠銷韓國、美國、俄羅斯及東南亞。
之后,“定海灣丁香魚”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入選廈門金磚會晤專供水產品和福建十大漁業品牌,實現從有到強。
到了2018年,福州最大的丁香魚加工企業連江信洋水產有限公司,斥資5600萬元打造了全省最大的海上水產加工船,把丁香魚加工廠“搬”到海上。自此,丁香魚加工從“一口鍋”時代邁入“一艘船”時代。
“連江正在加快打造‘海上福州’橋頭堡,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為丁香魚之鄉的筱埕鎮,將繼續打響‘定海灣丁香魚’品牌,助推我省特色漁業品牌建設,助力漁民創收致富。”筱埕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鎮積極培育壯大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進丁香魚精深加工生產線,推出即食、保健、罐頭等創新產品。同時,借助直播帶貨等新方式,讓丁香魚“游進尋常百姓家”。
丁香魚產業的發展,是我省加快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漁民加工丁香魚。
我省“海產三寶”創下出口創匯佳績
丁香魚、大黃魚、鮑魚是我省“海產三寶”,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為我省創下了水產品出口創匯全國第一的成績。后兩者產量均占到了全國80%以上。
為秉承***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大力推動海產養殖等高質量發展,福州還在大黃魚、鮑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上做足文章。
在大黃魚產業方面,2019年,連江投用世界首個深海綠色自動旋轉海魚養殖平臺“振漁1號”,帶來了“機械化、智能化、向深遠海進軍”三大變革。今年,福州又在連江啟動“百臺萬噸”生態養殖平臺建設項目,打造大黃魚養殖的“深遠海艦隊”。
在鮑魚產業方面,2018年,連江投用全國首個深海鮑魚機械化養殖平臺“振鮑1號”,鮑魚養殖邁向現代化。去年,鮑魚“綠巨人”——綠盤鮑在連江培育成功,這一優質品種有望讓我省鮑魚價格翻一番。
來源:福州新聞網作者:鄭瑞洋藍秀楠陳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