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貴州人一開心起來就灌幾口茅臺?
聽說,山東人一頓不嚼幾根大蒜就不痛快?
聽說,常德人都是吃津市牛肉粉長大的?
雖然有點夸張,但在大部分外地人眼里,常德粉的靈魂,就是津市牛肉粉。
湖南的冬天,是米粉味的。
與寒冷一起到來的,是那一碗熱騰騰的粉。
在距離常德城80公里開外,津市,以一碗牛肉粉聞名。
就這一碗津市牛肉粉,凝聚了數(shù)百年來無數(shù)常德食客的智慧,最后長成了如今包羅萬象的模樣。
在湖南,沒有一種米粉,有著津市牛肉粉這般鮮明的特點。
在津市,也沒有一頭濱湖水牛,能遇上米粉而全身而退。
-1-
沒有一頭濱湖水牛
能活著走出津市
造就津市牛肉米粉美味的基因,除了大自然的饋贈,還有勁道鮮活會呼吸的澧陽平原早秈米,以及天然放養(yǎng)的濱湖水牛。
一頭常德特產的濱湖水牛,才是津市牛肉粉的靈魂。
恐怕沒有哪頭濱湖水牛,在聽到“津市牛肉粉”五個字的時候,不會兩股戰(zhàn)戰(zhàn)。
津市,這個澧水邊的小城,明朝時就是澧州七鎮(zhèn)之一。在水運為主的年代,它因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湘西北最大的耕牛集散地。
津市牛肉米粉醬汁澆頭
如今,以濱湖水牛***米粉澆頭,已經成為津市牛肉粉的團體標準。
津市牛肉粉店家家都有處理牛肉的獨門絕技:
黃記處理牛肉的水平最高。
名氣最大的劉聾子粉館也是牛肉處理高手。
津市牛肉粉麻辣牛肉澆頭
歷經百年,兼容并蓄的津市人
憑借著早秈米、濱湖水牛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再加上對美食孜孜不倦的探索經驗
奠定了津市牛肉粉不可撼動的地位
▽
米粉有***、湘菜、藥膳等制法
亦有大米原味、***、湘菜和藥膳韻味
還衍生出了清燉、紅燒、麻辣、醬汁
牛排、牛雜、牛黃粉等口味
吃一碗津市牛肉粉,打一個牛肉味的飽嗝,人生才算吃出了新境界,這是外地人無法理解的幸福。
許多長沙人駕車110公里來到津市,就為嗦上一碗粉。
-2-
一碗津市牛肉粉
深藏的“江湖”
津市市域
布列有大大小小300余家粉店
平均每天零售鮮米粉2萬5千余斤
約3萬余碗牛肉粉
劉聾子、黃記、賀記、曹記
沒有哪一家津市粉的派系
能被看輕
▼
“承包你一整天”的
劉聾子粉館
“劉聾子”粉館創(chuàng)建于1938年(民國27年),粉館創(chuàng)辦人劉松森,幼年因患中耳炎導致耳聾,遂有“劉聾子”綽號。日軍飛機轟炸常德城,劉聾子舉家逃難到津市,在西河街開設牛肉粉館,取名為“劉聾子粉館”。
劉聾子粉館在眾多品類中,最能代表津市牛肉粉的精華。相比胸腹肉,劉聾子更喜歡用墩子肉(牛***附近),正墩子那塊肌肉較多,適合做更筋道的麻辣牛肉,而靠近大腿的墩子肉很活,適合清燉。湯開碼子熱,一熱帶三鮮。一口暖湯下肚,清爽卻不油膩。一勺小小的湯看似平淡無奇,實則獨具匠心。堅持選取新鮮的牛肉,再用秘制中草藥包熬煮作為原湯,濃度極佳。
▼
“牛骨頭敢稱天下第一”的
曹記粉館
曹記創(chuàng)始人曹聲平***的雙湯是津市一絕。他沒有劉聾子、黃記那樣跟牛打交道的優(yōu)勢,只能從母親在飲食店上班學來的牛肉***中自我摸索。
曹記喜歡用胸板子做清燉牛肉,它的臊子就別具一格。除了用主料外,前堂工藝,嚴格地過五道水。他的清燉粉,首先是清水漂,滾水燙,毛湯浸。曹記不僅在全國開設分店還在多倫多、墨爾本市開設了分店,這也標志著津市牛肉米粉走出了國門。
▼
“凌晨4點溫暖黑夜”的
黃記粉館
黃記燉粉創(chuàng)始人黃祖祥從小在廢牛廠長大,了解牛,善于處理牛肉,他家最有特色的牛黃粉就是他的“絕技”,不過黃祖祥對牛食材極為挑剔,他每天都要去菜市場根據牛品種和牛的放血程度挑食材,碰到中意的才買。
黃記只在晚上營業(yè),除了碗粉還有不一般的燉粉,底湯是用純牛肉熬制而成,清新辣爽,紅燒牛肉、牛百葉、牛雜還有最特別的牛黃,可任選三種;湯汁牛肉味濃郁,先喝湯后嗦粉吃肉,唇齒之間彌漫濃郁的肉香。黃祖祥的女婿夏進兵說,他們家最有特色的是牛黃粉,黃記店每天下午五點開門,一直營業(yè)到凌晨。
▼
主打“培訓開粉店”的
賀記粉館
相比會處理牛肉的黃記、劉聾子、曹記等,賀記在牛肉處理上稍顯遜色。它一般會選擇容易處理的牛腩、牛腱子肉、牛里脊來做紅燒牛肉、麻辣牛肉、醬汁牛肉等澆頭。賀記在津市牛肉粉中獨具一格,它的別致不在于牛肉的處理,而在于熬湯藥包的特殊。
賀記創(chuàng)始人賀傳華是個泥瓦匠,跟餐飲毫不搭邊,但他給很多粉館打過灶,這個過程中他向師傅們打聽做粉,掌握了米粉***技巧。他是津市最先用湘菜路數(shù)做米粉的人。
津市牛肉粉流派眾多,除了名氣大的“主流”外,以牛排粉主打的清香粉館也自成一格。清香粉館老板擅長用牛的胸腹和鳳凰翅做米粉澆頭,鳳凰翅是牛背到牛頭之間的部位,一般人駕馭不了,這反而是個好的突破口。
津市市一碗麻辣牛肉米粉
-3-
傳承五百余年擁抱新氣象
單日直播銷售上萬元
帶活當?shù)厥称菲髽I(yè)
如今,津市牛肉米粉這張響當當?shù)拿朗趁呀涀叱鋈。呦蛉珖?/p>
眼下,津市牛肉米粉的魅力,也正在通過互聯(lián)網,向更廣闊的天地發(fā)散。
直播賣米粉的嚴旭康:現(xiàn)在我們一共有八個直播間,總體銷量光米粉這塊,金額的話大概一天有幾萬塊錢。
為了打破時空的限制,嚴旭康開發(fā)了速食的預包裝米粉,為了保證鮮粉的口感,他專門請到了江南大學的科研人員,來攻克長時間保鮮的難題。
津市牛肉米粉時至今日,已傳承五百年。
在2013年,它被注冊為國家地理證明商標。
一碗津市牛肉米粉,傳承的是記憶,承載的是鄉(xiāng)愁。
來湖南打卡,來一碗津市牛肉粉,你也算是不負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