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劉海,清朝康熙年間人氏,生長在一個大山腳下,平日里和父親一起打柴為生,母親在家里做家務,種菜園,在那個年代算是幸福的人家。
劉海十八歲,身材魁梧,模樣也不錯,他母親王氏托媒婆給他介紹親事,可是不是家里拿不出那么多彩禮,就是劉海看不上人家,或者人家看不上劉海,總之一直沒成。
那日,他父親挑著柴去集市賣柴,劉海一個人去砍柴,沒成想遇到了一個狐貍,他的命運因此發生了改變。
劉海和往常一樣,來到山上,本來想砍些茅草,但是想到要過年了,還是砍點木柴,木柴燃燒時間長,賣的價錢自然要高一些,只是要往深山里走。
平日里父親劉海不讓他去,說山中野獸多,危險,家里的日子還算過得去,沒必要冒險,可是劉海想,這馬上要過年了,多掙點錢,也好多置辦點年貨。
但他也知道深山危險,他沒敢往里面走,到了深山入口附近,他開始爬上一些大樹,砍那些樹枝,不一會,就砍了不少的柴,捆了之后,準備回家。
忽然,聽到有動物廝打聲和叫聲,有些害怕,爬到樹上一看,不遠處,有一只野生豺狗和一只狐貍在打架,這讓劉海的心平靜了下來。
他想在狐貍和豺狗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坐收漁翁之利,豺狗過年可以燒狗肉吃,狐貍肉不能吃,但是狐貍的皮毛可以賣個好價錢,而且那是一只火狐貍。
不多時,狐貍處于下風,發出了哀鳴的聲音,劉海想著差不多了,悄悄地跑過去掄起木棍就打豺狗,豺狗身法矯健,看有人來,飛快的跑了,狐貍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
劉海見豺狗跑了,就算了,而且可能會叫來同伴,到時候自己一個人應付不過來,趕緊抱著狐貍,挑著柴,就來到了普通的山坡。
可是他發現狐貍越來越重,他覺得很奇怪,于是仔細看了看狐貍,發現它腿上有傷,再看眼睛里淚眼婆娑,看著很可憐,還沖著自己發出哀怨的聲音。
劉海忽然覺得于心不忍,動了惻隱之心,他從衣服上撕下碎片,替狐貍包扎后,拍了拍它說:“狐貍啊,你懂的哀求,看來你很有靈性,我現在放了你,只是你要小心啊。”
狐貍到地上后,沖著劉海點了點頭,跑入了林中。可能是剛才狐貍變重的原因,劉海走了不多時,覺得有些累,就坐下來喝點水,靠著一棵樹,歇了會兒。
劉海剛靠上樹干,就睡著了,還做了個夢,夢被救的狐貍說:“公子,我是剛才那只狐貍,謝謝你幫我打跑豺狗,還放了我,為了報答你的救命之恩,我給你介紹門親事,只是......”
劉海忙讓狐貍說完,它說:
“只是那個姑娘是個孤兒,也是我的恩人,不過被一個賣年畫的老翁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法術,把她封印在一副畫中。
你把畫買回家,如果你們兩個有緣,她會從畫里出來,如果你不買那幅畫的話,可能她會死在里面,你就當做善事救救她。”
劉海說:“你放心,我一定救她,可是我怎么找老翁呢?”
狐貍還沒說話,劉海就醒了,他覺得夢中的事情不可思議,只是夢而已,也就沒在多想。
劉海剛回到家,王氏就說:“兒啊,剛才有個媒婆來找我說,隔壁劉家村有個姑娘不錯,讓我們買好禮物,帶上銀子,明天就去提親,吃過飯,你陪我去趟集市采買禮物。”
母子二人吃過飯,就去了集市,還沒到集市,就見路旁一堵墻旁邊有個白胡子老翁,在那里賣年畫,只見墻上掛著一個美女圖,畫中的姑娘一直看著自己。
劉海一看心里咯噔一下,難道夢中狐貍說的話是真的嗎?再仔細一看,畫中的姑娘眼淚汪汪,可憐兮兮,一直盯著自己,劉海連忙讓母親停下,和王氏說了自己的夢。
王氏說:“這畫中的姑娘確實不錯,如果能給你當媳婦,那確實不錯,可是那畢竟是畫,又不能生兒育女,買了有什么用?我們趕緊去買禮物吧,別耽誤正事。”
劉海說:“娘,禮物咱們少買點也無妨,如果對方覺得不夠,再給添上,可是我答應了狐貍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你和爹常常教導我,做人要言而有信啊。”
母子兩個正在爭執時,老翁手捻胡須,笑了笑說:“這位大姐,我這畫可非同尋常,說不定那天畫中的姑娘真的成了你家兒媳婦,再說我剛才算了下,你兒子最近的親事好像是個騙局哦。”
王氏不高興地說:“你一個賣畫的,還會算命?還什么騙局?我看你想騙我兒子買你的畫才是真的。”
老翁又笑了笑說:“哈哈,大姐,如果我沒算錯,是不是小王莊的姓黃的媒婆,給你介紹的姓賈的姑娘?”
王氏十分驚訝,眼前的老翁怎么對自己的情況一清二楚,要說媒婆和人串通騙彩禮和禮物,不是沒有發生過,王氏忙問老翁有什么證據?
老翁笑了笑說,你找小王莊的村民問一問不就清楚了?王氏趕緊停了下來,東張西望,找到了小王莊的村民,趕緊去打聽黃媒婆和賈姑娘,村民直搖頭,說從來沒聽說過這兩個人。
王氏這才知道自己上當了,謝過老翁之后,拉著兒子就要回家,劉海這次不答應了,說一定要買畫,王氏無奈,只好同意,問老翁畫多少錢?老翁說二兩銀子,不還價。
王氏一聽氣得不行,說:“那還不如我被騙了呢,說不定還能把騙子找回來,二兩銀子給了你,我拿回去一張紙而已,堅決不行。”
老翁說:“我這張畫,絕對物超所值,不買你們會后悔的。”
劉海說:“娘,算我求您了,以后孩兒多砍點柴來賣便是,我答應人家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啊。”
王氏還是不同意,就在這時,劉海的父親賣完柴回來,遇到了母子二人,王氏見到后說:“相公,你今天怎么回來怎么晚?連午飯都沒回家吃,因為是那么事情耽誤了啊?”
父親說:“別提了,可能是年底了,賣柴的人特別多,都想換點錢好過年,我好不容易賣完柴,結果走路時踩到一個石塊,把腳給崴了,痛的不行,是一對姐弟倆幫的我,你們在這干嘛?”
劉海說明了情況,父親看了看那幅畫,說道:“咦,好奇怪,這畫中的姑娘,好像就是幫我的那對姐弟中的姐姐,弟弟扶我去讓郎中給我腳踝復位,姐姐請我吃的午飯呢。”
王氏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你們這一對父子,正是中邪了,哎。”
父親提高了嗓門說:“你這人,我們還會騙你嗎?男子漢大丈夫,是啥說啥,說到做到,夢中的話怎么了?魏征還夢中斬涇河龍王呢,趕緊拿錢給兒子買畫,回家還能砍點柴呢。”
王氏無奈,只好掏錢把畫給買了,心疼地不得了,嘴里又嘟囔道:“這下沒錢出彩禮了,你兒子要打光棍了,以后讓他和畫中的姑娘過去。”
父子二人沒搭理王氏,一家三口匆匆忙忙地回到家,劉海和父親又上山砍柴去了,王氏收拾收拾屋子,去菜園忙碌去了,看時間差不多了,準備回家做飯。
到廚房一看,頓時驚呆了,香噴噴的白米飯煮好了,灶臺上還有菜,蔬菜,魚肉都有,這比年三十的團年飯還要豐盛啊,王氏忍不住嘗了嘗,味道還很好。
父子兩個人砍完柴回家,都累壞了,看著一桌子豐盛的菜,父親怒道:“老婆子,你這是怎么啦?還和我們生氣呢,家里的錢都買幅畫了,你這是不想過了,要吃散伙飯啊?”
王氏忙說飯菜不是自己做的,到了廚房就已經有了,父子兩個將信將疑,也不管那么多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劉海從此多了件事情,就是沒事站著看畫中的姑娘,嘴里還念叨著:“要是我能娶到你這樣的娘子就好了。”
第二天午飯和晚飯同樣發生了奇怪的事情,很快一家三口都明白了怎么回事了,家里沒旁人,也沒新奇的事情發生,就是買了一副畫回來,難不成畫中的姑娘自己跑出來了?
第三天中午,王氏做完家務,出門沒多久,就躲在廚房的窗戶下守著,看廚房到底怎么回事,不多時,果然是畫中的姑娘在廚房忙碌著,嘴巴一吹米來了,又一吹菜來了。
王氏又驚又喜,喜的是老翁說得沒錯,這幅畫物超所值,驚的是怕這姑娘是妖物變化而成,她不敢貿然行事,吃過飯,王氏把父子二人拉到后院說了自己見到的事情。
父子兩個也很吃驚,父親說:“怕什么?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我們行得正坐得端,沒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倒是娘子你要小心點,你那天總阻攔我們買畫呢。”
劉海說:“爹,娘,你們別擔心,既然姑娘能從畫里面出來,我想把她留下來,如果她愿意,我就娶她,如果她不愿意,就讓她回自己家吧,總這樣白吃白喝別人的不好。”
老兩口都點了點頭,不過問劉海怎么留,總不能用強吧?劉海說:“晚飯時,等她去做飯,我去把畫給撕了,她不就進不去了?”
老兩口都夸兒子聰明,劉海也這么做了,劉海問姑娘的情況,問她愿不愿意留下來。
姑娘紅著臉,害羞地說:
“小女子姓胡,名杏兒,是個孤兒,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日在路上,不知為何被賣年畫的老翁吸入了畫中。
自從來到你們家中后,感受到家庭和睦和溫暖的氣氛,竟然可以出來,發現自己竟然有了些法力,就幫你們做了飯菜,我愿意留下。”
全家人都感嘆那位老翁應該是個神仙,不過去集市上找他表示感謝,再也沒遇到了。
既然找不到老翁,也就算了,劉海父母找人選定了良辰吉日,二人拜堂成親,夫妻感情深厚,一家三口變成了一家四口,杏兒勤勞能干,幫了王氏的大忙,還會刺繡賺錢。
只是杏兒自打結婚后,沒了法力,不會變來糧食和菜,說是離開了畫,也就失去了法力,還有離開時間長了后,畫里面也回不去了。
一家三口覺得這也沒什么,憑自己雙手勞動賺錢養家糊口過日子,也挺好的。
可是好景不長。
那天,父子兩個出去砍柴去了,王氏和杏兒在院子里曬看得柴火,忽然一個道士走了過來,說討杯水喝,杏兒看到道士,慌慌張張的進了屋,王氏以為她怕見到陌生人。
王氏說:“道長,我家沒有男子,就不請你進屋了,我去屋里拿些茶水給你吧?”
道士神色凝重地說:“且慢,老人家,你這院里有妖氣啊!”
王氏很不高興地說:“胡說,我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哪有什么妖精?我們一家人過得好好的呢,你也別怪我不給你茶水了,你趕緊走吧,去別人家去看看。”
道士說:“我看得出來你不是妖精,可是剛才那位娘子,見到我慌慌張張地進了屋,可否讓我進去看一眼?”
王氏怒道:“胡說八道,那是我兒子剛娶的媳婦,又漂亮,又賢惠,好著呢,而且是仙翁撮合,我兒子自從娶了她,精神十足,干勁十足,你趕緊走吧,再不走,我可要喊人了。”
道士嘆了口氣說:“老人家,人妖殊途,有妖精在家里,遲早會害了你們一家人的,我給你一張黃符,是人是妖,一貼就知道了,你好自為之啊。”
道士走后,王氏雖然不信,但是心里還是七上八下的,家里就劉海這一個兒子,而且兩個人結婚好幾個月了,杏兒一直沒身孕,而且剛才道士過來,她為什么那么慌張?
王氏想了想回到屋里,只見杏兒神色緊張,這幾個月都沒見她這樣過,她還沒開口問杏兒是怎么了?杏兒說:“娘,剛才的道士走了嗎?和你說了些什么嗎?”
王氏說走了,杏兒這時神色才緩和了下來,這讓王氏更加心里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按照道士所說貼黃符的話,如果杏兒不是妖那就錯怪她了,如果是妖,即便她很好,但人妖殊途,會害了自己的兒子的。
王氏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等丈夫回來后商議一下再說。
不多時,父子倆都回來了,只見劉海滿頭大汗,精神不振,王氏心里咯噔一下,忙問:“兒啊,你這是怎么了?早上出門的時候還好好的呢。”
劉海說:“娘,沒事,可能是感染了風寒,我身體強壯,過幾天就沒事了,不要擔心。”
王氏一聽,原來兒子真的是身體不適,她覺得不能等和丈夫商量了,丈夫的脾氣她清楚,估計是不會同意的,說不定還會把黃符給撕了。
于是她在吃飯的時候,悄悄地拿出黃符,貼在了杏兒的背上,忽然杏兒慘叫一聲,一副痛苦的表情,含著淚水飛快地跑出了屋子。
一家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劉海趕緊哭著追出門外,大喊:“娘子,娘子,你這是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要離開我們啊?”
杏兒轉回頭說了一句:“相公,對不起,如果你念及夫妻之情,可以往東二十里的胡家村找我,嗚嗚嗚。”
夫妻二人趕緊追出來,發現杏兒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王氏后悔不已,說道:“剛才杏兒也沒變成妖啊,可是她為什么那么痛苦,為什么跑了?難倒道士用了妖術?”
劉海蹲在地上慟哭不止,他父母連忙來勸劉海,劉海哭罷,也沒說什么,回到屋里,想著杏兒說的那句話,他做了個決定,無論如何要去找杏兒。
第二天早上,劉海對爹娘說:“爹,娘,孩兒要出去一趟,去集市上去找找那個仙翁,如果找不到,就打聽他的下落,可能需要些時日,還望你們照顧好自己。”
劉海爹娘見劉海表情凝重,怕他出什么事情,只好答應了,取了些碎銀給劉海帶上,叮囑他早去早回。
劉海趕緊起身,除了村后往東走,可是東邊是大山,深山上次去過,在山口都有危險,他決定繞路行走,繞到山的另一邊后,天色傍晚,并沒有發現什么村莊。
他好不容易遇到路人,打聽胡家村,胡杏兒。可是都說這附近,從來沒有過這個村子,更沒這個人,劉海失望至極,忍不住淚流滿面,難道杏兒是騙人的?
眼看天已經黑了,他趕緊想找個村莊借宿一宿,天亮后再找,忽然,眼前出現了一個村莊,村口有個牌子,寫著胡家村,可是前面并沒有發現這個村莊。
他也顧不了那么多了,趕緊往村里走,只見村里燈火輝煌,村里的房屋也是十分漂亮,剛走沒幾步,只見一家門口,站著一個人,在燈籠下面,劉海看的清清楚楚。
那個人正是賣畫的老翁,劉海趕緊跑了過去,給老人家行禮,然后問道:“仙翁,上次我買了你的畫,畫中的姑娘成了我的娘子,她叫杏兒,可是昨天她忽然不見了,說在胡家村,請問是你們村的嗎?”
老翁很嚴肅地說:“你說得沒錯,我覺得你們有緣分,就成全了你們,可是她好像在你家受了委屈,你現在我家住幾天,再說吧。”
說完,老翁把劉海領到屋里,只見一群漂亮的姑娘,跑了出來,個個都是美若天仙,老翁說:“劉海,不瞞你說,這七個都是我的孫女,他們爹娘都不在了,杏兒也是我的孫女,只是現在不想見你,這幾天她們陪你。”
劉海沒辦法只好住下了,老翁的家中雕梁畫柱,很是氣派,老翁差人給劉海換上了綾羅綢緞,平時吃的也是山珍海味。
那幾個姑娘紛紛說:“劉海,既然杏兒生氣,不想跟你走了,你不如娶了我們其中一個吧?”
劉海說:“不行,我和杏兒夫妻感情深厚,是我娘趁我們不注意,用了道士的黃符,可能上面有妖術,傷了杏兒的身體,也傷了杏兒的心,我此生只有她這一個娘子,不會再娶別人,旁人三妻四妾,但我劉海不會。”
那幾個姑娘只好悻悻走了,往后沒再提這些,不過還是好好地招待著劉海,不過杏兒還是不愿意和劉海相見。
眼看二十天過去了,劉海對老翁說:“仙翁,您這里雖然吃的好穿的好,每天都有人陪著,但是我爹娘還在家里,我不想讓他們擔心。
我想回去照顧他們,您就讓杏兒出來和我一起回去吧,實在不行,我先回家一趟,給爹娘報個平安,再來請杏兒回家,您看可好?”
此時老翁朝門外喊道:“杏兒,出來吧,劉海有情有義,孝順懂事,不貪財好色,你就隨他回去吧。”
杏兒出現,劉海激動不已,帶著杏兒趕緊回了家,只是村里的景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只見自己家門口,一對白發老者,互相攙扶著,朝自己的方向張望。
劉海走到跟前一看,原來是自己的父母,連忙跪下說:“爹,娘,孩兒不孝,我這才走了二十天,為何你們變成這樣了啊?”
王氏含著淚,撫摸著劉海的頭說:“兒啊,你走了整整二十年啊,你和杏兒怎么沒什么變化?”
劉海沒敢隱瞞,說了實情,又問道:“爹,娘,這些年,我不在你們身邊,你們是怎么度過的啊?”
劉海父親說道:“你走之后,我還是砍柴為生,只是家里經常有人送來錢糧,也不知道是誰送的,我們兩個身體不適,村民們都相護來照應,我們可想死你們了啊,天天在院子里張望。”
杏兒連忙跪倒在地說:“爹,娘,孩兒不孝,賭氣回家,讓你們受苦了,往后,我會好好孝敬和伺候你們的。”
王氏含淚說:“哎,都怪我,聽信了道士的讒言,才會有今天的結果,你們回來就好啊。”
那晚,劉海把帶來的金銀珠寶,趁著夜色,悄悄地分發給村民,感謝他們照顧自己的雙親,連夜搬走,去了別的村。
杏兒給劉海生了一兒一女,劉海的父母也享受了天倫之樂,年近九旬,壽終正寢。
后來,劉海和杏兒帶著兒女,搬進了胡家村,過著幸福的生活。
(故事完)
聲明:本故事旨在傳承民間藝術,勸人為善棄惡,弘揚傳統美德,與封建迷信無關,謝謝閱讀,歡迎點贊評論。
筆者說:
劉海,普通樵夫,孝順父母,言而有信,救了狐貍杏兒,杏兒知恩圖報,讓爺爺將她收入畫中,伺機報恩,后和劉海結為夫妻,怎奈道士的注意,讓她不得不離去。
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一個家庭,夫妻之間,婆媳之間,難免會有各種矛盾,甚至是猜忌,需要妥善處理,否則輕則家宅不寧,重則妻離子散,甚至會有慘劇。
家和萬事興,珍惜身邊人,要用心去體會,紀念對方的好,若對方誠心悔改,莫要糾纏和記恨對方的過錯和不是,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