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漢語詞典中有三種解釋:1.骨頭的空腔中像膠狀的東西:骨髓、精髓等。2.像骨髓的東西:脊髓、腦髓等。3.植物莖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細胞組成。如:髓結。
說文解字的解釋是:骨中脂也。從骨隓聲。意思是:髓在骨內,脂性成分,與骨為一體,發聲“隓”。
中醫里面,內經中引入髓的概念,“髓”具體指的是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中的髓。包括骨髓、脊髓和腦髓,皆由腎精所化生。腎主骨、生髓、上通于腦。腎精稟賦先天,受脾胃濡養,它的盛衰,不僅影響骨骼的發育,而且也影響脊髓和腦髓的充盈。脊髓上通于腦,腦由髓聚而成。(這些古文化在現代醫學,特別是解剖學的發展中,不斷的被證實,相信科學沒有錯,迷信科學很危險!科學能夠證實的我們欣然接受,證實不了的不要妄加揣測,要看實踐效果!)。
●腎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在五行屬水,與膀胱相表里。腎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受之脾胃五臟濡養所生的“后天之精”),精可化氣,通過三焦布散全身。腎的精氣可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還是機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精,到底是什么東西呢?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育及各臟腑器官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精,廣義概念:一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質;狹義來講就是生殖之精。精在肝臟為肝精,在心為心精,在脾為脾精,諸如:肺精、腸精、胃精、膽精、腎上腺精、胰腺精、生殖之精等,各個臟腑的對身體產生強大生理作用的物質都可稱之為精!方便西醫大夫理解:諸如腎上腺皮質類激素和髓之類激素、甲狀腺素、甲狀旁腺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胸腺內分泌激素、腎素、血管緊張素、活性維生素D、促紅素、胃泌素、膽囊收縮素、肺表面活性物質以及生殖激素等等。上面列出的所有物質都是對人體極其重要的精微物質,匯集為腎精,進而促進骨髓和腦的功能!故:五臟六腑化氣生精,匯聚生髓,而腦為髓海!非常不形象比喻人體萬劍歸宗:所有小溪、河流終匯聚成長江、黃河,最后奔流到海!而大海的水汽不斷蒸騰和滲透又匯聚成千上萬的河道,所有水系都可溝通、交流!因為身體如此奧秘和神奇,遠非河道這么簡單,因才疏學淺,找不到更形象、貼切的比擬,所以說“不形象”。
●腦中基中講“腦居顱內,由髓匯集而成”。如:《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意思是:腦是髓海,它的輸注要穴,上在百會穴,下在風府穴(現在的人們如果有不明白經絡的自己回去多研究研究吧)。關于腦為髓之海,張景岳有記述:“凡骨之有髓,惟腦為最巨,故諸髓皆屬于腦,而腦為髓之海。”這個也很好理解,髓與腦的成分一樣,都是脂類,是精華匯聚成型為腦,功能主宰一切,為最高統帥。故《素問·五藏生成篇》:“諸髓者,皆屬于腦。”在西醫解剖學中,所有末梢神經網絡匯集成型,進入脊髓,神經元上行入腦,故腦為髓海是有解剖學物質基礎的!腦髓目前的認知是腦內神經元和神經營養因子!我想大家應該明白腦與髓的關系了吧?
●髓的功能如下:1.充養頭腦:腦為髓之海,“諸髓者,皆屬于腦”。腦得髓養,腦髓充盈,則元神之功旺盛、耳聰目明、體健身強、身體輕勁有力;否則,脛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論虛實,都會表現為聽覺失聰、視物不明、嗅覺不靈、記憶減退、腰脛酸軟、感覺異常、運動失;或小兒發育遲緩、囟門遲閉、身體矮小、智力動作遲鈍等癥狀。
數千年來,中醫都是應用“腎生髓,腦為髓海”的理論指導臨床實踐,通過補腎來防治癡呆和提高記憶。然而,這一理論的生物學基礎尚未有系統的論述。補腎中藥特點是增強細胞能量代謝、神經營養因子表達和膽堿能神經元數量與功能,減少神經毒素生成,從而促進神經元的再生。
最近有一篇較新的文獻報道,科學家發現骨骼能夠分泌與大腦交流的激素,骨骼作為沉默旁觀者的時代結束了!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骨細胞分泌的LCN2蛋白,不僅能夠誘導胰島素分泌,而且可以穿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下丘腦并抑制食欲!這一發現不僅證明了骨骼的內分泌功能,而且揭示了一種此前未知的食欲調節機制。相關成果發表于2017年三月份的《自然》雜志(MosialouI,ShikhelS,LiuJM,etal.MC4R-dependentsuppressionofappetitebybone-derivedlipocalin2[J].Nature,2017,543(7645):385-390.)。
2.滋養骨骼:髓藏骨中,骨賴髓以充養。骨骼得到骨髓的滋養,則生長發育正常,才能保持其堅剛之性。若骨髓失養,就會出現骨骼脆弱無力,或發育不良等。解剖學中:髓內營養系統是髓內的重要血供來源,還能供給骨皮質的內2/3或更遠的一些部位,并且穿過內環骨板與中央管中的血管形成吻合支。
3.化生血液:“是以圣人陳陰陽,筋脈合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醫學早就認識到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可以生血,為化血之源。如今骨髓造血功能人盡皆知,是集造血、免疫和骨代謝調控為一體的中心!越琢磨越覺得老祖宗很神圣、偉大。為啥人家能“猜”到呢!
所以還是那句話“圣人之道,不宜妄加揣測”,想評論可以,先去研究,等到了同一頻道后再點評!偉人說的好:古為今用,西為中用!創造民族醫藥品牌!需要每一個努力的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