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diǎn)樂子,想一點(diǎn)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rèn)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dǎo)讀:
在江西南昌有一種美食,特別受歡迎,它僅次于南昌拌粉和瓦罐湯,但是對于外省人來講,這種美食就有些陌生了,他們甚至都沒聽過,更不要說吃過了。它就是水煮,讓無數(shù)當(dāng)?shù)厝舜瓜训囊环N美食。不知情的人看到南昌水煮,會直接來一句,這不就是麻辣燙嗎?
那南昌水煮是不是麻辣燙呢?顯然不是,它和麻辣燙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邊煮邊吃,而且你吃的每一種,它都保持著滾燙,讓人不知覺的就會想到中國的一句老話:“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
到底南昌水煮是一種什么樣的美食呢?它是把所有的食材(葷的素的)都有,放入到大鍋中煮熟,或者是在鹵汁里泡砂上一整晚,然后再煮。因為每一家的底料不一樣,所以最后做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走在南昌的大街小巷,水煮店隨處可見,如果說重慶是滿大街的火鍋,那么南昌毫無疑問是滿大街的水煮。
南昌有多少家水煮,真的細(xì)數(shù)不過來,琦琦水煮、麗麗水煮、譚記水煮、百味水煮、紅燈籠水煮、一絕水煮、洪記水煮、熊記水煮等等。盡管南昌的水煮很多,在外省卻很少見到。火遍南昌的“水煮”,為啥走不出江西?吃貨:無非就是這4個原因。
第一:口味太辣,不適合大眾
這就有點(diǎn)像帝煌烤鹵,雖然在江西很出名,也有很多人愛吃,但是終覺走不出去。口味太辣,尤其是現(xiàn)在,人們追求清淡飲食,就連麻辣燙也開始走清淡路線了,而水煮依然還是大鍋的煮,吃起來也辣得實(shí)在。
第二:多數(shù)食材過于重口味,很多人吃不習(xí)慣
水煮當(dāng)中,比較受歡迎都是一些心肺,還有雞爪之類的,這在很多人看來其實(shí)就是邊角料,用這些食材去做美食,多多少少會影響到人們對它的一個印象。因為現(xiàn)在大家在吃上,不僅要講究味道,就連食材本身,也相當(dāng)?shù)挠锌季俊?/p>
第三:品牌過多,缺少龍頭品牌,而且環(huán)境堪憂,沒有保證
一種東西要走出去,那勢必就要做到口味的統(tǒng)一,可是你在南昌吃水煮,哪怕是開的分店,味道都不一樣,味道不能夠統(tǒng)一,所以就很難規(guī)模化,那么想走出去談何容易。而且水煮作為一種美食,當(dāng)人們看到大口的鍋,黑乎乎的,也會心里有膈應(yīng)。
第四:品類單一,用餐方式很難讓外人接受
在南昌吃水煮,都是一個塑料袋套著一個碗,然后把熱的食材往里面放,我們先不說,它的味道好不好,單就這個用餐方式,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都知道塑料袋遇到高溫,是很容易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的,但是在各大水煮店,這卻是相當(dāng)常見的事情。
南昌水煮,雖然在當(dāng)?shù)睾芑穑茈y走出江西,一則是口味比較重,二者選材上也不太講究,三則,缺乏一定的資本助推,四則,品類過于單一。朋友們,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chuàng),未經(jīng)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quán)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