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時常感到空虛,不要責備自己,因為你并不是一個人。許多人都會感到空虛,且形式緣由各異。現代人過快的生活節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那些可能出現的意外轉變,都會引發空虛。空虛就像一只看不見摸不著的怪獸,吞噬掉自己所有的積極感受,留下一片茫然。戰勝空虛,也是每個人成長必經的課題。
我們為什么會空虛?1.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缺乏運動,或者睡眠不足,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僅會導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心理上也更焦慮和抑郁;
2.太過專注于事業因為忙于工作而喪失自己的生活內容,會讓你覺得機械化,生活沒有意義;
3.過分追求他人的認可當他人的看法成為評價自己的唯一準繩,你就會喪失自我價值感;
4.現實生活的失敗如工作不順、戀情告吹等,很容易引發自我質疑,從而導致空虛
空虛也可能源于“漸漸地遺棄自己,不去傾聽自己心底的希望和欲望”。而遺棄自己會引發焦慮、抑郁、罪惡感以及羞恥感,最后變得麻木和孤獨,沒有任何事能使自己幸福起來。
還有許多原因可能引發空虛。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有過空虛感,并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空虛的感覺不一定是悲傷,而是對很多事都不關心,沒有什么能讓你感到精神振奮。如果你也正感到強烈的空虛,去看心理咨詢會有所幫助。尤其重要的是,在***人士的協助下對抑郁癥進行篩查。而如何應對空虛感,則要根據它的誘因,“對癥下藥”。
5個助我們應對空虛的技巧:1.溫和地承認空虛如果你正在經歷的空虛感像一個巨大的空洞,那就承認它在那兒,對自己溫柔一點。不要因為這種感受而自責,也不要試圖忽視或改變你的感受。
如果這種空虛是因為你所愛的人去世了,不要因為多年后還處于哀慟中而生自己的氣。“失去我們愛的人是痛苦的。盡管那種喪失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失去所愛之人這件事,永遠都不會變成‘沒事’……痛失所愛,心上像是有了一塊空洞,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要慢慢學著與那個空洞一起生活下去。
有時候,內心有空虛感,是因為在你成長過程中缺失了一些愛。這并不意味著你沒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可能只是某些類型的愛或關懷有所缺失,然后讓人感覺像是再也難以彌補。”
心理學家建議我們帶著關懷與自己對話。例如,你可以說:“我感到如此孤獨,這的確很艱難”或“你是對的,你的確需要更多的愛。”
2.每天花些時間和自己相處心理學家建議,與其試圖用藥物、酒精、電視、電腦游戲或其他任何東西來填補空虛,不如向內審視自己,花些時間和與自己相處。因為,“我們需要抵抗向外部世界尋求滿足的沖動。”如果說空虛是一個無底洞,那么任何暫時的消遣終究無法填補它,你只有勇敢地走進它,才能找到光明的出口。因此,我們應該抽出時間來探索自己的欲望、恐懼、希望和夢想。這有助于我們“在日常生活和未來中創造更多的意義”。
不同的活動適合不同的人。你可能會發現冥想、寫作或鍛煉身體可以幫助你重新關注你自己。
剛開始可能會覺得不舒服,但你練習的越多,為自己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照顧自己越多,那些空虛的感覺就會越不那么有存在感。
3.探索你當下的感受心理學家建議我們專門拿出五分鐘,來覺察我們當下的感受。這些感受可以只是一般的感受,但一定要是你最真實的感覺。你可能會記下“無聊”、“心神不寧”或是“好奇”。如果你很難為自己的感受命名,可以在網上搜索“感受清單”作為參考。
你也可以選擇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你的手或頭,然后“像掃描一樣,體會這個部位的各種感覺和知覺,比如溫度、是否緊張,或當前的活動”,這也會有所幫助。當你練習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接納自己的感受時,你會逐漸擴展自己的容納能力,就能夠在更長的時間里接納更多的感受了。
4.探索你的空虛感心理學家建議我們探索以下問題。她說,我們可以一邊寫日記、散步或喝茶,一邊做這件事。
①我是否一直在評判自己,或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
②我有沒有告訴自己一些積極的事情?
③我是否更容易注意到失敗?或總是說自己很丑、很傻?
④我在人際關系中考慮自己的感受了嗎?還是我在弱化我自己的感受?
⑤我是否積極地照顧我的身體和健康的需要?
⑥我是否為了逃避內心的感受而轉向某些行為,甚至成癮?
⑦我是否只關注別人的需要?
⑧我是否在試圖證明什么,或贏過誰?
⑨我是否有在為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責備自己或感到內疚?
⑩我是否像對待親密的朋友或家人那樣給自己關懷?
?我是否在做決定時堅定自我、尊重自己的意見?
5.肯定你自己當我們還是孩子時,一些人通過會隔絕自己的感受來保護自己,使自己不至于被那些情緒壓垮,如果是這樣,你要表揚你自己,因為在你幼小無助的年紀里,你為自己想出了一個應對情緒的***。而如今你長大了,可以按自己的節奏,釋放你的情緒。你可以慢慢嘗試改變,不需要急于推翻你過去的生存方式。
空虛感會帶來痛苦的念頭,比如“生活不值得”或“沒有希望”,我們也再次強調,心理咨詢是有幫助的。它可以幫助你探索你內心感受的潛在原因,并“賦予你做出自己的決定的權利,要如何實施積極的改變”。
承認和接納你的空虛感很重要。自我關懷也很重要。不管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是什么,你是在經歷艱難的關系?喪失某些心愛的人和事?還是感到缺乏目標或意義?你要清楚一點,你永遠值得過更好的,更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