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大嘴扁,外型憨厚。5月19日,南川市民在城區鳳嘴江邊,撿到了一條樣子奇特的魚,以為是某種珍稀魚類,送到南川區農業行政執法支隊進行鑒定。結果這條怪魚是外來物種,產自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的紅尾鯰。
江邊買下一條怪魚
19日上午,南川市民陳先生在鳳嘴江邊散步,看到不遠處圍著一堆人議論紛紛,大家爭著看一條怪魚。
這條魚來自鳳嘴江,當天早上,怪魚不知為何在江邊擱淺,被一位路過的市民撿到。
陳先生發現,這條怪魚長10多厘米,大約半斤重,樣子很奇特,頭和背部呈淡黑色,并有黑斑,又大又扁的嘴巴旁留著3對長須,乳黃色的腹部滾圓滾圓的,給人以胖乎乎的感覺。魚身的側面,一條白色的帶子橫貫黑色和乳黃色之間,從唇部至尾柄。它的背鰭和尾鰭略呈紅色,但卻不艷麗,其余的鰭呈黑色。
“這是什么魚?從來沒見過。”圍觀的市民爭論著,卻始終無法確定這怪魚的種類。陳先生心中猜想:“這莫不是某種珍稀魚類!”于是決定把這條魚買下來,經過一番講價還價,陳先生最終以50元的價格,買下了這條怪魚。
外來物種有人放生
陳先生把怪魚送到南川區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希望做個鑒定,看到底是什么魚。
“第一次見這條魚,我們也傻眼了,根本就不認識。”5月23日,南川區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尹江回憶說,在農業口工作多年,他肯定這條魚不是當地的魚類。
最后,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和詢問專家,確定這是一條紅尾鯰,是來自亞馬遜河流域的外來物種。
“這是首次在南川天然水域發現紅尾鯰,從魚的外觀來看,身體多處有傷,應該是有人不想養了,把它放生到鳳嘴江。”尹江說,執法人員將這條紅尾鯰進行妥善處理。
超級能吃危害極大
紅尾鯰又稱紅尾護頭鲿、招財貓魚、紅尾鴨嘴魚、狗仔鯨等等,因其名字吉利,及外型憨厚等關系,吸引不少魚友愛養此魚。
“紅尾鯰是食肉魚類,超級能吃,在饑餓狀態下能吞掉幾乎任何比它嘴小的東西,不適合和小型魚類混養。”尹江表示,如果紅尾鯰放生到野外,一旦適應環境,將對本地魚類造成極大危害,影響生態平衡。
尹江說,國家禁止放生外來物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將從境外引進的野生動物放歸野外環境的,由縣級以上人民***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捕回,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捕回的,由有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代為捕回或者采取降低影響的措施,所需費用由被責令限期捕回者承擔。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韓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