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講述了在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前,美國和俄羅斯為能爭取作為第一個發射衛星的國家所做的努力。在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后美國的回應和一系列舉措。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震驚了全世界。這一事件激發了全世界的熱情,并加速了美國羽翼未豐的航天事業的發展。無疑人類第一次將衛星送入軌道的那一刻,具有劃時代的意,而對于美國人來說,除了震驚還有挫敗。
蘇聯人造衛星掀開太空探索開端
“Sputnik”來自俄語,意思是“全球旅行的伴侶”。它是一個很小的金屬球,重量只有83公斤(184磅),由R7火箭送入太空。這顆小衛星攜帶蘇聯在國際地球物理年工作的一部分——一個溫度計和兩個無線電發射器。雖然其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科學研究,但此次發射和部署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表明了蘇聯在太空的雄心。
人造衛星每96.2分鐘環繞地球一周,每21天通過無線電傳送一次大氣信息。僅僅在發射57天后,人造衛星就在重返大氣層時燒毀了,但這標志著一個全新的探索時代的到來。幾乎與此同時,美國和蘇聯開始同時制定載人航天計劃,其他種類、功能的衛星也隨之被制造出來,一個衛星探索太空的時代開始了。
蘇聯人造衛星對太空探索時的鋪墊
要理解Sputnik1的劃時代意義,很重要的是看看當時的時代背景,讓我們來好好回顧一下20世紀50年代末。那時,世界的科學家剛剛開始進行太空探索。火箭技術的發展原本上是為了進行太空探索的,是由于特殊情況轉移到戰時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和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在軍事上和文化上都是對手。雙方的科學家都在努力開發更強大的火箭,爭取成為首個實現將有效載荷送入太空的國家。究竟誰能獲得首發權,只是時間問題,而世界需要的是科學和技術的推動。
成為太空探索重點的空間科學
在學術界,1957年被定為國際地球物理年(IGY)。在這一年里,科學家們將使用新的***來研究地球、地球大氣層和磁場。它的時間制定與11年的太陽黑子周期一致。天文學家還計劃觀察太陽及其在整個時期對地球的影響,特別是對通信和新出現的太陽物理學學科的影響。
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監督美國的IGY項目。這些研究包括我們現在所說的由太陽活動引起的“太空天氣”,如極光風暴和上層電離層的其他方面。他們還想研究其他現象,如氣輝、宇宙射線、地磁、冰川學、重力學,測定經度和緯度,并計劃在氣象學、海洋學和地震學方面進行試驗。作為這個計劃的一部分,美國計劃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它的設計者希望美國成為首個把載荷送入太空的國家。
這樣的想法并不新鮮。1954年10月,科學家們呼吁在IGY期間發射第一批探測器來繪制地球表面的地圖。白宮批準了這項提案,并宣布計劃發射一顆繞地衛星,測量高層大氣和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為了充分了解其利弊,官員們征求了各***研究機構的建議。1955年9月,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先鋒計劃成功中標。該小組開始建造和測試導彈。然而,在美國向太空發射第一枚火箭之前,蘇聯搶先一步發射了Sputnik1。
美國的反應
蘇聯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不但讓所有人意識到前蘇聯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同時還激發了美國的公眾輿論。前蘇聯“擊敗”美國進入太空引發的政治反彈產生了一些有趣而深遠的結果。美國國防部立即開始為另一個美國衛星項目提供資金。與此同時,沃納·馮·布勞恩和他的陸軍紅石兵工廠團隊開始了探索者項目的工作,該項目于1958年1月31日發射進入軌道。很快,月球成為美國太空探索的主要目標。
前蘇聯人造衛星的發射也直接導致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成立,它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民用太空活動(而不是使活動軍事化)。1958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航空和太空法》(通常稱為“太空法”)。該法案于1958年10月1日成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并將美國國家航空咨詢委員會(NACA)和其他***機構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新的機構,旨在讓美國大刀闊斧地進行太空事業。
紀念劃時代意義的蘇聯人造衛星模型散布在世界各地。一個掛在紐約市的聯合國大樓,另一個掛在華盛頓特區的航空航天博物館作為紀念。英國利物浦的世界博物館也有一個,哈欽森的堪薩斯宇宙空間中心和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西班牙馬德里的俄羅斯大使館也有一個。它們的存在提醒著人們太空時代早期,當時科學和技術正在一起創造一個探索的新時代。
作者:NickGreen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內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