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對“外地人”都有什么樣的印象呢?
最近看到了一張圖片,講的是百度在2015年基于搜索大數據形成的中國“偏見”地圖。
這份“偏見”地圖是百度搜索基于海量大數據,以地域為維度,對各地人們搜索行為的特點用“偏見”標簽的方式進行趣味化展示,從而反映出各省市的關注焦點。
下面是網友對若干省市“偏見”的印象:
北京是“千古操心人”,因為北京人每天都在為房價、搖號、霧霾、出行中思考人生而操心;遇到明星吸毒還得先去舉報,再上班,他們有著一顆事事圍觀的朝陽心,他們也被稱為朝陽群眾。
陜西是“肉夾饃立法人”,因為陜西訂下了全國肉夾饃的標準,其他的,都是非法的肉夾饃,就好像沙縣小吃和澳門豆撈,肉夾饃只有陜西的。
四川人過去閑著都只會打麻將,但現在是“中國合伙人”,因為現在麻將不搓了,四川人都去創業開公司了,要做最強中國合伙人,哪怕是做一道魚香肉絲也有18道標準。哪怕最丑蠟像,作為特產也能撼動世界。
江西是“追劇宅天使”,江西是革命的火種地,連追劇這事也走在全國人民前面,喜歡穿越劇、古裝劇怎么了!誰不能有個夢想的!美麗聰明的江西小伙伴對于熱映中的神劇有著特別的愛好,他們在神劇里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比如盜墓筆記播出后,一些機智的少年開始盯上了西漢列侯墓。
對于這些認知,如果你當真了,那么你就陷入了認知偏見。
什么是認知偏見?
認知偏差是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
通俗來說,就是形成對某些事、某些人的固有認知。
比如:
提到山東人,會認為酒量好。
提到東北人,會認為活雷鋒。
提到湖北人,會認為太精明。
……
固有認知,是好,還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