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部分***研究來自:WWF世界自然基金會
很多時候,
要等到一個物種宣布滅絕后,
才能喚起人們的些許關注,
“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
2019年,印度支那虎在老撾境內區域性滅絕,該圖片所示區域位于泰國HuaiKhaKhaeng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竹林,相機陷阱了拍到一頭印度支那虎(Pantheratigrisssp.corbetti)。
攝影:STEVEWINTER,NATGEOIMAGECOLLECTION
2019年,蘇門答臘犀牛在馬來西亞區域性滅絕,圖為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一頭8歲的雄性蘇門答臘犀。2019年11月2日,馬來西亞最后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攝影:JOELSARTORE
這是什么鳥?大部分人可能并不認識它(下文會告知)——但至少它還留有照片和中文名稱。
攝影:RobertShallenberger/USFWS
更多時候,
即使當某物種宣布滅絕后,
也未引起人們多少關注,
甚至沒來及留下一張清晰照片、
沒來及獲得一個中文名字,
以致于“沒了,都不知道是什么沒了”。
今天是第9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該紀念日旨在提高人們對野生動植物的認識,由聯合國大會于2013年12月設立。我們決定羅列出2019年-2021年被宣布滅絕或疑似滅絕的部分物種——從新冠疫情剛剛到來的那年及至如今,又有哪些物種永遠逝去了呢?你認識它們嗎?
2019
2019年,約24個物種被宣布滅絕(或接近滅絕),盡管這一數字遠不止“24”,但科學家要通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研究分析,以及廣泛調查后,才會正式宣布一個物種的完全滅絕。
這只金頂夏威夷樹蝸(Achatinellaapexfulva)被稱為“孤獨喬治”,于2019年1月1日去世,享年14歲。它是該物種最后的個體,也代表夏威夷本地軟體動物整體面臨滅絕危機。
供圖:AaronK.Yoshino,HonoluluMagazine
諾氏拾葉雀(Philydornovaesi)
圖源:CiroAlbano
珊瑚裸尾鼠(Melomysrubicola),曾生活在澳大利亞最北部的一個小島上。
圖源:IANBELL/EHP(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
大鳉(Megupsilonaporus),圖為最后一只人工繁育的雄性大鳉。
攝影:Fishspeciation,***
白鱘(Psephurusgladius),中國的白鱘最后一次被發現是在2003年。
攝影:QIWEIWEI
馬氏樹獵雀(Cichlocolaptesmazarbarnetti)曾分布于巴西,最后一次被野外觀察到是在2007年。
攝影:CiroAlbano,NEBrazilBirding/viaPapeisAvulsosdeZoologia.
毛島蜜雀(Melamprosopsphaeosoma),最后一次觀察到這種鳥是2004年。
攝影:PaulE.Baker,U.S.FishandWildlifeService
處于滅絕邊緣的斑鱉(Rafetusswinhoei)。上圖攝于2015年,系中國蘇州動物園的一只雌性斑鱉,它是全世界已知最后一只雌性斑鱉,但已于2019年去世;至此,該物種僅剩3個已知個體。
供圖:CHINAFOTOPRESS,GETTY
此外,強盜青蛙(Craugastoranciano)、卡利小銀漢魚類(Atherinellacallida)、Etlingeraheyneana、Fissidensmicrostictus、Nobregaealatinervis、薩摩亞河邊蛙(Craugastoromoaensis)塞氏鳉(Cyprinodonceliliae)也在2019年被宣布滅絕,但難以獲取圖片資料。2019年IUCN還宣布了“野外滅絕”物種名單:斯皮克斯金剛鸚鵡(Cyanopsittaspiri)、艾米美洲鱥(guì)(Notropisamecae)、戈氏異育鳉(Allotocagoslinei)、秋田大馬哈魚(Oncorhynchuskawamurae)和庫舍劍尾魚(Xiphophoruscouchianus)。
2020
2020年,科學家和保育組織宣布上百個物種可能已滅絕的消息,包括幾十種蛙類、蘭花和魚類。篇幅所限,以下僅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物種進行介紹。
圖為單翼合鰭躄(bì)魚(Sympterichthysunipennis)標本,它們又被稱作光滑手魚,一度生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海岸附近,屬于底棲動物,可利用其高度進化的鰭在海床上“行走”。2020年,IUCN正式將其評估為已滅絕物種,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第一個完全滅絕的現代海洋魚類物種;2021年9月,因沒有足夠數據確認狀態,其保護狀況被定性為“數據不足”。
圖源:AustralianNationalFishCollection,CSIRO
圖為兩種已滅絕的青蛙物種標本,左為小丑蛙(Atelopuschiriquiensis),1996年后再未被發現過;右為桔紅箭毒蛙(Oophagaspeciosa),1992年后再未被發現過。導致蛙類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是壺菌病的真菌性傳染病,全世界約30%的兩棲類都受其影響。
攝影:JoelSartore
Alphonseahortensis,這種生長在斯里蘭卡的藤春屬植物,自1969年以來再沒有被發現過野生植株,IUCN將其評估為“野外滅絕”,目前人工栽培的品種生長在佩拉德尼亞皇家植物園(PeradeniyaRoyalBotanicGarden)。
圖源:HimeshDilruwanJayasinghe
黃金燈籠花(Deppeasplendens),茜草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于墨西哥,IUCN將其評估為“野外滅絕”。
圖源:***
加爾帕偽溪蠑螈(Pseudoeuryceaexspectata),圖為物種參考圖。這種兩棲動物主要分布在危地馬拉,最后一次被發現是在1976年。IUCN于2020年宣布將其評估為“滅絕”,小型農場、放牧和伐木作業等是導致該物種消失的主要因素。
圖源:2007DavidWake
逝絕真鯊(Carcharhinusobsoletus),上圖為標本圖,下圖為繪制圖。2019年,科學家們在研究了幾十年前的標本后確定了該物種,并指出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就沒有再發現此物種的紀錄。IUCN將這一物種評估為“極度瀕危(可能已滅絕)”。
圖源:www.stickfigurefish.com.au
除此之外,還有65種北美植物、17個菲律賓拉瑙湖的淡水魚物種、22種中南美洲蛙類都已被評估為“滅絕”或“極度瀕危(可能已滅絕)”,諸如短翅擬蜢跳螳螂(Pseudoyersiniabrevipennis)、疏花金釵木(Persoonialaxa)、夏威夷黃木(Ochrosiakilaueaensis)等動植物,甚至如Monterverdialineata、Leucadendronspirale、Schizothoraxsaltans等尚未擁有中文名的物種也已消失在人類的視線中。
2021
去年9月29日,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發布聲明,提出將23個物種從美國《瀕危物種法案》(ESA)中刪除,其中包括鳥類、蚌類、魚類等,大多數已經幾十年沒見過了,過去主要面臨棲息地破壞、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等威脅。
黑胸蟲森鶯(Vermivorabachmanii),圖為記錄到該物種的最后一張照片,一只雄性黑胸蟲森鶯
圖源:JerryA.Payne,USDAAgriculturalResearchService,Bugwood.org
馬里亞納繡眼鳥(Zosteropsconspicillatus)
圖源:Wikipedia,Peter
舵瘤前嵴蚌(Epiobla***atorulosagubernaculum)
圖源:Wikipedia,Rafinesque,1820-NaturalisBiodiversityCenter
象牙啄木鳥(Campephilusprincipalis)——圖中,雌性返巢時雄性正要離開,攝于1935年。
攝影:ArthurA.Allen
考艾島管鴰(Akialoastejnegeri)
圖源:Wikipedia,Hiart
奧亞吸蜜鳥(Mohobraccatus)
攝影:RobertShallenberger/USFWS
考艾短鐮嘴雀(Hemignathushanapepe)
插圖:JohnGerrardKeulemans
夏威夷暗鶇(Myadestesmyadestinus)
圖源:Wikipedia,Hiart
此外,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發布的聲明中還包括——關島狐蝠(Pteropustokudae);Loxopsochraceus、Hemignathusaffinis,夏威夷特有的管舌雀;雀莫島管舌雀(Paroreomyzaflammea);Phyllostegiaglabravar.lanaiensis;喬氏食蚊魚(Gambusiageorge);特氏石鮰(Noturustrautmani);Epiobla***aothcaloogensis、Pleurobemamarshalli、Thelidermastapes,均為淡水蚌類;瘤前嵴蚌(Epiobla***atorulosatorulosa);膨大前嵴蚌(Epiobla***aturgidula)等。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這句經典臺詞同樣適用于物種滅絕。如上所述,許多逝去物種難以找到一張清晰照片,甚至連中文名都沒來及擁有,它們幾乎從我們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認知中完全消失,就像沒存在過一樣。敬請持續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關于那些消逝的物種,未來我們將逐一深入介紹——了解它們的“生前”故事,留下它們的永恒回憶。
點擊下圖或文末“閱讀原文”
購買
《美國國家地理“影像方舟”:珍稀動物全書》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