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稱青蛙為田雞,顧名思義,就是田里的雞,雞是最愛吃蟲子的。因為雞肉很鮮美,田雞肉當然也是美味佳肴。田雞有青花田雞和***田雞,前者為青背白肚皮,青背上還帶有花紋,個頭不算大。后者麻褐背白肚皮,個頭較大。田雞和蛇類等爬行動物一樣也冬眠,春暖花開時,它們才紛紛從泥土里鉆出來。尤其到了初夏麥收結束,麥田全部翻耕上水以后,田雞有靈性,它們從河里山野匯聚田里,搶食昆蟲,產卵育子。入夜,田里蛙鼓陣陣,農人聽了喜在心里,田雞回來了,農人定心了。田雞喜食害蟲,如螻蛄、螞蚱、蚜蟲、稻包蟲、螟蛾等,所以田雞是莊稼人的好朋友。當青青秧苗鋪滿大地的時候,田雞成了田間的衛士,害蟲的天敵,禾苗的保護神,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稻田就是它們的家。別看田雞傻呆呆的樣,它們捕捉害蟲的本領極大,只要一發現獵物,它們即刻會伸出細長的舌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害蟲卷入口中,害蟲一命嗚呼成了田雞的美食。從秧苗播種到稻谷飄香的整個夏秋季節里,一只田雞就能吞食成千上萬的害蟲,稻谷豐收,田雞自然功不可沒。田雞的繁殖比較有趣,初夏產卵水里,靠自然溫度孵化成蝌蚪,蝌蚪就像小魚兒一樣生活在水里。當蝌蚪長出四只腳后,其小尾巴尚未蛻去,即能上岸水陸兩棲,慢慢不見了尾巴長成了一只小田雞。田雞的天敵有蛇和黃鼠狼,還有老鼠等,蛇是最喜歡吃田雞的。夏日里,若聽到河邊草叢中或稻田里傳出田雞的聲聲慘叫,那肯定是蛇盤田雞了。蛇吃田雞的時候,先一口將其咬住,然后再把蛇身卷起來纏住田雞,因此田雞只要被蛇盤住,那肯定是九死一生。蛇將田雞纏得奄奄一息時,先將田雞的頭吞入口中,再慢慢地將整只田雞吞入腹中。其實,田雞最大的天敵是人類,因為田雞肉鮮美,不知從何時開始,田雞成了人們的盤中餐。盡管野生動物保護法早已頒布實施,可馬路邊及菜場里,大庭廣眾之下,賣田雞攤生意十分紅火,田雞的身價比老母雞還貴,對此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熟視無睹了。社會上早已流傳著這樣的戲言:今人吃的嗜好是除蒼蠅蚊子不吃,其余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幾乎無所不吃。人與自然,人與動物,本應和諧相處,可由于人類的濫捕亂殺,生物鏈和生態鏈均遭破壞。如今的夏日里,鄉村田野早已聽不到蛙鼓聲,田雞也很少看到了。給野生動物留條生路,人們手下口下早應該留情了。在鄉村度過的童年歲月里,我也曾傷害過田雞,那是因為愚昧無知。那時將小田雞捉來喂鴨,捉到大的回家煮食,如今想起來,心中自有懺悔。田雞,這種溫柔可愛的小生靈,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物,是害蟲的克星,多給它們一些繁殖生息的機會,讓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