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擅長催眠療法的知名心理治療師徐瑞寧(徐崢飾)正值事業風生水起之時,由他治療過的病人全都痊愈出院,這也使得徐瑞寧信心倍增,直至驕傲自大。就連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對他理論的質疑,都毫不收斂的回擊過去,這些都被徐瑞寧的大學老師方教授看在眼里。在徐瑞寧一次講課后,方教授受到其學生的請求,讓徐瑞寧診斷一位特殊的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飾),但方教授囑咐徐瑞寧,稱這位病人的十分怪異,她看過的心理醫師沒有一名能夠治療她的病情,任小妍講話虛實難辨而且懂得如何回擊治療師。方教授口中所說的這名病人,讓徐瑞寧對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且自大的認為沒有治不好的病人。
當任小妍來到徐瑞寧的診療室時,徐瑞寧發現這位病患確實如同方教授所說很有古怪。任小妍聲稱自己能夠看到已經死去的人,并且尋求她的幫助完成生前沒有做過的事,徐瑞寧聽后不以為然,但任小妍解釋自己根本就沒有心理疾病,她所看到的都是真實存在的。徐瑞寧在任小妍一頓"瘋語"過后,決定采用催眠療法進行治療。而當任小妍成功進入催眠狀態后,徐瑞寧想要找出任小妍的心理陰影所在,卻不曾想自己被帶入了一個可怕的陷阱。這場醫生和病人的較量似乎沒有徐瑞寧想象得那么簡單,看似弱不禁風的任小妍處處與他針鋒相對。是什么讓任小妍心靈緊鎖,是童年痛苦的回憶?還是中指上依然可見的戒痕?一切靜待催眠大師揭曉謎局……
經典臺詞
1.沒有人能夠原諒你,只有你能原諒自己。
2.很多輕描淡寫的事,比你想像的要嚴重的多。
國內知名心理治療師徐瑞寧在上課時看了一個課件,介紹他他用催眠術成功治療一位大媽的經過,催眠術將大媽的潛意識喚醒,并帶她進入潛意識里那個讓她不能釋懷的過去,徐瑞寧在大媽探究的過程中介入,暗示和引領她去原諒自己,課件看完,徐瑞寧告訴大家,剛才放的那個案例就是患者在恍惚的狀態下接受的催眠指令。
接下來徐瑞寧又給大伙講了清醒催眠,他讓大屏幕變換了幾個顏色,讓大伙猜屏幕上顯示那是什么,有人當即猜出那是麥當勞,徐瑞寧解釋說這就是平時大家接受著商業廣告的暗示的結果,這種暗示其實就在我們清醒進行的一種催眠,從進入課堂的那一刻起,大家就有可能進入了他的一個催眠當中,講到這里,一位女同學站起向他提出一個問題,催眠療法一直飽受爭議,是病人在不自愿的情況下接受的治療,為什么不用一種更為開誠布公的方式呢?瑞寧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回答了那個同學的問題,他問那位同學,如果有心事會不會和他的父母講?那位同學回答和她爸聊的比較多,瑞寧又問她有心事會不會和她閨蜜講嗎?那個女同學很干脆的回答了一聲會,瑞寧接著又問她,如果有一天她回到家里,打***門,發現她的閨蜜和她爸躺在一張床上,這種心事會對誰講?那位同學很尷尬不知該如何回答了,他的問題引起了在場的人一陣哄笑,瑞寧讓大伙不要笑,全世界每年有100萬人死于自殺,這些人難道他們沒有親人,沒有閨蜜,沒有好朋友可以傾訴嗎?關鍵問題是講不出口,有些人根本就不想講,而有些病人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么去講,作為一個心理醫生,他的工作就是要把他們的病治好,至于采用什么樣的手段,那并不重要。
瑞寧講課時候,他的老師方教授也來到講堂,等他把課講完,方教授和他一起走出課堂,方教授贊揚他課講得好,批評他還和在學校的時候一樣,脾氣壞、講話更壞,方教授拿出一份病案交給他,道出了她此行的目的,這個病人叫任小妍,六歲的時候在本地的孤兒院被一對香港夫婦領養,現在定居在香港,幾年以前出現了狀況,找了很多醫生都沒有解決,她的養父母和方教授的丈夫關系很好,所以才來找方教授幫忙,方教授覺得瑞寧看她的病最適合。
瑞寧問方教授,那個女孩得的是什么癥狀,方教授問他是否聽說過陰陽眼,瑞寧說那是妄想癥吧,方教授笑著說,要是妄想癥那么簡單她就不來找他了,在香港她已經讓沈立給那個患者看過病,沈立說這個患者邏輯嚴密,交談的時候幾乎沒有破綻,這點讓她很意外,瑞寧取笑說,沈立能拿到行醫執照他都感到意外。
徐瑞寧的心理診所,徐瑞寧已經診治了四位病人,快要下班的時候,助理艾米端著一杯咖啡走進來,告訴他門外還有一位患者,那位患者叫任小妍,是方教授介紹來的,瑞寧看著那位患者的資料,疑惑的問艾米怎么沒有照片,艾米回答說沈立寄過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瑞寧讓艾米把任小妍請過來,艾米叫了幾聲任小妍的名字,對著瑞寧搖了搖頭,瑞寧只好走出辦公室,任小妍在走廊的大鐘下面背對著他站著,桂瑞寧走過去和任小妍打招呼,任小妍卻讓他聽那個鐘的聲音,說那個鐘的聲音有問題,說著她把鐘門打開,把分針撥到十二點的位置,這時鐘聲響了,任小妍轉過身來對瑞寧說,初次見面、她叫任小妍。
瑞寧把任小妍領進辦公室,假裝有事先出去先給沈立打了一個***,沈立告訴他,這個女人有問題,當初來看病時不僅堅稱自己沒病,還莫名其妙的對自己說,每一個被遺棄的小孩都會不顧一切的尋找自己的父母,沈醫生以前曾做過引產手術,她不明白任小妍怎么會知道這件事,瑞寧猜測任小妍有可能是在沈立身上發現了一些細節,或者是任小妍根本就是在說她自己,她本身不就是一個孤兒嗎?沈立勸他最好別碰這個患者,因為那么多醫生都拿她沒辦法,這勾起了瑞寧的好勝心。
還沒等瑞寧向任小妍問話,任小妍直接說她沒病,瑞寧說她是不是太敏感了,任小妍說如果他看到了自己看到的事,相信他也會敏感,接著她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講了。
第一件事,有一天晚上,她聽到玻璃球在地板上滾動的聲音,她趴到床下用手電去照,突然一只手從樓下伸出來,把玻璃球拿走了,隨即她看到了李婆婆的臉,她嚇得跑到樓下,樓下就是李婆婆家,卻發現李婆婆因腦出血已經去世了,李婆婆家里供著她的遺像,李婆婆的丈夫和兒子正在為找不到李婆婆的存折、私章和房產證發愁,任小妍想起床底下的手,抬頭看到一個廢棄的通風口,通風口就在她的床下的位置,她覺得他們要找的東西可能在那里面,果然,李婆婆的兒子在那里找到了要找的東西。
第二件事,晚上他坐著一輛公交車出行,公交車突然壞了,她只好下車步行,看到一個小女孩蹲在路上寫畫著什么,她上前和那個小女孩說話,那個小女孩卻不搭理她,公交車開過去以后,那個小女孩突然不見了,她發現那個小女孩在公交車的后面站著,不遠處的墻上貼著許多懸賞告示,內容是一起肇事逃逸撞死了一個小女孩,上面有被撞死的小女孩的照片,她看了那張照片,赫然就是剛才她看到的那個小女孩。
瑞寧不相信這種奇怪的事,他問任小妍,知不知道什么叫蒙太奇,她所碰到的這些事,本身可能是毫不相干的,只是因為他們發生在同樣的一個時間段內,所以在她的腦子里,把它們像電影畫面一樣剪接到了一起,他們之間才彼此產生了關聯。
任小妍拿出一份報紙,證明自己沒有說謊,報紙上記載著那起肇事逃逸案,那個案子破了,犯罪嫌疑人就是那個公交車司機,那個舉報***是她打的,瑞寧想了想說,這些故事沒有鬼也成立,小妍說她現在要說的問題不是看到了他們,而是為什么看到了他們?
徐瑞寧問任小妍和她養父母的關系怎么樣,提到這個問題任小妍明顯充滿了抵觸情緒,瑞寧猜測肯定是她的養父母經常帶她看心理醫生,她早已產生了逆反心理,他決定對任小妍采用催眠療法進行治療。
當任小妍進入催眠狀態后,瑞寧找出了她的心理陰影,在她四歲那年,她父母帶她去游樂園,將她獨自留在游樂園離開了,她永遠都記得那一地的紅花和漫天的飛絮,后來她才知道那封信是他父母的遺書,遺書上寫著他們欠了很多錢、走投無路,她就是這樣和她父母分開了,瑞寧問他是否還記得她親生父母的姓名,任小妍說她爸爸叫任建國他媽媽叫何琴,任小妍還記得她小時候住在南都。
接下來的診療中,瑞寧進進出出了好幾次,找沈立和莫先生了解了任小妍的情況,在他出去的時候,任小妍趁機看了他桌子上寫的東西,瑞寧發現任小妍從進門以后,她的右手摸了六次她左手的中指,從這個習慣動作,他猜測任小妍是把訂婚戒指摘了,便讓任小妍談談她的未婚夫,見任曉妍不愿意談,他再次把她催眠了。
任小妍的未婚夫叫駱雨淞,駱雨淞也是在孤兒院長大的,而且一直沒被領養,長大后是孤兒院的志愿者,任小妍和駱雨淞相愛后,駱雨淞得知任小妍沒有生日,就把自己的生日分享給她,3月3日就成了他們倆的生日……
任小妍在被催眠的過程中,突然哭了起來,并大聲說的不是我、不是我殺了你,瑞寧在旁邊介入問到底是誰殺了我?任小妍卻大叫一聲睡了過去,瑞寧問她到底看到了什么,問她的未婚夫到底是怎么死的,任小妍突然坐起來哭著說:“不要來找我,我幫不了你們的,你們已經死了,請原諒我”瑞寧問任小妍看到了什么,任小妍說她看到了一片水池,還有一座橋,聽到水和橋,瑞寧的腦子一下就大了,他感覺被任小妍一下推進水里,他在水里掙扎著猛然驚醒,他問任小妍究竟對他做了什么,任小妍卻問他為什么從她進屋到現在,在他的身后一直跟著兩個人,一男一女,女的長發披肩、瓜子臉,眼睛好像能把人看透,男的短發、單眼皮,感覺好像不太愛說話,她問瑞寧是否認識這兩個人,瑞寧心虛地收拾著東西準備下班,任小妍繼續說,那兩個人說瑞寧的生日是12月18號,瑞寧不耐煩的說,誰都能查到他的生日,他不會相信那兩個人的存在。
任小妍說她在意的不是能否看到他們,而是他們為什么要來找她,說著故意把桌上的一杯水弄灑了,說那兩個人好像剛從水里爬出來,見他還不相信,任小妍突然叫了瑞寧一聲船長,瑞寧一下子愣住了,這個名字是他死去女朋友對他的稱呼,任小妍接著說,那個男的說他再也不想聽瑞寧說對不起了,那個女的說瑞寧問過她的問題,答案是一輩子,他們兩個說再也不想看到他傷害自己了,任小妍讓瑞寧好好想想自己說過的故事,車禍、司機、死者遺愿、水,瑞寧想著一下跌入夢境,那天是3月3日,是顧潔和駱雨淞的生日,瑞寧和駱雨淞都喝了很多酒,瑞寧還讓顧潔上臺唱一支歌,顧潔靦腆地走上臺唱了一英文歌曲,場面溫馨而浪漫,一曲唱完,駱雨淞深情抱住著顧潔,抱得那樣緊以至于她都喘不過氣來了,瑞寧的未婚妻小雅依偎在瑞寧的肩頭,彼此深情的注視著,瑞寧問小雅會愛自己多久,小雅笑著卻不回答。
那天顧潔有事先走了,臨走時叮囑他們喝完酒以后不要開車,但瑞寧沒有聽她的話,瑞寧昏昏欲睡地開著車送小雅和駱雨淞回家時,車撞開橋的護欄落進了水里,小雅和駱雨淞都死了,瑞寧受著良心的譴責,他認為是他害死了他的愛人和他最好的朋友,一切都是他的錯,他跪到了為小雅送行的隊伍前不肯起來,那天下著大雨,人群走過以后他依舊在那跪著,顧潔打著雨傘面無表情的走到他面前,對他充滿了恨意,只看了他一眼,一句話沒說離開了。
任小妍告訴瑞寧,那個男的說早就原諒他了,那個女的說對他的愛一直沒有變,瑞寧相信任小妍真的看到他們了,他讓任小妍轉告他的未婚妻,他愛她、一直愛他,任小妍告訴瑞寧,他的未婚妻都聽到了,等他醒來的時候,他會想起所有的事情,放下所有的擔子,說著對他喊了3、2、1,瑞寧醒來以后發現顧潔站在他面前,他叫了一聲顧潔的名字,暈了過去
任小妍就是顧潔,她和徐瑞寧是同學,他們都是方教授的學生,見瑞寧暈過去,顧潔來到樓上,方教授和瑞寧的父母已在樓上等候多時了,瑞寧的父母感激的說,他們知道顧潔的心里一定也很難受,這件事難為她了,方教授夸顧潔做得很好,顧潔謙虛的說是方老師的治療方案好。
方教授說特殊情況必須特殊處理,創傷后癥候群的治療難度本來就很大,更何況瑞寧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自殘行為,他多次用刀將自己割傷,還多次晚上拿著刀在屋里焦慮地亂轉,瑞寧的父母在無計可施的時候找到了方教授,方教授想到了顧潔,因為瑞寧的病是長期自我壓抑造成的,急需要心理上的輔導,而他又是一名心理學高材生,受過***的培訓,常規的治療手段對他根本無效,因為他知道整個治療過程是怎么運作的,醫生還沒出手,他已經猜出要對他做什么了,所以接近他的人必須是讓他感到無害的,最好是一名陌生的患者,顧潔和瑞寧都是方教授的學生,方教授對他們比較了解,瑞寧在恍惚催眠領域數一數二,顧潔專攻的是清醒催眠,可以在患者毫不察覺的情況下進行治療,況且,瑞寧在內心深處也一直在渴望被顧潔原諒。
人在清醒的時候,心理防御最強,半睡半醒的時候,意志力最薄弱,所以方教授就選擇了瑞寧精力已經透支的時候,作為治療他的時機,當瑞寧接近顧潔的那一刻,顧潔讓他聽鐘聲,就是對他進行了催眠,讓他忘掉了自己的樣子,瑞寧不知道顧潔的曾用名叫任小妍,方教授叮囑顧潔,當瑞寧試圖對她進行催眠治療的時候,她一定不能抗拒,當然在這個治療過程中,還需要瑞寧的助手艾米的配合,艾米把瑞寧想要做的事情,及時用手機短信發給顧潔,并且幫忙掩飾顧潔的身份,此外,瑞寧的催眠手段防不勝防,他曾經在同一次治療中對病人實施了三次催眠,方教授對此也進行了防范,提前為顧潔設置了觸發點,只要瑞寧試圖讓顧潔說出暴露她身份的事,方教授設置的觸發點就會起作用,顧潔會突然看到方教授,方教授會把她叫醒。
顧潔想如果不讓瑞寧挖到任何東西,他是不會相信她的,顧潔很了解瑞寧,所以必須要讓瑞寧覺得自己占了上風,為此顧潔準備了假病歷,并讓方教授把開頭那個故事講給瑞寧聽了,這就是要打破了瑞寧的心理防線,顧潔給他講的鬼故事,是要瓦解他的自信心,將它已經形成的固有認知觀念徹底推翻,當他的自信心崩潰了,顧潔說什么就是什么了。
徐瑞寧醒了,他的心理的負擔放下了,一直以來,他不是不能被治療,而是他不愿意被治療,因為他覺得他不應該被原諒,沒有人能夠原諒他,真正能讓他放下的,是讓他能自己能夠原諒自己。
影評
人類文明的進步,起源于相互協作、互相信任,然而在這個高度文明的今天,我們反而越來越不相信別人,想去了解對方甚至要去從星座、八字中找答案。特別是有心理障礙、處于精神亞健康的群體,更是比比皆是,如何走出心魔,釋放自己成為太多人需要面臨的問題。至此,出現了心理醫生這個職業,還衍生出了催眠療法,這種療法可以使病人處于毫無防備的意識狀態中,讓醫生幫助他走出心靈的桎梏,實現治愈效果。影片《催眠大師》便將焦點放在了這一題材上,教影迷如何面對和釋然那段藏在自己內心最深刻的陰暗記憶。
這部由陳正道執導,徐崢、莫文蔚主演的影片講述了一位心理治療師徐瑞寧與女病人任小妍之間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徐崢、莫文蔚如何哄對方睡覺,通過睡覺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某種目的。這種單線敘事、兩人對話的影片模式并不多見,如果沒有一個嚴謹的故事邏輯作為背景依托,沒有演員純熟演技的駕馭,很難讓觀眾在銀幕前耐心觀影近兩個小時。不過從孫鵬的觀影感觸來講,這部影片絕對會讓你靜下來,去思考去發現。
同時,在影片中也可以看到導演陳正道對細節處理上的用心。包括,對徐醫生工作室內的結構布置、地板紋理的設置、墻上油畫的心理暗示以及燈光的精心布局,都可以看出影片對于心理上的研究。當然,這些環境設置都是服務于一個主題,那就是“催眠”,要知道想實現催眠,場景非常重要,比如需要選擇一個空氣流通、安靜并且感覺安全的場地。在室內的話,如果坐在椅子上,那么便需要一個有靠背的椅子。顯然,影片中將這些細節發揮到極致,即使真正的***催眠師看這部影片,想來也會有極大共鳴。
演員方面,徐瑞寧這個角色絕對可以稱得上徐崢又一經典。如果說在《無人區》中,首度以嚴肅律師角色形象示人的他還令人偶感突兀,那這次在《催眠大師》中,他則完成了一次真正由喜劇演員向實力演員的轉型。因為徐瑞寧這個角色極為挑戰演技,尤其在與病人任小妍的相互試探、彼此揣摩中,他需要有高層次,多變化的心理過程。從高度自信,到略感疲憊,再到瀕臨崩潰,徐崢的演繹絲毫讓人笑不出來,讓人看到了這位實力演員的另一面。如果說徐瑞寧這個角色的成敗關乎著影片的成敗,那么無疑,徐崢扛起了這部影片。
拋開催眠的這種治療模式,其實影片還闡述的另一個主題,就是恐懼。恐懼這個詞,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不敢直面拷問陰暗。當撕破自己所有的恐懼,坦然接近那些不美好的事物,也許你會看見很多在“陽光”下看不見的風景……此外,影片的結尾也堪稱精彩,姑且叫它“黃金結尾”吧。此類的“黃金結尾”在電影中并不多見,和這部影片相近的例子要屬《第六感》了,但《催眠大師》的結局又比《第六感》更加的完美,前面的鋪墊無聲無息,在最后一刻,所有人物迎來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