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一個特別的視頻,吸引了魚叔注意。
博主是一位盲人。
他拍攝了自己日常出行時遇到的困難:
公交車沒有語音播報;
電梯按鈕沒有盲文標識;
抵達樓層沒有語音提示;
盲道不規范,想正常走路幾乎不可能。
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了評論區。
一大堆匪夷所思的風涼話,透露出了許多觀看者的冷漠。
但凡有點同理心,也不至于說出這樣的話。
盲人群體出行不便,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提起。
看到評論里說,「沒必要為了個別人去改變所有」。
事實上,盲人根本就不是「個別人」。
據統計,中國視力殘疾人士已經達到1700萬。
可以說,每100個中國人中有一個盲人。
會有人問,為什么我們平時很少看見他們呢?
原因很簡單。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
正如抖音那位盲人博主所說,公共設施鮮少考慮無障礙設計。
并且通過他在抖音上遭遇的冷漠評論,也能看到:
國內不僅無障礙硬件設施嚴重不足,對殘障人士的偏見與歧視也十分泛濫。
對此,魚叔認為有必要借助電影,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群體。
既然說到盲人,不能不提婁燁的《推拿》。
這部電影的特點在于:
并沒有使用過于獵奇的視角,來博得廉價的同情。
而是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去講述他們的故事。
帶領觀眾們一起感受這個群體日常的生活和平凡的情感。
真正將他們當做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去描繪。
小馬(黃軒飾)因為一場意外,雙眼失明。
他曾試過自殺,對人生失去希望。
但即便失去了視力,也依然如普通人一樣,擁有七情六欲。
先是對小孔,后是對發廊妹小蠻。
他需要的,只是一種以愛為名的希望。
王大夫(郭曉東飾)有著一流的***手藝。
他努力工作攢錢,希望以后開一家自己的盲人推拿店。
沒想到,卻要被迫為不爭氣的弟弟還債。
他只能用自殘的極端方式,逼走債主。
盲人把錢看得很重,因為那證明了自己有價值。
能夠讓自己有尊嚴地活下去。
相比之下,不學無術的健全人弟弟,反而像是一個社會的廢人。
先天失明的沙復明(秦昊),從未見過「美」。
但依然不能阻止內心對美的追求。
他能言善道,多才多藝,愛吟誦詩詞,也愛隨歌起舞。
他給了推拿店「店花」都紅無微不至的照顧。
但依舊得不到都紅的心許。
美,似乎是他一輩子求而不得的東西。
而都紅(梅婷飾)雖然擁有女神一般的美貌。
可她自己看不見,她喜歡的人也看不見。
她能看見的,是愛情。
她所堅守的,也正是愛情的誠懇。
相比正常人,盲人會更渴望一種安全感。
身體上的缺陷使得他們容易感到不安。
他們懼怕健全的人。
因為對盲人來說,健全的人藏在暗處。
是更高一級的動物,是讓他們害怕的鬼怪。
《推拿》用真誠、樸實的筆調,寫出了盲人的處境。
他們雖然看不見光,看不見色彩。
看不見樣貌的美丑,看不見膚色的分類。
但卻又比健全人看見得更多。
尤其是人心的善良和險惡,真實與虛偽。
更重要的是,電影中的他們與普通人一樣。
有感情,也有欲望。
對于廣大殘障人士而言,盲人群體的遭遇僅僅是一個縮影。
癥狀或許不同,但他們在生活中的遭遇大抵是相似的。
根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018年的數據顯示:
中國殘障人士總數達8500萬,約占中國總人口的6.2%。
兩年來,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很快就能到達1億。
但由于我們的生活中很少看到他們,很多人就會忽略他們的存在。
但看不見,不等于不存在。
社會需要聽到更多殘障人士的發聲。
個體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將個體凝聚在一起。
不僅能讓每個人找到歸屬感,也能共同推動無障礙環境的改善。
「北京截癱者之家」的創辦人文軍,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領頭人。
他借助網絡向脊髓損傷者普及康復護理知識。
常年致力于組織無障礙旅行活動,讓身邊的截癱者相互鼓勵,坦然笑對人生。
然而,去年7月,文軍卻在大理考察時意外身亡。
因為***門口的無障礙通道被私家車擋住,他不得不向左驅動輪椅。
結果徑直墜入了無警戒標識的坑里。
諷刺的是,本該幫助他出行的通道卻間接導致了意外發生。
除了文軍的「北京截癱者之家」,世界各地還有許多殘障人相互幫扶勉勵的團體。
今年上影節,有一部非常特別的紀錄片《殊途不同歸》。
講述了一個特殊的樂隊「TheTapTap」,能讓你看到殘障人群是多么的努力、認真生活。
這支樂隊全部由殘障人士組成,腦癱、侏儒癥、神經退化等等。
成員們幾乎都患有不一樣的病癥。
在樂隊負責人的帶領下,所有成員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
成為搖滾明星。
他們會為了演出一次次排練,其***的水準,與常人無異。
當音樂響起,觀眾們只會完全沉浸于他們強大的現場感染力。
繼而忽視他們身體上的殘缺。
除了講述樂隊的生活,電影還記錄了他們追尋愛情的過程。
約會對象可以是個跟自己一樣的女孩,也可以是個健全的女孩。
深夜里他們也會去酒吧喝酒助興。
喝嗨了還會比賽輪椅飆車。
感受到自己的「愚蠢」后他們也會這樣輕松地自嘲:
「冷死了!」
他們在生活上的用力與認真,是很多正常人都難以想象的。
在一次電臺采訪中,主持人跟樂隊負責人提到:
「你幫助了過著悲慘生活的隊員們。」
但,負責人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在他看來,「他們只是在醫生的診斷下確診了病癥而已」。
后來,樂隊負責人還向大家宣布提議主唱去競選總統。
大家都笑了。
而負責人心平氣和地給出自己的解釋:
「這樣能為殘疾人帶來更多幫助。」
很實在。
魚叔一直很敬佩那些愿意將鏡頭對準這類需要更多關注的群體。
多一分記錄,或許就能為這個群體增加一些關注。
只可惜這部紀錄片,看過的人仍舊非常稀少。
連豆瓣上都還未達到開分的標記量。
片中,樂隊主唱的一句話令人十分難忘。
「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大腦,是不用走路的」
不禁讓人深思:
一個人身體受限,是否就宣判了他再也無法享受人生了呢?
與其因為主角特殊而去關注電影。
倒不如因為電影而去在現實中給予更多的關懷。
這才是這些電影存在的重要意義。
很多人都在努力的生活著,而我們沒有理由去裝作他們不存在。
人生不受限。
實際上,殘障人士的力量遠比人們想象的大得多。
最近,網飛也剛出了一部紀錄片《殘奧精神:夢想高飛》。
講述了殘奧會上的各種非凡故事。
這里的賽場,或許更能詮釋奧運會的精神。
不會因為身體的缺陷,而停止追求「更快,更高,更強」。
超越極限,挑戰潛能。
這里有失去雙腿的奔跑者,也有下肢殘疾的大力士。
有用腳拉弓的射手,也有四肢盡失的劍客。
他們并沒有因為身患殘疾,而放棄生活,放棄夢想。
而是選擇接受當下,迎擊屬于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超能力,在人生某個時刻就會發現。」
殘疾反而成為了驅動他們不斷前進,挑戰自我的動力。
他們不需要同情。
他們需要的是,尊重。
然而國內許多時候,給予這樣平等、相互尊重的環境很少。
他們恐懼出門。
一方面是因為不夠完善的無障礙設施,不能保障正常的出行。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太多人對于殘障人士的歧視和偏見。
甚至對他們心懷惡意。
這也使得真正愿意走入大眾視野的殘障人群,依舊是少數。
雖然我們的社會一直在進步,福利也在不斷增加。
但是城市的發展似乎完全忽略了這近1億人的存在。
仿佛他們對于社會的發展毫無作用,拖了整個社會的后腿。
并不是這樣。
只是我們做的還不夠好而已。
想要完成一整套盲人正常出行的流程,不單是建設盲道這么簡單。
上至相關部門作出相應道路規劃,下至行人不隨意停放車輛。
全流程繁雜而又缺一不可。
一旦某個環節出錯,自然就會招致批評。
換句話說,幫助殘障人群正常生活,需要我們每個人參與到其中。
并且,現代社會不僅需要戶外建設完善的無障礙設施。
互聯網也需要打造一套完整的無障礙環境。
這也是許多有愛心的人正在努力的——
「我在互聯網上修盲道。」
大家都希望能有健康的身體。
但每個人的命運并不相同。
魚叔希望,對待殘障人士,都請多一份溫情。
不要忽略,不要嫌棄,更不能嘲諷。
尊重他們。
即便你有一副健全的身體,也請不要丟失一顆完整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