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阿蘭·巴迪歐說:“愛是最小的共產主義。”愛情是,婚姻也是。
婚姻的真諦是彼此分擔,有多少磨難就有多少支撐,有多少不順利,都有多少扶助。
有了婚姻誓詞,就是選擇一生隨時可以為自己找麻煩的人,并且不厭其煩,無怨無悔。
婚姻即接納麻煩,接納麻煩即愿意被需要、被方便、被溫暖與被照顧,意味著休戚與共,意味著同甘共苦,意味著不離不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比凡夫俗子懂,這便是婚姻的內核與本質。
《圍城》中一句話耐人尋味:最好的談戀愛方式是“借書”,一借一還,這樣就有了“來往”。兩個人的互動頻率至少是兩次,強連接就這樣刷出來了。
選擇婚姻關系,都是選擇愿意麻煩對方。不斷接納麻煩,共同面對麻煩,不斷解決麻煩,互相依靠,同舟共濟,婚姻關系才會越來越密切。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林徽因的夢在康河的波里揉碎了,那只是千百年來浪漫的愛情,她和徐志摩終究沒有走進婚姻的殿堂。
有這樣一句名言:夫妻倆過日子要像一雙筷子:一是誰也離不開誰;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嘗。
想好了,才跨進婚姻的門檻,婚姻是有責任的,隨便進去,要么萬劫不復,要么痛不欲生。
有付出的婚姻,就有好的去處,那是柳暗花明,反之則是冰天雪地。
有擔當?shù)幕橐鍪且樱幌勇闊┑貏冮_厚厚的外殼,哪怕里面的汁水很少,并且不是很甜,因為我愿意。
正真的婚姻是看著對方的優(yōu)點曾經熟悉,同時容忍對方的缺點并且愿意長期和平共處。
年過半百的我,在小說里,在電視里,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為所謂生死攸關的愛情感喟而泣,很少見著完整的婚姻就是麻煩彼此這樣一個主題。
都在尋覓那個有結局的婚姻,都在尋覓那個有期盼的婚姻,關鍵是:彼此時時刻刻做好不怕對方麻煩自己的準備了嗎?
不好的婚姻是兩個人信誓旦旦,然后南轅北轍;好的婚姻是兩個人心心相印,然后風雨相守。
愿意麻煩對方,意味各自獨立時不孤單,意味著坎坷之途共進退,意味著一個眼神就能讓對方撥霧見日而頓生活著的力量。
走近美滿的婚姻,即選擇愿意彼此麻煩,這需要幾代幾世的執(zhí)著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