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中國紛爭不斷,其中有一位武學高手,先后在清廷、軍閥勢力中一展拳腳,他便是王家衛(wèi)電影《一代宗師》中主人公宮羽田。
"宮羽田"這個人物結合了中國最后一位大內高手宮寶田和他的師弟李存義的生平,根據(jù)他們的二人生平故事改編,向我們呈現(xiàn)那樣一個動亂年代武學宗師的風骨。
出身貧苦,年少學武宮寶田本是山東省乳山市的農民家的貧苦小子。他1870年出生,雖讀過私塾,但窮人孩子早當家,13歲便被介紹到了北京的米行里當學徒。
米行老板為滿族,是正黃旗龍票,為各王府供應食材。因此機緣巧合,宮寶田認識了他人生中的伯樂尹福。別看當時尹福只是一家王府護院而已,他的師傅可是八卦游身連環(huán)掌始祖董海川。
說起董海川,他曾在咸豐年間擔任大內總管,他所開創(chuàng)的八卦拳后和太極拳、形意拳齊名,一同被稱為三大拳宗的武林絕學,可謂師門之高。
尹福慧眼識珠,接觸通過觀察,認定宮寶田骨骼驚奇,是個練武的好材料,便一心將他收入門下,于是宮寶田便辭去米行工作,一心跟隨尹福學習武藝。
除了在武學上的天賦,宮寶田也十分珍惜難得的機會,夜以繼日的勤奮練武。據(jù)說少年宮寶田每天練功的汗水都要滴滿一只木碗,方才停下來去休息,這樣一位武學高手,從小便擁有如同鋼鐵般的毅力。
尹福傾注心力教授宮寶田同時,把他引薦給了自己的師傅——八卦游身連環(huán)掌始祖董海川。董海川面對這樣一個好苗子也格外惜才,將自己的武學傾囊相授,親授給宮寶田他開創(chuàng)的八卦秘宗和八卦拳譜。
于是宮寶田接棒董海川,成為了第二代傳人。他是晚清的十大高手之一,被稱為清末的奇人。
通過近十年的勤學苦練,23歲的宮寶田對八卦掌已經(jīng)駕輕就熟,而且在輕功上也取得了不小造詣,這也是他"宮猴子"之稱的由來。
據(jù)說,宮寶田能夠端著滿杯的茶飛速抵達屋頂,又穩(wěn)如泰山的落回地面,這一來一回時間不及他好友寫一個"請"字的功夫。
憑借一絕的輕功和身手,被慈溪發(fā)現(xiàn)請到了清廷,開始了保護皇家的日子。
十年苦練,成為清廷大內侍衛(wèi)光緒二十三年,宮寶田***入宮,成為四品帶刀侍衛(wèi),也就是慈禧貼身侍衛(wèi),近身保衛(wèi)慈禧及光緒的安全。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期間護駕得力,屢建戰(zhàn)功,先后得到了黃馬褂、"見官大一級"御賜金牌的封賞。
其實清朝的大內侍衛(wèi)自清朝建立起,都是從滿族后裔中擇優(yōu)選拔,直到康熙執(zhí)政期間,才放開條件,允許***在清宮擔任侍衛(wèi)。
在挑選大內侍衛(wèi)中,一個***想成為清廷大內侍衛(wèi)其難度可想而知,更何況成為大內侍衛(wèi)總管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實權崗位,直接牽涉中國家掌權者的生死。
身懷一身武藝的宮寶田,更遠大抱負,又怎會只想做一個"大內侍衛(wèi)"而已。他逐漸看透了清***的腐敗無能,不想讓他的一身絕學埋葬在腐朽的清廷后宮之中。
他在1905年選擇了借病隱退,在其十七年隱退時間里,宮寶田便開始傳授武藝,弘揚中國武術的精神,讓自己的一身武藝有所傳承。
保護張作霖的6年1922年,張作霖作為東北王成為一方軍閥,路過宮寶田家鄉(xiāng)附近時聽說了"宮猴子"的名聲,便想見識下,同時尋找能夠保護自己的高手。
一見面,張作霖沒想到名聲在外的武學大師竟然身形瘦小,宮寶田看出張作霖的疑惑,便展現(xiàn)了自己靈活的輕功。他對張作霖說道""大帥若有懷疑,不妨一試,我站在20步以外,您用槍打我"。
要知道張作霖的槍法十分精湛,有"百步之內能滅香火"的稱號。即便如此,宮寶田接連躲過了張作霖的兩槍,在張作霖第三次開槍之前,能迅速移動到張作霖的身后。
張作霖當即對他刮目相看,便對他委以重任,讓其擔任東三省巡閱使兼奉軍總教練,保護自己的安全。
在其后的幾年里,張作霖斡旋在日本和俄國之間,在宮寶田的保護下多次化險為夷,成功躲避開日本人的暗殺和陰謀,張作霖也愈發(fā)對其信任。
直至1928年春,張作霖擔心兒子張學良的安全,讓宮寶田去北平保護張學良免遭日本人毒手,而自己在沒有宮寶田的保護下,被火車上的炸彈炸死,也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
在宮寶田聽聞張作霖的死訊后,十分悲傷,不同于護衛(wèi)慈禧和光緒的那段經(jīng)歷,宮寶田在貼身保護張作霖期間保張作霖6年不死,張作霖十分照顧宮寶田,兩人交情匪淺。
張學良提出撤并西進時,看慣戰(zhàn)爭紛爭的他已心灰意冷、無心于此,再次提出辭職,再度返回家鄉(xiāng)。回鄉(xiāng)后,宮寶田憂心國家興亡,想以己之力救國于危難,于是開設八卦拳社,教授武藝,傳授八卦掌入門功夫,沒有一絲懈怠。
雖開設在他出生的青山村和海陽郭城一帶,但前來拜師學武的人紛至沓來,絡繹不絕。在他的苦心經(jīng)營、精心教授下,培養(yǎng)了不少武學精英,其中他的門生王壯飛成為后世一代武學大師。
而后,年逾70的宮寶田結識了開國上將許世友,許世友曾在少林寺做雜役,法號"永祥"也是他"世友"名字的由來,他臂力過人,學習拳法,同時精通十八般武藝,武學功底深厚,作戰(zhàn)才能顯著,被坊間稱為十大不敗名將之一。
許世友與宮寶田因武結緣,以武相會,許世友賞識宮寶田的武學造詣,邀請宮寶田八路軍武藝訓練班的教練,只教授短暫幾期之后,被抗日戰(zhàn)爭中的大掃蕩所打斷。宮寶田在期間染病。
1943年的6月27日,72歲的宮寶田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