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中,本末倒置與舍本逐末在使用中經常傻傻分不清,發生使用錯誤。因此需要辨析。以便正確使用。
本末倒置。釋義: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出處: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
舍本逐末。釋義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出處:《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
本末倒置與舍本逐末都有主次關系處理不當的意思。“本末倒置”強調把主次關系顛倒了:"舍本遂末”強調丟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習題演練】
(單選題)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工作________著我們的業余時間。工作與家的關系,不是非得舍棄哪一方才能成全另一方,而是可以兼顧的,我們不能________,忽略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而在未來老去時空留悔恨和遺憾。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占據三心二意
B.消磨本末倒置
C.侵占半途而廢
D.蠶食舍本逐末
【答案】D
【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忽略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而在未來老去時空留悔恨和遺憾”可知,作者是在強調“家庭”比“工作”更重要。A項“三心二意”指不用心,不專一;C項“半途而廢”指做事不能善始善終。二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C項。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該空搭配“時間”,且根據“非得舍棄哪一方才能成全另一方”可知,填入的詞語應有占用、占據的意思。B項“消磨”與時間搭配常指消遣,打發時光,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D項“蠶食”比喻如蠶吃桑葉那樣一點一點地吃掉,比喻逐步侵占。文中說的是工作占用了我們的業余時間,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D選項。
來源2017年1217河南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第29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