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樓玉宇萬凰棲,只恨半點不由人--《萬凰之王》
2011年,TVB播出重頭劇《萬凰之王》。作為清裝宮廷劇集,《萬凰之王》收視不俗,不僅是當年最高收視古裝劇,女主角之一的胡杏兒也憑借該劇獲得最佳女主角,成為視后。
可接下來要講的角色,是同為女主角宣萱所飾演的角色,“鈕祜祿·伊蘭”。
該角色也是本劇的核心人物,一位樂天平淡的福晉慘遭殉葬,卻憑借女主光環死里逃生,不僅得到皇上的庇護,更是扶搖直上成為全皇貴妃。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角色,與世無爭的全妃,為何最終能夠成為萬凰之王?重溫《萬凰之王》,觀眾就能夠領悟到這個角色被賦予的彩色魅力。拋去服化道、妝容不說,這部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神劇。
那么接下來,咱們最重要分析的,便是全妃“鈕祜祿·伊蘭”。看這位“避世”的妃子,究竟是如何成為后宮之首、萬凰之王的。
01被“逼迫”成為妃子初登場的鈕祜祿·伊蘭,是位“盼夫歸”的福晉。妝容淡雅的容貌,顯然與宮中妃嬪顯得格格不入。隨遇而安、與世無爭是她的性格。
只是她的存在,讓皇上惦記。在宮斗劇的設定中,沒有一位嬪妃能夠容忍這樣的角色存在,尤其是皇后。所以伊蘭的命運,初登場就馬上領盒飯,被設計殉葬。就在慎貴妃成為皇后的大典上,皇上棄準皇后而去,挽救伊蘭的性命。
也因此,伊蘭被“逼迫”成為妃子。
作為福晉卻被皇上惦記,下場除了領盒飯,就是成為皇上的妃子。擁有女主光環的伊蘭,自然不會落得悲劇下場,反而一舉晉升妃位,成為皇上身邊的女人—全妃。
即便是妃位,全妃也沒有打算與其他妃子爭寵。反倒是皇后、皇太后步步逼近,以至于全妃想要生存在這個后宮,只得迎難而上。
與皇上共過患難,揭穿皇后行為、母憑子貴,各種原因關系成功讓原本被降為嬪的伊蘭,連升三級成為全皇貴妃。
這個原本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的福晉,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僅次于皇太后、皇上、皇后,位高權重的皇貴妃。這除了強大的主角光環外,還有女主的聰明心思。
在此之前,鈕祜祿·伊蘭還是個善良、聰慧的女子。
02至親領盒飯導致黑化真正讓伊蘭黑化的重要事件,是至親連番領盒飯導致。
嬤嬤之死
作為伊蘭最為親近的人之一,崔嬤嬤是個忠心耿直的存在。她雖是貼身宮女,但對于早年失去母親的伊蘭而言,崔嬤嬤是接近母親的存在。
可不曾想,崔嬤嬤為了宮女彩蘭多番維護,最終悲劇發生。崔嬤嬤為女頂罪,落得悲劇的下場。崔嬤嬤的領盒飯促進伊蘭對波譎云詭的后宮,有了一定的反抗念頭。
雖然是全皇貴妃,在后宮嬪妃來講雖僅次于皇太后與皇后,可皇后、靜貴人的陰謀算計,讓她不得不防范,甚至重拳出擊。
親父領盒飯成功讓全妃黑化
伊蘭的父親頤齡,在朝堂雖是忠臣,但也敵不過奸人所害,導致他多次入獄,最終被亂箭射死而亡。
伊蘭對皇后的苦苦哀求,對皇后母親的懺悔,都沒能換回自己父親的一條性命。此舉更加速了伊蘭的黑化。在伊蘭的心目中,除了皇上與自己的親生兒子外,伊蘭也就再也沒有能夠信任之人。
黑化最為明顯的特征在于,全妃與皇后所誕下的孩子,因所住之處被靜貴人縱火,兩個孩子差點葬身火海。全妃與皇后沖進火海救人,皇后看見全妃的兒子,不顧一切便救了出來。全妃發現皇后的孩子,卻出現了猶豫。
關鍵時刻,還是全妃身邊的宮女采喬抱娃救人,才讓兩個皇子平安無事。
此舉同時也驗證了皇太后所說的那句“看似無情卻有情,看似有情卻最無情”。
皇后雖然多番設計對付全妃,但始終是受到母親陰謀算計的影響,以及母親的離去讓皇后心生恨意。但全妃卻在宮斗算計中逐步黑化,甚至到了背著皇上處決妃嬪的地步。
03權力欲望,成為萬凰之王權力的欲望,讓全妃成為真正的萬凰之王,也就是皇后。那么,在皇上對付完自家兄弟之后,到全妃登上后位這段過程中,全妃她都做了什么?
私自解決皇太后
從故事最開始,皇太后就對伊蘭這個女子有顧忌,認定她是不祥人。但最為關鍵的是,伊蘭是一個擁有“鳳凰命格”的人。
這個特征與皇太后的命格無異。
在《萬凰之王》的設定中,擁有“鳳凰命格”之人,從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女子,經歷后宮謀求算計,最終浴火重生,成為真正的萬凰之王,但同時也會注定永世孤獨,付出沉重代價。
面對犯錯深重的皇太后,伊蘭沒有經過皇上的同意,反而私自解決皇太后。此舉看似為了皇上,但實際上,解決皇太后的行為,正是伊蘭步入深淵成為狠心、掌權的萬凰之王的一步。
解決完皇太后,伊蘭并沒有放手。
對付嬪妃
在故事的末尾、臨近結局前,壞事做盡卻因懷孕的靜貴人,改邪歸正只為胎兒祈福。不曾想,全皇貴妃伊蘭對靜貴人進行打壓,選擇縱火了結靜貴人性命。
靜貴人在全劇的人設,顯然是反派類型,后宮崛起之路與魏嬿婉類似。雖然壞事做盡,但最終也能夠回頭。伊蘭之所以選擇對付這位嬪妃,除了她罪有應得外,最關鍵在于皇子的爭奪。
除去皇太后已然讓皇上對伊蘭失去信任,倘若靜貴人誕下皇子,這對伊蘭所生皇子奕詝會有一定的影響。這,便是伊蘭對付嬪妃的原因。
也同樣,除掉靜貴人是全皇貴妃伊蘭走進掌權魔化的第二步。
最為關鍵的第三步,是皇上與伊蘭的關系。
雖說皇上將協助有功的依蘭封為皇后,但面對這位女子私下解決太后、嬪妃等行為,顯然皇上不再對她寵愛,反而轉向其他嬪妃。
伊蘭雖然成為皇后,卻是個有名無實的空殼。皇上的舉動讓伊蘭最終魔化,登上熱氣球成為名副其實的“萬凰之王”。
雖是永世孤獨,但她明白了一個道理:“寧我負天下人,莫讓天下人負我”。最終,故事畫上了一個完整的句號。
04“全妃”的人物評價“全妃”這個角色,在《萬凰之王》中的設定,屬于核心人物類型。故事的發生,基本上就是圍繞這個角色來走的。
最初為福晉的伊蘭,屬于與世無爭、平凡度日的小女子,但因卷入后宮風波,被迫反擊之下才成為她當初最討厭的那類人設。在故事的后期,她對身邊的宮女采喬表示,從前已經回不去了。
從全妃的人物性格變化走向來看,這個角色的設定是波瀾起伏的,也同樣驗證了皇太后所說的話,讓故事的關鍵性都連接在一起。
同時也呼應開頭所展現的那句“瓊樓玉宇萬凰棲,只恨半點不由人”。
05“全妃”在整部劇的視覺呈現全妃的設定無疑是出彩的,在《萬凰之王》整部劇的視覺呈現,即矚目又難以讓人忘記。拋去服化道、場景不說,圍繞劇情所展現的核心故事來講,所有的細節都跟全妃脫不了關系。
出彩的關鍵,在于全妃的性情轉變。只要不傷及性命,面對妃嬪的進攻,她步步后退。但隨著至親領盒飯,她的步伐便從后退轉變成逼近。
逼近皇后、太后,甚至是皇上。
雖說故事是雙女主線敘述,可全妃作為本劇的大贏家,她的大女主光環顯得更為耀眼,尤其是結局最后登上熱氣球的狠勁,早已說明了一切。
全妃是本故事的核心,沒有這個角色,所有設立的點就沒有辦法支撐起來。
06結尾TVB宮斗劇《萬凰之王》的收視不錯,但口碑評分并不是特別高,這跟服化道有一定關系。若是只圍繞劇情來看,作為宮斗劇,《萬凰之王》的設定并不差。
除了“全妃”這個角色外,劇中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女角色,看似無情卻有情的慎皇后,從小宮女步步上位的靜貴人,每一個角色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
而那句“瓊樓玉宇萬凰棲,只恨半點不由人”,又嘆盡了后宮多少女子的無奈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