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會認為孩子的性格好壞,與我們的教育息息相關。絕大部分的家長會主動把孩子劃分為兩個等級:好孩子與壞孩子。會簡單的認為乖巧懂事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乖戾愛抵觸的孩子就是壞孩子。
在我看來,孩子畢竟只是孩子,性格的好壞不能去判定這個孩子本質的優劣,更不能說孩子性格乖巧就該寵溺,孩子性格乖戾就該受罰,更重要的是家長教育的方式。
可能很多原本乖巧的孩子,因為寵溺的原因和家長一言不合,產生了抵觸違逆的情緒,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懷了規矩,沒有規矩也就不成方圓,也就會強行給孩子制定一系列的規矩,這個不準干,那個不準說。
往往當孩子違反某些你所制定的規矩是就會遭到懲罰,可孩子的天性是對于陌生好奇的都想要去探究,往往你越不讓他們干的事情,他們越會悄悄去嘗試。所以懲罰也批評也就在所難免,可如何懲罰批評才最有效呢?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哪些情況不能責罵孩子:
而批評的方式我們家長要掌握以下幾點:
1:面對孩子所犯的錯誤我們要就事論事,切忌和孩子算舊賬。
2:當我們保持長時間的沉默,會讓孩子內心緊張,思考自己犯下的過錯。
3:用別人類似的錯誤來映射孩子的過失,越過直接批評,保護孩子自尊心。
4:給孩子辯解的機會,讓我們設身處地的思考孩子所犯的錯誤。
5:一定要在自己冷靜的狀態下去批評孩子。
6:切記批評孩子時,父母要保持統一戰線,不要一個批評,一個寵溺。
7:孩子認錯后,要給孩子一個心理上的安慰,一端鼓勵的話或一個小小的擁抱。
相信當你掌握了以上方式,并且能夠在孩子犯錯后靈活運用,一定會培養出一個優質懂事的孩子。教無定法,過度的寵溺和批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選擇正確的引導方式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