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烏梢蛇的皮
小時候,我有一位鄰居是拉二胡的先生,他家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家里常年掛著蛇皮。
據說這些蛇皮是***二胡的材料,后面我了解到,他收集的這些蛇皮都是一種叫烏梢蛇的皮,這種蛇的典型特征就是顏色特別黑。
當時,烏梢蛇給我留下了第一個印象——這貨好大,因為從蛇皮上來看它比我平時見到的蛇都要大許多。
隨著自己慢慢長大,烏梢蛇給了我另外一個印象——這貨怎么到處都是,我親眼看到的蛇中基本都是烏梢蛇。
這兩個印象還是比較真實的,烏梢蛇確實屬于大型蛇類,它可以長到2.5米以上,而且它也確實挺多的,南方各地基本都有分布。
圖注:烏梢蛇
從它的種群數量和分布范圍上來看,烏梢蛇是十分成功的物種,但它是無毒的。
然而,同在南方,和它體型相當的另一種有毒的蛇——莽山烙鐵頭,卻成為瀕危物種,龜縮在湘粵邊界南嶺山脈北麓莽山林區內。
莽山烙鐵頭是體型巨大的毒蛇,能夠長到2米以上,是中國獨有的品種,因此它還被稱作“蛇中大熊貓”。
那么問題來了,莽山烙鐵頭好像怎么看都比烏梢蛇強許多,為什么它沒有像烏梢蛇一樣成功,而是變成極度瀕危物種呢?
圖注:莽山烙鐵頭
被神話的莽山烙鐵頭
在進入主題前,我先辟個謠,莽山烙鐵頭并沒有互聯網傳的那樣神乎其神的。它屬于原矛頭蝮屬,所以你也可以直接叫它原矛頭蝮,這個屬的蛇基本都是有毒的,只是毒性彼此不同。
但就毒性而言,莽山烙鐵頭在所有毒蛇中頂多算是中等偏上水平而已。可能很多人會反駁,但事實就是這樣的。
關于毒蛇毒性的評定標準是LD50值(即半數致死量),指的是一定時間內,導致半數動物死亡所需的最小毒素,這個值越小,則說明毒性越大。
圖注:常見毒蛇的LD50值
?上面這幅圖就是部分耳熟能詳的毒蛇的LD50值,從這個圖上就可以看出來,莽山烙鐵頭(最后)并不算很毒,銀環蛇這些比它毒許多。
不過,它這個體型,還是一條有毒的蛇,還是十分罕見的。
然而,我們要說的是一個物種是否成功,或者說一個物種是否會不容易滅絕,那么這和該物種體型大小,以及它是否有毒關系不是很大。
我沒有找到任何一篇研究關于莽山烙鐵頭為什么會僅僅出現在莽山,以及它為什么會如此瀕危,但我們可以簡單推測一下。
圖注:奈吉·馬文與莽山烙鐵頭
?自然情況下,動物瀕危的原因無非就是食物不足了,或者環境變化到了無法適應了。
就?蛇?而言,它們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即便我們現在感覺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了,但還沒有到讓滅絕?蛇?的地步。
所以,我認為莽山烙鐵頭龜縮在莽山更有可能是食物因素。
如果是食物因素的話,那情況就太多了。或許可能是因為它們在和獵物協同進化的過程中處于下風,導致它們很難抓到獵物;也可能環境變化導致它們最常捕食的獵物滅絕了;也可能競爭對手太強了,獵物都被對方捕捉沒了。
圖注:速度極快的烏梢蛇
?烏梢蛇有它強的地方
我們回過頭來看烏梢蛇,它雖然沒有毒,但你會發現這不影響它的成功。
就毒蛇的毒素而言,其實并不是捕獵成功率的關鍵,有毒的蛇最強的也不是捕獵,而是防御——防止自己被捕食者盯上。
烏梢蛇雖然無毒,但是它在防御捕食者方面并不弱,因為它走了另外一條路,就是讓自己的體型變得更大,這也是生物抵御捕食者壓力時最常用的***。
在自然界,一條成年的烏梢蛇(2.5米以上)會讓任何捕食者對它失去興趣。當然,這點莽山烙鐵頭做得更好。
圖注:埋伏著的莽山烙鐵頭
?但在捕食方面就是烏梢蛇做得更好了,其實蛇類都是伏擊高手,光看莽山烙鐵頭的顏色就能知道它有多會偽裝了,但是烏梢蛇的速度更快。
烏梢蛇閃電般的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而這樣大體型、沒有天敵的蛇,靠速度致勝比靠毒素要高效太多了。
還有它黑色的表皮讓它陽光的利用率更高,更快熱身的同時相對降低了自身能量的使用。
另外,烏梢蛇的耐饑力非常強(主要是基因決定的,和它皮膚顏色關系不大),可以1年不進食都不會死,這也是它成功的一個原因。
?無毒的好處
和許多人的常規見解可能還有一個出入,那就是無毒并沒有帶來競爭上的弱勢,而且“人類當道”的現代,無毒甚至還是一種競爭優勢。
首先,無毒的蛇可以把這些能量放在其他方面,比如速度的優化、靈敏度的優化上。
因為無毒,它們必須面對更多的捕食者,所以必須速度更快,以及靈敏度更高。
其次,無毒不會遭受人類的趕盡殺絕。不知道莽山烙鐵頭的瀕危和人類的驅趕有沒有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對這些可能傷害自己的動物是非常具有驅趕傾向的。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害蟲和益蟲的劃分,被定義為害蟲的動物經常都會被掃除。
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驗證我前面所有說的這些東西。
圖注:無毒卻有三角形頭型的滑蛇
?無毒的滑蛇被趕盡殺絕
你上面看到這個具有三角形頭型的蛇是一條滑蛇(上圖),它本身是無毒的,但是它模仿了它們棲息地的蝰蛇。
這種模仿被稱為貝氏擬態,它模仿蝰蛇的原因很簡單,當然它不會是為了嚇跑獵物,而是想更好的防御捕食者——許多捕食者會被它的樣子嚇跑。
從這個例子中也可以發現,毒蛇的毒素最重要的是防御捕食者,而不是捕獵。
當然,通過模仿蝰蛇讓這些滑蛇變得十分成功,它們幾乎分布到整個歐洲,但是它們碰到了一個更強大的對手——人類。
為了保護小孩和家畜,歐洲人幾乎是看到一條就打死一條這樣的滑蛇,因為人們覺得這種蛇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但其實它對小孩和家畜的危害幾乎為0。
這種滑蛇因為模仿變得成功,也因為模仿變得瀕危,現在它是保護動物,在芬蘭甚至把它列為瀕危物種。
??最后
現在的烏梢蛇還有一個比較成功的點,它很好吃,而且價格很高。
現在被端上餐桌的基本都是菜花蛇和中國水蛇,它們的價格一般在20元左右一斤,但是烏梢蛇卻賣到120元左右一斤,除了好吃外,高價還和烏梢蛇的生長周期和藥用價值有很大的關系。
為什么說這點對于物種成功很重要呢?因為這樣人類有理由心甘情愿地養殖它們。
想想被我們馴化的家雞,它們的種群數量和分布范圍可比任何鳥類都多和廣,而烏梢蛇現在也已經有許多人養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