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承德,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火神廟,市區(qū)內(nèi)絕對的樞紐地帶,說它第二,絕對沒有誰敢說第一。但更多的人只知道火神廟這個地名,對火神廟這個地名產(chǎn)生的寺廟本身卻知之甚少。
火神廟位于避暑山莊麗正門前百米處,處于皇帝通往北京的御道——西大街的咽喉,地理位置絕對重要。然而,不知何故,史籍里對如此重要的火神廟的記載卻非常簡單。
乾隆四十六年奉敕編撰的《欽定熱河志》只有一句話:火神廟,在大街,康熙五十年建。
這是一座與避暑山莊幾乎同時期修建的寺廟,估計是祈禱新修建的熱河行宮免遭祝融之禍。
但查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在承德的起居,居然沒有找到二位光臨火神廟的記錄,在《大清一統(tǒng)志》里,也是和《熱河志》同樣的一句簡單的記錄。
火神廟里的火神如此不招皇帝待見,是得罪誰了嗎?
1981年12月的火神廟大街(季增攝影)
2.
水火無情,防火、防盜、防記者。
這是還有調(diào)查記者的那些年,有人總結的一句“玩笑話”。
防火防盜,把防火放在首位,因為火燒連營給人們帶來的損失太大,從這個角度來說,“火神”的確不是一個吉神。康熙皇帝修建一座火神廟,是要敬著它,但又遠離它,敬而遠之,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魯迅與康乾皇帝的觀點應該一致,他在文章《火》里這樣說:
火神菩薩只管放火,不管點燈。凡是火著就有他的份。因此,大家把他供養(yǎng)起來,希望他少作惡。然而如果他不作惡,他還受得著供養(yǎng)嗎,你想?
魯迅先生總是陰陽怪氣,不知他遇到豐縣事件,會罵出什么樣的口吐蓮花來。
尹忠說,這座修建于康熙五十年的火神廟,消失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據(jù)說先是部分殿宇失了一次火,火燒火神廟,與大水沖了龍王廟一樣,自家人不認自家人。
后來城市統(tǒng)一規(guī)劃,修路占地,此廟被拆除。查《承德市城鄉(xiāng)建設志》,有這樣簡單的記錄:
1953年,國家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隨著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的開始,道路建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期間承德市區(qū)用于道路建設的投資45.2萬元,完成道路3.14公里,總面積9萬平米。重點是拓寬了火神廟路,解決了二仙居至麗正門地段道路彎窄擁擠的狀況。
——《承德市城鄉(xiāng)建設志》P39、40
從1711到1953,一座有著242年歷史的的寺廟就這樣徹底消失了。
為修路而拆廟,也還算不錯吧,畢竟是給多數(shù)人帶來了方便,比那些房地產(chǎn)開發(fā)而拆掉古建要好得多。
尹忠手繪記憶里的火神廟
3.
尹忠在《承德記憶》里描述了火神廟被拆除前的樣子:
火神廟坐東朝西,前邊是一米多高的圍墻。廟前有四柱三洞的木制牌樓,上懸有“光被四表”橫匾。山門內(nèi)紅墻兩側有雕刻精美的旗桿的石座。這些建筑都坐落在山門前一個坑里面。里低外高,進廟要下臺階入山門。院內(nèi)方磚鋪地,有一棵古檜樹重圍合抱,綠蔭蔽地。據(jù)說承德街僅此一棵。殿南側還有兩棵明開夜合樹,枝繁葉茂。大殿檐下懸有“德炳南離”四個大字的金字橫匾。
內(nèi)供奉全身泥塑的火神爺,神態(tài)莊嚴。后殿供奉的阿彌勒像,后面站像守護神,又叫護法神,順后門即可出廟。
火神廟廣場廟會(圖片來自1991年出版的《中國承德》)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火神爺?shù)募漓肴眨瑥R會相當熱鬧。市郊住戶男女老幼都要來趕廟會。辦會的人把火神爺?shù)呐莆惶С鰜恚旁诘聟R門前廣場,焚香擺功,并請當?shù)匮輵虬嘧樱輵蚱咛臁R馑际沁@一年沒有火災,全是他老人家的功勞。
晚間開始辦燈會,從頭道牌樓到三道牌樓兩側的大小商家店鋪都要掛起各式的彩燈。同時,還要搞猜燈謎活動,猜中者還可由商家領到香煙、香皂、火柴、布頭、元宵等獎品,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另外,早年火神廟廟會還有個特殊用途:長輩人領著家里兒孫到火神廟做“跳墻和尚”,以求神仙保佑“好養(yǎng)活”。其做法是:大人幫助把孩童放在一條木板凳上,老和尚向神仙上香后,嘴里還念念有詞,然后用樹條子敲打孩童一下,孩童由板凳下來朝廟門外走去,家長再把孩童領回家。
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兒童醫(yī)院體檢了。
2019年6月19日石洞子溝火鍋失火
4.
關于火神,一般的人都認為是祝融。
祝融號赤帝,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后人尊為火神。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衡山,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
而1922年出版的《佛教大辭典》里火神的解釋則是這樣的:火德星君,為炎帝神農(nóng)氏之靈,祀之為火神,以禳火災也。
炎帝是給中華農(nóng)耕文化做出卓越貢獻的人,他制耒耜,種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場,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陶器,改善百姓生活,他帶領中華后裔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這么好的一個神,能給人間帶來災禍嗎?肯定不是,顯然不是魯迅先生說的那個放火的神。
所以,按照這個說法,火神是消防隊,是119,是制止火災出現(xiàn)的,不應該被冷落。
老羊鏟史拍攝的火神廟
5.
但畢竟,災害給人們帶來的損失太大,有些人類難以解釋的現(xiàn)象,人們就會加上一些神秘色彩。天啟年間發(fā)生的北京王恭廠大爆炸,至今還是一個謎。爆炸一發(fā)生,就有人就把這件事和火神廟聯(lián)系到了一起。
《天變邸抄》是明朝年間北京民間編輯的一份邸報,“小報記者”與災難聯(lián)系到一起了:
天啟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時,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從東北方漸至京城西南角,灰氣涌起,屋宇動蕩。須臾大震一聲,天崩地塌,昏黑如夜,萬室平沉。東自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屋以數(shù)萬計,人以萬計。王恭廠一帶,糜爛尤甚,僵尸層迭,穢氣熏天,瓦礫盈空而下,無從辨別街道門戶。傷心慘目,筆所難述。震聲南自河西務,東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變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無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狀,舉國如狂。象房傾圮,象俱逸出。遙望云氣,有如亂絲者,有五色者,有如靈芝黑色者,沖天而起,經(jīng)時方散。合科道意火藥局失火,緝拿奸細而報,傷甚多,此真天變大可畏也
王恭廠大爆炸的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那個時候還沒有***,也沒有***這種高能***,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人懷疑是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或者是遭到了外星人襲擊。
《天變邸抄》把這筆賬記在了火神的頭上:
后宰門火神廟棟宇殊巍煥,初六日早,守門內(nèi)侍忽聞音樂之聲,一番粗樂過,又一番細樂,如此三疊,眾內(nèi)侍驚怪。巡緝其聲,出自廟中,方推殿門跳入,忽見有物如紅球從殿中滾出,騰空而上,眾共矚目,俄而東城震聲發(fā)矣。
也就是說,初六早晨,北京地安門火神廟內(nèi)無緣故地響起了音樂,而且還響了三輪,守門人推開廟門想看原因時,一顆***發(fā)射出去了,接著,落到東城就爆炸了。
有點玄,現(xiàn)在的雷劇都不敢這樣編。
康熙手跡
6.
廟宇都是人與神溝通的地方,在這里,善男信女可以頌揚、祈禱、控訴、哀怨、詛咒,通過裊裊的煙火、心中默念的密碼,把自己的心愿傳遞給上天,以求得神仙的幫助,實現(xiàn)自己升官發(fā)財?shù)乃资滥繕耍h離災禍,幸福平安。
其實,所有的天災都是人禍,求神不如求己。
讀《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越發(fā)印證了這個觀點:是自然在決定社會變遷、朝代更替。讀史書越多,就越對大自然產(chǎn)生敬畏之心。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真的非常渺小,人類必須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護好綠水青山。
這個大自然,就是天。人在做,天在看。
康熙皇帝很早就悟透了這個道理,康熙七年,他向吏部等衙門發(fā)諭旨:
“近見天氣亢旸,禱雨未應,風霾日作,禾苗枯槁。倘仍不雨,秋成無望,民生何賴?皆由內(nèi)院、六部、都察院大臣不能公忠體國,政事舛錯,及一切事務應完結者,駁察耽延,則例繁多,任意輕重,以致屬員胥吏,乘機作弊者甚多。
著即指名參奏,從重治罪。其才庸不能辦事者,著亦參奏黜革,勿得徇情姑留。如經(jīng)朕知,或被旁人糾參,將該管官治罪不貸。
刑部督捕等衙門,獄訟牽連,日久不結,令無辜沉冤獄底。而擬罪引律,偏用重條,嚴刑酷罰,以苛察為明,深求為能。積怨既深,上干天和,垂示災異。宜加修省,以為消弭之計。至科道職司言責,糾參建白,必有益國計民生,方應陳奏,勿得茍且塞責。
各部院大小臣工,尚其同心協(xié)力,修舉政事,共挽天心,體朕惓惓求治之意。
年僅十六歲的少年皇帝,深知吏治不治,災禍必至,獄訟不清,匪盜叢生。官員瀆職,需要罰至上級,求神求雨,不如求自己。
治理國家,干部隊伍是關鍵,火神廟什么的,敬敬就得了。
康熙皇帝一生來避暑山莊四十三次,而一次也沒去距離避暑山莊僅百米的火神廟,可能是這個奧妙。
本文參閱:
《欽定熱河志》
尹忠《熱河記憶》
《天變邸抄》
《承德市城鄉(xiāng)建設志》
《康熙政要》
《影像五十年——季增新聞攝影紀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