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作為大屏播放設備主要看的就是畫質,畫質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用戶的觀看體驗,而對于電視廠商來說宣傳自家品牌的畫質技術則是成為了重頭戲,不同的廠家有著對畫質不同的處理手段,最終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用戶能不能直觀的感受到視覺上的盛宴,關于電視的畫質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這一點必須要拿出來好好說一說。
一、從技術參數層面來挑選
屏幕分辨率:簡單來說就是指顯示的像素點的數量,分辨率越高就說明像素點越多、越密集,展現在屏幕上的畫面細節越明顯。
有關分辨率的組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720P/1080P或4K/8K,數字后面的“P”所表示的是豎向像素的行數,比如:1080P的分辨率為1920*1080,那么“1080”就代表屏幕豎向有1080行的像素。“K”表示的是橫向像素的有多少,比如:4K分辨率為3840*2160或者4096*2160,這倆分辨率都表示4K,而前者是電視上的標準,那么就可以說4K代表的就是橫向像素為4000左右。
電視之所以能顯示圖像還要分成“隔行掃描”和“逐行掃描”兩種:
隔行掃描:指的是把所顯示的畫面分成兩次進行掃描,第一次掃描奇數行,第二次掃描偶數行,兩次合并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圖像。這種技術的缺點很大,會導致顯示的畫面不清晰、圖像閃爍等問題,這種技術用于老式電視機,大家想一下,十幾年前用的那種大***電視機是不是就會出現畫面閃爍的情況呢。
逐行掃描:指掃描行按照次序來進行依次掃描,用這種技術可以輕松解決掃描行閃爍的問題。逐行掃描是通過數字信號來進行處理的,通過這種技術能夠提高畫面的清晰度和質量。我們現在使用的液晶電視就是使用的逐行掃描技術。
屏幕刷新率:表示電視每秒鐘能夠刷新多少張靜態圖像的次數,屏幕刷新率越高畫面的流暢度就越好。單位用Hz(赫茲)表示,對于中低端電視來說,刷新率大概會在60Hz以內,中高端或高端電視則為60Hz以上甚至是120Hz。
廣色域技術:一般的中高端電視都會有這種技術,主要是表示電視的色彩范圍以及所顯示的顏色層次。廣色域的標準為NTSC90%以上,可以更高,但不能低于這個數字。
屏幕峰值亮度:衡量電視的畫質亮度絕對是要說的重點之一,亮度越高自然就能夠看出更多的細節。亮度可以體現在最亮或者是最黑,這是要在一個動態范圍內來說,因為畫面的明暗程度是要進行調節的。中低端電視的亮度在500nit以內,高端電視最高可以達到1000nit。
二、從硬件層面來挑選
屏幕的材質:屏幕的材質會分為VA軟屏和IPS硬屏,因為分子結構排列的問題,軟屏顯示的畫質是要比硬屏好的,但軟屏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可視角度小,從側面看電視畫面會不清晰。軟屏材質一般都是用在高端電視上,硬屏材質使用的要普遍一些。
電視芯片:市場上主流的芯片有Amlogic、Mstar、海思等品牌,我們經常聽到的電視CPU就是這些,實際上它是個SoC芯片,芯片中包含了專有的集成電路和全部系統的內容。而我們在選擇電視芯片的時候一定不要看性能,因為電視芯片的性能都不高,這是因為電視芯片的作用點不在性能而是在于對畫質的處理,它和安卓手機上的高通驍龍芯片差別很大的,電視芯片有專門的畫質引擎來處理圖像,通過畫質的算法來提升電視畫面感。為什么索尼電視的畫質都那么出色?主要是BraviaXR認知芯片對畫質的算法。
坦白說一臺電視的使用周期從理論上來說在7年左右,但由于電視系統的升級以及各種軟件的更新都會給性能不高的電視芯片帶來一定的負荷,因此很多電視在用個幾年之后都會出現明顯的卡頓、延遲的現象,在不換電視的情況下想要改善的話就可以安裝電視盒子來延長電視的使用周期,現在市面上性能好的盒子也有很多,當貝智慧盒子Z1Pro、騰訊極光盒子、小米盒子都可以選擇。
總而言之,畫質的好壞才是體現一款電視的標準,其它功能可以再考慮。以上所介紹的這些內容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至于現在想要買電視的小伙伴其實還可以在等等,目前由于芯片的緊缺電視的價格在不斷的上漲中,現在買比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