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里,晴雯是個容貌俊俏,身材苗條,針線活尤好的丫鬟。
因為長相俊,言談巧,手藝活突出,就連賈母都很看好她,把晴雯撥去給了賈寶玉。
可晴雯也是個口齒伶俐,性情張揚,脾氣直烈的“爆碳”性格,遇見看不慣眼的事情,她就會立起兩只眼睛來罵人,因此無意間也得罪了園里一大半的人,而在王夫人等人眼中,她就成了“狐媚子”“妖精”的代名詞,最終被狠心攆出了大觀園。
影視劇化的晴雯有很多版本,但演得深入人心的卻不多,1987年央視版《紅樓夢》里,安雯飾演的晴雯應該是眾多扮演者中受到觀眾認可度最高的一個。
就在87版《紅樓夢》播映了23年后,由李少紅執導的新版《紅樓夢》也上線了。
用“千呼萬喚始出來”形容這版《紅樓夢》都不為過。
從2002年最初立項,到2006年遍及全國、沸沸揚揚的“紅樓夢中人”選秀,然后到不斷地換演員、換導演風波,再到一再延遲的停機時間、劇組時而傳出的資金短缺等等一系列問題,最終2010年9月份北京衛視全國播出。
算了算,差不多是磨了8年時間,觀眾才總算是見到了這部聲勢浩大的新版《紅樓夢》。
而在2010版《紅樓夢》里,飾演晴雯這一角色的是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的女演員楊冪。
同樣是演“晴雯”,下面我們把安雯和楊冪放在一起看,那差距一下子就出來了。
安雯、楊冪演員形象對比一、安雯的晴雯扮相
安雯原名張靜林,出生于天津,10歲時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學唱京劇,她也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的弟子。
16歲時,在由老舍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四世同堂》里,安雯飾演小文太太一角,從此走上了演藝的道路。
1984年,在導師張君秋的舉薦下,安雯進入了王扶林導演的《紅樓夢》劇組。
安雯模樣清秀水靈,身材纖細婀娜,再有深厚的戲曲功底加持,使她身上自然而然地帶著股婉約清雅的古典氣質。
因為模樣俏、身段好、氣質佳,安雯一下子就被王導相中,定為了林黛玉的候選人。
只是后來的陳曉旭身形品性、舉止做派更似林黛玉,所以安雯便成了與“眉眼有些像林妹妹”的丫鬟晴雯。
細看安雯這張臉,眉眼細長且眼尾微微上揚,秀氣的小挺鼻,花瓣般的薄唇,尖尖的瓜子臉型,側面看也是臉頰飽滿,線條柔和。
楊樹云為晴雯設計的發型是活潑俏皮的斜髻,小辮也是只垂掛一邊,加上薄薄的一層劉海,發飾很少卻精致,只做簡單裝飾。
服裝顏色淡雅,但版型都極好,衣服面料服帖柔軟,穿上后與安雯的身體自然貼合且曲線柔美。
安雯本就纖腰不盈一握,肩頸線優美,一旦發型服飾妝容都跟得上,那就真是珠璧聯合、相輔相成,完美地呈現出了原著描述的“水蛇腰,削肩膀”,真真是極風流靈巧一美人兒。
對比劇中晴雯與林黛玉的眉眼,纖淡長眉,上揚眼尾,雙眼皮兒,微微笑起來都勾人心脾。
二、楊冪的晴雯扮相
楊冪,出生于北京,四歲時就被陳家林導演相中,出演了古裝劇《唐明皇》里的咸宜公主。
16歲時,還在上高二的她被張紀中選中,在黃曉明、劉亦菲版《神雕俠侶》中飾演“小東邪”郭襄,開始在娛樂圈嶄露頭角。
2008年又得李少紅青睞,接演了新版《紅樓夢》里的晴雯一角。
楊冪的眼睛很美,內勾眼角,上揚眼尾,眼睛大而含水度高,似有星辰大海瑩潤閃亮。
可她鼻型、嘴巴、臉型皆不夠完美,特別是當時的臉還有些方,下巴也平,整張臉頓感太重顯得不夠輕靈。
楊冪個子高挑,曲線曼妙,身材很好。
奈何葉錦添大師為晴雯設計的服裝顏色深、層數多且沒有腰線,穿上后臃腫肥大又老氣橫秋,就像個水桶,簡直毫無美感。
兩根雞毛頭上插也是奇葩,李少紅還美其名曰“羽毛妝”,還說這樣是為了突出晴雯的性格和棱角。又不是什么皇后選美,插著兩根紅艷艷的雞毛到處招搖,你擱這整花活呢?
再細看晴雯頭上的發飾,除了雞毛和兩邊的幾朵塑料花,還有這一坨坨的黑色盤絲花團,老氣橫秋,雷得人頭皮發麻。
原著里的晴雯因為還沒“開臉”,所以額前、鬢角都是有汗毛的,而葉大師直接給晴雯整個油光锃亮的光腦門來,這是已婚***才有的發型吧。
而這一點87版就做得很仔細,無論小姐,還是丫鬟,只要沒出嫁,基本都保留了“額發”,也就是額前的劉海。
再來對比下新版晴雯和林黛玉的眉眼,眉毛被刮得淡出水了,兩人眼睛
一個木訥,一個無神,睜得極大,卻都空洞茫然。
安雯、楊冪三場重頭戲表演對比一、晴雯撕扇
原著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端午佳節間,賈寶玉因為金釧兒投井的事心情不好,恰巧這時晴雯因為給寶玉換衣服時不小心把他的扇子跌折了,面對賈寶玉“蠢才,蠢才”這樣的責備,一向心比天高的晴雯無法接受,故而跟賈寶玉頂起嘴來。
這下寶玉房內炸鍋了,連帶來勸架的襲人也落了個灰頭土臉,賈寶玉還說一定要回了老太太把晴雯打發出去,至襲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罷。晚間,寶玉赴宴回來帶了幾分酒氣,看到晴雯在躺在涼榻上休息,便主動求和解,不僅把自己手中的扇子遞給晴雯撕,還拿了麝月的也給晴雯撕了。
先來看看87版安雯的表演:
整段撕扇子時的手法動作、與寶玉間的眼神交流,把一個狡黠、靈動、嬌嗔的小女兒情態淋漓展現。
雖然有撒嬌,也有任性,但安雯始終緊緊扣住“丫鬟”這個身份,撕賈寶玉扇子時有一個掙扎的過程,帶著謹慎、試探和猶豫。
但撕麝月扇子時卻是挑釁和得寵,當寶玉給了眼神示意后,他拿過扇子,慢慢地撕了起來,還邊撕邊笑,眼波流轉,聲音伶俐,撕完后整個人更是笑得花枝亂顫。
安雯的這段表演,不僅表現了晴雯與眾不同的反叛,畫面還養眼舒心,身上散發出來的風流韻味也極為吸引人,這才是那個值得“公子撕扇作千金一笑”的俏佳人啊。
再看新版楊冪的表演:
拿過賈寶玉的扇子,先是囂張得意的一笑,然后開始慢慢地撕,大聲地笑,賈寶玉看到她撕也跟著笑,兩人你來我往哈哈哈哈哈哈......個不停,加上陰森詭異的背景音樂,看得人渾身發寒。
麝月從屋內出來,賈寶玉拿過麝月的扇子給晴雯撕,注意,這里麝月的扇子是團扇,雖沒有包邊,但撕起來聲音不夠響,撕得也費勁,撕完后坑坑洼洼,沒有美就感覺是在糟蹋物件。
導演真的很不會拍演員,全程晴雯的眼神沒給幾個鏡頭,而給到的不是惡狠狠就是兇巴巴,看不見風流靈巧,也看不見嬌俏靈動。
撕扇時的楊冪身體搖搖晃晃,扭扭捏捏,特別用鼻孔看人的樣子,完全就是刁蠻跋扈的瘋婆娘。
二、病補雀金裘
原著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補雀金裘”,賈母送寶玉的雀金裘是俄羅斯國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不防后襟上燒了指頂大的燒眼,連裁縫、繡匠并作女工都不敢攬縫補的活,晴雯接過來一看就知道怎么補了。可晴雯前幾日得了風寒,雖經醫治,仍不見好,但為了寶玉能順利參加第二日的壽宴,拖著病弱的身體為賈寶玉“掙命”。
87版安雯演這一段時極還原原著,先用指甲挑了孔雀金線,再穿針,然后用竹弓釘牢在背面,再用金刀將破口四邊刮散,然后開始用針縫補,補兩針又看看,一直補到了凌晨四點。
剛剛補完,又用小牙刷慢慢地剔出絨毛來,給麝月和寶玉看了后,終于撐不住身不由主倒下。
安雯,把晴雯的“病”與“勇”拿捏到位,織補本就費眼力,再加上晴雯本身又累又困又乏,補上幾針就要歇一歇,看起來病懨懨的憔悴無力,補雀金裘時卻依舊坐姿端正,眼睛里神采專注,明顯能感受到她的病弱和認真態度。
而新版楊冪在這一段表演時,只緊緊抓住了“喘”字,眉頭緊皺,全程咳咳咳咳咳咳......個不停,喘得太過,提不上來氣,給人一種隨時可能就仰殼兒了的感覺。
縫補的時候,楊冪還用的是側躺著的姿勢,身子斜著,一只手臂撐在床上,這么高難度的姿勢補完雀金裘,確定一個病中之人的胳膊能撐得住?
頭發亂糟糟,咳得像個肺癆患者,甚至在補完倒下的一瞬間,還從眼角劃過了一滴淚。
楊冪對“勇晴雯病補雀金裘”的演繹浮于表面,這不是受寒傷風的感覺,倒像是病入膏肓,也看不出勇在哪里,就是硬著頭皮強行演完了。
三、被王夫人訓斥
原著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王夫人聽信讒言,對晴雯產生反感情緒,命人將其叫來。真是“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可憐的晴雯,就因為比別人長得好些,便招致流言蜚語、惡意詆毀,成了王夫人眼里勾引寶玉的“狐媚子”。
安雯的晴雯,面對王夫人,說話時的姿態低眉順目,說話的聲音也是輕言細語,處處思慮,生怕引起王夫人的怒意。
當王夫人問道賈寶玉時,她的眼皮沒抬,但說話的語調一直不卑不亢,身上還帶著股傲氣勁兒。
被王夫人訓斥后,她那種受了委屈又帶著倔強的神情,既符合身份,人物的個性也出來了。明明自己與賈寶玉清清白白,從未有越軌之事,如今卻被冤枉被折辱,心高氣傲的晴雯哪里受得了,登時眼里含淚,哭著跑了出去,這一幕看得人好心疼。
再來看新版《紅樓夢》楊冪演的晴雯,小丫頭過來叫晴雯去見太太,晴雯本來在睡覺,聽見叫她后立馬起身套了件衣服,小丫頭見晴雯衣衫不整,頭發散亂,好心提醒她梳洗打扮一下,換身衣服再去,結果晴雯人根本不領情,就那樣去了。
到了屋內,晴雯一路走進來,站在王夫人面前,竟還扭了兩下腰,等到王夫人問她話,晴雯立馬甩起了臉子,開始撒潑,梗著脖子跟王夫人硬懟,語言尖利,聲音極大,拽得不行,說完最后一句話,還笑出了聲。
楊冪整段表演,對著王夫人不像是丫鬟回主子的話,倒像是大小姐打發下人,把目中無人演到了極致。
加上姿態搔首弄姿,模樣頤指氣使,這個樣子的晴雯,王夫人要是不把她攆出去就怪了。
據說,楊冪演《紅樓夢》時,還同時在軋戲演《仙劍奇俠傳三》,看來她是串戲把晴雯當唐雪見演了吧,目無尊卑,不懂禮數,完全就是蠻橫無理、輕浮張狂的大小姐,沒一點丫鬟的樣子。
安雯、楊冪演員業務能力對比以前拍戲,特別是像《紅樓夢》這種巨著,都是要求演員熟讀并研究原著,還要品讀相關歷史讀物,進行表演禮儀等相關方面培訓的。
87版安雯不僅外表出挑,在表演上也是下了苦功夫,她的悟性極高,會對場景和人物做透徹分析,針對晴雯撕扇這場戲,她就設計了兩個眼神和不同的撕扇子***。
看安雯與歐陽奮強曾接受專訪時,安雯對這場戲的理解,感覺她不是在演,而好像就是那個人,自身已經融入到了角色當中。
反觀楊冪,儀態不夠端正,含胸駝背的,在演繹摔扇、撕扇戲份時,說話腔調大吼大叫,眼神跋扈兇狠,動作粗魯放肆,偏離了人物特點,沒演出風流靈巧,倒是演出了“招人怨”來。
甚至,還有次采訪中,楊冪竟然說她沒有讀過晴雯的判詞,在讀主持人遞過來寫著晴雯判詞的紙條時,開頭就把楊冪難住了,先是“霽”字不會讀,讀到“壽夭多因毀謗生”時,楊冪把“夭”字讀成了“天”。
短短37個字讀得磕磕絆絆,還一個不認識,一個讀錯了。
由此可見,楊冪在晴雯這個角色上又能花費多少心思呢?
同樣是在演“晴雯”,把安雯和楊冪放在一起看,差距巨大,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