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節是用聽覺可以區分清楚的語音基本單位,分為四類::兩拼音節;三拼音節;整體認讀音節;自成音節。
中國漢語音韻學中,一個漢字音節,一般包括聲母、韻母、聲調;有時候一個漢字章節只有韻母和聲調,如:阿(?。?,這種一般稱為零聲母;有時候也可以不標聲調,如:石頭(tou),即讀作輕聲。
漢語中,一般一個漢字就表示一個音節,只有兒化詞如“花兒”是兩個漢字讀成一個音節。
聲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韻母::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韻母、聲調急速連續拼合并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兩拼拼音的要領是:“前音(聲母)輕短后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p>
三拼音節的拼讀***有3種:
(1)三拼連讀法。
課本上三拼示意圖“ɡ-u-ā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2)聲介合母拼讀法。利用兩拼音節的***分解三拼過程,先把聲母和介母拼讀在一起,再和后面的韻母相拼。
如,ɡuā的拼讀過程可以這樣分解:
ɡ-uɡuɡu-āɡuā
(3)介韻合母拼讀法。先把介母和韻母拼起來,合成一個音,再用聲母和這個音拼出音節。
如,ɡuā的拼讀過程可以這樣分解:
u-āuāɡ-uāɡu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