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二十九,蒸饅頭”,人們會在這天準備好過年吃的面食。
在黑龍江省依安縣太民村,村民任延玲利用北緯47度地域優勢培育出來的粘米玉面***出來的年糕,這是一道富有東北特色的年味主食。年糕下鍋油炸后,表皮酥脆金黃,一口咬下去,甜香滿口,年諧音“粘”,糕諧音“高”,取團團圓圓、步步高升的美意。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任延玲的侄女任廣雪將北緯47度地域優勢培育出來的粘米玉面,利用電商平臺,推向全國各地,讓千家萬戶都能嘗到正宗的粘玉米面所***出來的各種美食。
在老輩人的眼中,臘月二十九的饅頭一定要蒸好,饅頭又為發面蒸制,因此又有興旺發達、蒸蒸日上的寓意。面團揉了又捏,靈動的各色造型就有了:棗花糕寓意生活紅火,一年更比一年高;做成小魚意味著“連年有余”,還有象征吉祥的福結饅頭;心靈手巧的,還會在饅頭最頂上點個圓圓的紅點,取鴻運當頭之意。
面香四溢,繚繞滿堂,氤氳的霧氣象征著升騰的年味兒,家的溫暖在熱氣中慢慢發酵。
(責編:李宏頔、李忠雙)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