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每周六早上,十幾個村民從泰國曼谷以西約96公里的一個省爬進一個蝙蝠洞穴,以收集居民口中的“寶貴的糞便沉積物”。
據稱,在三個小時內,它們可以收集多達500桶蝙蝠糞便。之后,蝙蝠糞會被包裝起來,作為肥料在鄰近的寺廟出售,500桶可以賣75000泰銖(約合16669元人民幣)。據稱,1公斤這種營養豐富的糞便的出售價格相當于每日最低工資。
隨著人們對蝙蝠傳播病毒的認識日益加深,從尼帕病毒到新型冠狀病毒,人類與蝙蝠的接觸正受到更密切的關注。
新加坡杜克國立大學醫學院新興傳染病項目負責人王林發教授說:“理論上,任何與蝙蝠有關的東西都可能使你暴露在潛在的病毒傳播中,因為我們知道蝙蝠攜帶了多種病毒。”
在泰國叻丕府的蝙蝠洞(糞便就是在這里被農民收集起來的),估計有300萬只皺唇的無尾蝙蝠。據稱,這種以昆蟲為食的物種能產生高氮鳥糞,對促進植物生長至關重要。
據報道,這些鳥糞收集者通常穿著長袖襯衫和長褲進入洞穴,用T恤衫作為臨時遮蓋物裹住頭部,盡管干鳥糞感染的風險很低,但礦工或洞穴探訪者可能通過蝙蝠的新鮮唾液和尿液接觸到病毒。
報道指出,即使在泰國已經報告了35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在洞穴的鳥糞收集者并沒有引起重視。
當地一家交易鳥糞的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辛哈?西蒂庫爾表示:“我們已經這樣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代人都在這樣做。我們照常進行。
據稱,蝙蝠在當地很受重視,它們不僅能產生有效的肥料,而且通過捕食破壞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昆蟲,在授粉和害蟲控制中發揮作用。它們的洞穴已被宣布為動物保護區。
(編輯:D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