齷齪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wòchuò。釋義是不干凈;臟。形容人品質惡劣,思想不純正。形容氣量狹小,拘于小節。出自《文選·張衡》:“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薛綜注:“《漢書》注曰:齷齪,小節也。”
我們洛陽人過去經常說這句單詞,針對有點官職或爺們辦事兒不地道或定義“齷齪”:這人咋真兒齷齪哩,不像個領導、不像個爺們。
有些男人與人家寡婦瞎拉扯,也會被同族人視為:齷齪。在街道上或村里與女人吵架:這人真兒齷齪,大男人家怎么與女人一般見識。
面對癱瘓在床的老頭兒,老伴兒在辛苦伺候的同時也會小抱怨:咦。..。齷齪死了,怎么又整到床上啦。
齷齪是老話,各地都講,洛陽人也常說,并非獨有。當今的孩子們可能已經不太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啦。土語很有內涵,我們還是收集起來吧,會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