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聽到很多人問,這是什么魚啊?有些人叫不懂,也有很多人,只會叫本地話,并不知道這些魚的學名怎么叫,今天就跟系統地跟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常吃和常見的海魚的稱呼。
我本人生活在汕尾這個海濱城市,日常吃的魚種類也不少,如有其它品種的魚沒有分享到的,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1、黃花魚
大黃魚
又稱大黃魚,黃金魚,金魚,大黃魚和小黃魚,還有帶魚、烏賊,是被稱為“四大海產”。黃花魚魚味鮮美,肉嫩滑且肉質呈蒜瓣狀,煮出來的湯水也很鮮甜。
2、帶魚
帶魚
帶魚比較長,身形偏扁,銀灰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漸漸變細,帶魚比較喜歡成群結隊,每春天回暖水溫上升時,帶魚成群游向近岸,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是為捕撈季節,所以海魚的產量也較大。
3、馬頭魚
黃姑魚
頭部是形的,魚身側扁、背部微微凸起,有些像馬頭的形狀,所以被稱為馬頭魚。同一品種中還有其他分類:有紅方頭魚、白方頭魚、黃方頭魚、黑色方頭魚和細方頭魚。白馬頭的肉質會更加軟滑。
4、黃姑魚
黃姑魚
黃姑魚跟上面所提到的黃花魚,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肉質和口感上,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黃姑魚肉質較松粗,鮮美嫩滑程度不及黃花魚。
5、鯧魚
鯧魚(銀鯧魚)
又稱鏡魚、平魚,鯧魚的品種也不少,魚肉是白色的細嫩且鮮美可口,因為算得上是南方沿海名貴海產經濟魚類之一。
還有分銀鯧、金鯧、紅鯧(淡水白鯧)、刀鯧、烏鯧、灰鯧、刺鯧、斑點雞籠鯧、雪花鯧(南美鯧)、條紋雞籠鯧、黑鯧、斗底鯧。
金鯧
6、龍頭魚
龍頭魚
這種魚只有一條主骨,而且主骨也比較柔軟,它的魚刺因為是軟綿綿的。
7、烏塘鱧(lǐ)
烏塘鱧(lǐ)
身條比較長,但全身鱗片排列不整齊,魚身為黑褐色,腹面的顏色比較淡。
8、河豚魚
又被稱為:''氣泡魚''、''吹肚魚''、體圓棱形,體背側灰褐色,并散布有白色的小斑點,有些斑點呈條狀或蟲紋狀。
河豚魚
9、鯔(zī)魚
又叫烏支、烏尖,冬至前的鯔魚,魚體最為豐滿,腹背皆腴,特別肥美,常被作為***酒樓的海鮮佳肴。
10、玉禿
玉禿
汕尾人稱它為:龍舌,也有人稱為“皇帝魚”,魚刺甚少,肉味鮮美,大概是長得像龍的舌頭,又是名貴經濟魚類,所以得這樣得稱呼吧。
11、鱸魚
鱸魚(海鱸魚)
又稱為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七星鱸,最常見的鱸魚有海鱸魚,松江鱸魚,大口黑鱸,
松江鱸魚
大口黑鱸
12、海鰻
海鰻
海鰻身長,圓筒形,尾部是扁的,牙齒發達銳利,口也比較大,肉厚、質細、味美、含脂量高,可供鮮食、制咸干品或罐頭,與其他魚肉做成魚腸或者是魚丸,非常有彈。
13、剝皮魚
秋刀魚
潮汕很多人稱它為馬面魚,或是“迪仔”,資源豐富,無毒,營養價值高,不比其他魚的營養差,只是外層的表皮看起來不太美觀,所以不太人們得喜歡,但確是一種價比較高的魚,需要剝皮之后才可以食用。
14、秋刀魚
金槍魚
秋刀魚體型修長如刀,且更多的是生產在秋天,大概是這樣才被叫做秋刀魚,這種魚比較常見,吃法也很多,香煎、鹽烤、紅燒等等。
15、比目魚
又稱為大的魚,身形是扁平的,形狀為圓形,成魚身體左右不對稱的,眼睛就長在眼睛的左側和右側,口稍突出。汕尾人稱這種魚為鐵脯,常會把這種做成魚干,再用鐵脯干磨成粉,放入其他食材中,也是相當的美味。
比目魚
比目魚干
16、三文魚
三文魚
經常被當作赤身吃,魚肉質緊密鮮美,肉色為粉紅色并具有彈,蛋白質含量也比較高。
17、多寶魚
多寶魚
多寶魚一般的吃法是整條清蒸,屬于很傳統的粵菜式吃法。
18、石斑魚
之所以被稱為:海雞肉,是因為它的肉質比較細嫩而且潔白,與它的外表完全不符,而且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所以一般價格也略高些,也有中國四大名魚之一之美稱。
19、針魚
21、黑頭魚
20、梭魚
梭魚的背側呈青灰色,腹面淺灰色,兩側鱗片有黑色的豎紋,鱗片也很大。食用梭魚的最佳時期在春季,民間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的美傳,開凌梭就是指春暖冰開后被捕獲的第一批梭魚。
21、黑頭魚
黑頭魚
又被稱為:豬嘴魚,牙齒比較小,而且鰓耙比較長,也比較多。
22、馬鮫
頭部和背部為深藍色,腹部為白色,背鰭與臀鰭之后有角刺,刺少肉多,汕尾人最喜歡做的馬鮫魚丸,也是因為馬鮫魚的肉質姣好,才常用馬鮫魚做成丸子。
23、金目鯛
金目鯛
也稱為“紅目鰱魚”,這種魚的識別度高些,全身為紅色,眼珠子較大,肉質柔嫩且刺少,做成魚湯或者香煎都是極致的,做成魚湯,湯汁都是鮮甜的。
24、多春魚
個頭比較小,且腹部有很多魚籽,肉質特別嫩滑,魚籽的營養成分也是很高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礦物質鹽、蛋白質等,一口壓下去,齒間爆裂著細細的魚籽。
25、金槍魚
金槍魚
金槍魚分類還有:黃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長鰭金槍魚、藍鰭金槍魚、鰹魚。
巴巴
大眼金槍魚
長鰭金槍魚
鰹魚
26、珍鲹
珍鲹
也叫巨鲹、浪人鲹、牛公鲹、白面弄魚,主要是在夜間覓食,喜好甲殼類的食物。
27、軍曹魚
軍曹魚
也叫:海鱺、海竺魚、海甘草,喜歡吃肉,肉質姣好,做生魚片的佳品。
28、巴鰹
巴鰹
是食用魚,也是游釣魚。
29、扁花鰹
扁花鰹
全身光滑,背部是藍青色,身上有深藍色不規則斜紋=,腹部銀白色。
30、劍魚
沙尖魚是海魚,肉質鮮美,喜歡在暖水里把身體轉進沙子里,露出頭來,愛吃青蟲和蝦,香煎特別香嫩。
31、米魚
魚身的顏色比較暗,背鰭鰭棘上顏色較深。
32、赤魟
赤魟
尾巴上有一個硬棘,這上面是有一個毒腺的,一旦被蟄到后會引起劇烈腫痛。
33、黃尾鰤
尾部為黃色,喜歡吃肉類。
34、褐毛鲿
巴沙魚
35、鱈魚
體色多樣,從淡綠或淡灰到褐色或淡黑,也可為暗淡紅色到鮮紅色;頭、背及體側為灰褐色,并具不規則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色。
36、巴沙魚
巴沙魚
37、苦堤魚
苦堤魚
38、煙仔
煙仔
又稱雙鰭舵鰹,體呈紡錘形,橫斷面近圓形。
39、羅非
羅非魚是雜食,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也有咸淡水之分。
40、黑魚
黑魚
又稱蛇頭魚、黑魚、烏魚、烏棒、蛇頭,生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自己的幼崽都可能不放過。
41、紅友魚
紅友魚
42、桂花魚
桂花魚
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
43、沙尖魚
沙尖魚
沙尖魚是海魚,肉質鮮美,喜歡在暖水里把身體轉進沙子里,露出頭來,愛吃青蟲和蝦,香煎特別香嫩。
44、鯰魚
我本人生活在汕尾這個海濱城市,日常吃的魚種類也不少,如有其它品種的魚沒有分享到的,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45、海鯰魚
海鯰魚
蝦虎魚頭大、口裂大、齒細密。眼小,眼間隔寬平。體形亞圓柱形,前部粗大,尾部略扁平。
46、月亮魚
馬頭魚
魚身發亮,魚鰭魚尾多為紅色。
47、翻車魚
體型外觀呈橢圓扁平狀,像個大碟子。身型偏短而兩側肥厚,頭小、嘴小,尾鰭也退化無尾柄,很短;沒有腹鰭,但背鰭與臀鰭發達,且相對較高。
48、鱘魚
鱘魚
又稱中華鱘、鰉魚、苦臘子、鳣,是脊椎動物,屬肉食魚類。
49、鯽魚
鯽魚
50、鬼頭刀
鬼頭刀
顏色鮮艷,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后漸變細。頭大,背部很窄,成魚頭背幾呈方形,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尤以雄魚為甚。
以上就是我們日常比較常見的食用魚,魚的品種和種類的分類還有很多很多,今天介紹的僅僅只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50種魚,收藏起來,以后別再說你叫不出魚的學名啦,忘記了還可以翻閱哦~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就點贊吧~
常常會聽到很多人問,這是什么魚啊?有些人叫不懂,也有很多人,只會叫本地話,并不知道這些魚的學名怎么叫,今天就跟系統的跟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常吃和常見的海魚的稱呼。
我本人生活在汕尾這個海濱城市,日常吃的魚種類也不少,如有其它品種的魚沒有分享到的,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1、黃花魚
大黃魚
又稱大黃魚,黃金魚,金魚,大黃魚和小黃魚,還有帶魚、烏賊,是被稱為“四大海產”。黃花魚魚味鮮美,肉嫩滑且肉質呈蒜瓣狀,煮出來的湯水也很鮮甜。
2、帶魚
帶魚
帶魚比較長,身形偏扁,銀灰色,帶魚頭尖口大,至尾部逐漸變細,帶魚比較喜歡成群結隊,每春天回暖水溫上升時,帶魚成群游向近岸,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是為捕撈季節,所以海魚的產量也較大。
3、馬頭魚
馬頭魚
頭部是形的,魚身側扁、背部微微凸起,有些像馬頭的形狀,所以被稱為馬頭魚。同一品種中還有其他分類:有紅方頭魚、白方頭魚、黃方頭魚、狐色方頭魚和細方頭魚。白馬頭的肉質會更加軟滑。
4、黃姑魚
黃姑魚
黃姑魚跟上面所提到的黃花魚,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肉質和口感上,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黃姑魚肉質較松粗,鮮美嫩滑程度不及黃花魚。
5、鯧魚
鯧魚(銀鯧魚)
又稱鏡魚、平魚,鯧魚的品種也不少,魚肉是白色的細嫩且鮮美可口,因為算得上是南方沿海名貴海產經濟魚類之一。
還有分銀鯧、金鯧、紅鯧(淡水白鯧)、刀鯧、烏鯧、灰鯧、刺鯧、斑點雞籠鯧、雪花鯧(南美鯧)、條紋雞籠鯧、黑鯧、斗底鯧。
金鯧
6、龍頭魚
龍頭魚
這種魚只有一條主骨,而且主骨也比較柔軟,它的魚刺因為是軟綿綿的。
7、烏塘鱧(lǐ)
烏塘鱧(lǐ)
身條比較長,但全身鱗片排列不整齊,魚身為黑褐色,腹面的顏色比較淡。
8、河豚魚
又被稱為:''氣泡魚''、''吹肚魚''、體圓棱形,體背側灰褐色,并散布有白色的小斑點,有些斑點呈條狀或蟲紋狀。
河豚魚
9、鯔(zī)魚
鯔魚
又叫烏支、烏尖,冬至前的鯔魚,魚體最為豐滿,腹背皆腴,特別肥美,常被作為***酒樓的海鮮佳肴。
10、玉禿
海鰻
汕尾人稱它為:龍舌,也有人稱為“皇帝魚”,魚刺甚少,肉味鮮美,大概是長得像龍的舌頭,又是名貴經濟魚類,所以得這樣得稱呼吧。
11、鱸魚
鱸魚(海鱸魚)
又稱為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七星鱸,最常見得鱸魚有海鱸魚,松江鱸魚,大口黑鱸,
松江鱸魚
大口黑鱸
12、海鰻
海鰻
海鰻身長,圓筒形,尾部是扁的,牙齒發達銳利,口也比較大,肉厚、質細、味美、含脂量高,可供鮮食、制咸干品或罐頭,與其他魚肉做成魚腸或者是魚丸,非常有彈。
13、剝皮魚
剝皮魚
潮汕很多人稱它為馬面魚,或是“迪仔”,資源豐富,無毒,營養價值高,不比其他魚的營養差,只是外層得表皮看起來不太美觀,所以不太人們得喜歡,但確是一種價比較高的魚,需要剝皮之后才可以食用。
14、秋刀魚
秋刀魚
秋刀魚體型修長如刀,且更多的是生產在秋天,大概是這樣才被叫秋刀魚,這種魚比較常見,吃法也很多,香煎、鹽烤、紅燒等等。
15、比目魚
又成為大的魚,身形是扁平的,形狀為圓形,成魚身體左右不對稱的,眼睛就長在眼睛的左側和右側,口稍突出。汕尾人稱這種魚為鐵脯,常會把這種做成干,再用鐵脯干磨成粉,放入其他食材中,也是相當的美味。
比目魚
比目魚干
16、三文魚
三文魚
經常被當作赤身吃,魚肉質緊密鮮美,肉色為粉紅色并具有彈,蛋白質含量也比較高。
17、多寶魚
多寶魚
多寶魚一般的吃法是整條清蒸,屬于很傳統的粵菜式吃法。
18、石斑魚
石斑魚
之所以被稱為:海雞肉,是因為它的肉質比較細嫩而且潔白,與它的外表完全不復,而且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所以一般價格也略高些,也有中國四大名魚之一之美稱。
19、針魚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利嘴,堅硬且長,可達3寸。
20、梭魚
23、金目鯛
21、黑頭魚
扁花鰹
又被稱為:豬嘴魚,牙齒比較小,而且鰓耙比較長,也比較多。
22、馬鮫
29、扁花鰹
23、金目鯛
也稱為“紅目鰱魚”,這種魚的識別度高些,全身為紅色,眼珠子較大,肉質柔嫩且刺少,做成魚湯或者香煎都是極致的,做成魚湯,湯汁都是鮮甜的。
24、多春魚
個頭比較小,且腹部有很多魚籽,肉質特別嫩滑,魚籽的營養成分也是很高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礦物質鹽、蛋白質等,一口壓下去,齒間爆裂著細細的魚籽。
25、金槍魚
全身光滑,背部是藍青色,身上有深藍色不規則斜紋=,腹部銀白色。
金槍魚分類還有:黃鰭金槍魚、大眼金槍魚、長鰭金槍魚、藍鰭金槍魚、鰹魚。
黃鰭金槍魚
大眼金槍魚
26、珍鲹
鰹魚
26、珍鲹
珍鲹
也叫巨鲹、浪人鲹、牛公鲹、白面弄魚,主要是在夜間覓食,喜好甲殼類的食物。
27、軍曹魚
軍曹魚
也叫:海鱺、海竺魚、海甘草,喜歡吃肉,肉質姣好,做生魚片的佳品。
28、巴鰹
巴鰹
是食用魚,也是游釣魚。
29、扁花鰹
扁花鰹
全身光滑,背部是藍青色,身上有深藍色不規則斜紋=,腹部銀白色。
30、劍魚
也叫劍旗魚,箭魚,情比較兇猛,但捕食能力很強,它嘴上的長吻是主要的捕食武器,像是一柄鋒利的寶劍一樣,也因此而得名。
31、米魚
魚身的顏色比較暗,背鰭鰭棘上顏色較深。
32、赤魟
赤魟
尾巴上有一個硬棘,這上面是有一個毒腺的,一旦被蟄到后會引起劇烈腫痛。
33、黃尾鰤
尾部為黃色,喜歡吃肉類。
34、褐毛鲿
褐毛鲿也是一種鱸魚,肉質鮮美,魚鰾也是很珍貴,可做珍貴的中藥材,可降血壓、補元氣及滋補養顏。
35、鱈魚
鱈魚
體色多樣,從淡綠或淡灰到褐色或淡黑,也可為暗淡紅色到鮮紅色;頭、背及體側為灰褐色,并具不規則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色。
36、巴沙魚
巴沙魚
37、苦堤魚
苦堤魚
38、煙仔
煙仔
又稱雙鰭舵鰹,體呈紡錘形,橫斷面近圓形。
39、羅非
羅非魚是雜食,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也有咸淡水之分。
40、黑魚
黑魚
又稱蛇頭魚、黑魚、烏魚、烏棒、蛇頭,生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自己的幼崽都可能不放過。
41、紅友魚
紅友魚
42、桂花魚
桂花魚
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
43、沙尖魚
沙尖魚
沙尖魚是海魚,肉質鮮美,喜歡在暖水里把身體轉進沙子里,露出頭來,愛吃青蟲和蝦,香煎特別香嫩。
44、鯰魚
又叫鲇魚,分種也比較多,常見有鯰魚(土鯰)大口鯰魚、胡子鯰(塘鲺)革胡子鯰(埃及胡子鯰),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嘴巴較寬,嘴上有4根胡須,上長下短。
45、海鯰魚
海鯰魚
蝦虎魚頭大、口裂大、齒細密。眼小,眼間隔寬平。體形亞圓柱形,前部粗大,尾部略扁平。
46、月亮魚
月亮魚
魚身發亮,魚鰭魚尾多為紅色。
47、翻車魚
體型外觀呈橢圓扁平狀,像個大碟子。身型偏短而兩側肥厚,頭小、嘴小,尾鰭也退化無尾柄,很短;沒有腹鰭,但背鰭與臀鰭發達,且相對較高。
48、鱘魚
鱘魚
又稱中華鱘、鰉魚、苦臘子、鳣,是脊椎動物,屬肉食魚類。
49、鯽魚
鯽魚
50、鬼頭刀
鬼頭刀
顏色鮮艷,體延長側扁,前部高大,向后漸變細。頭大,背部很窄,成魚頭背幾呈方形,額部有一骨質隆起,隨成長而越明顯,尤以雄魚為甚。
以上就是我們日常比較常見的食用魚,魚的品種和種類的分類還有很多很多,今天介紹的僅僅只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50種魚,收藏起來,以后別再說你叫不出魚的學名啦,忘記了還可以翻閱哦~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
助,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