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鴻最近新婚,宴請了賓客,當天下午喝的頭昏腦漲,到了晚上洞房花燭的時候,小鴻看到老婆穿著婚紗,站在浴室門口,跟他說:“水放好了,你去洗澡吧?!?/p>
小鴻就這么看著自己的老婆,忽然覺得這個場面非常的熟悉,好像在哪兒見過,好像眼前的老婆和畫面,一次次地在上輩子預演過。那一瞬間,小鴻覺得自己一定是遇到了今生摯愛,他們一定是在再續前緣,又或者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當中,他和她先行一步結婚了,而記憶落到了他的腦海里。
那一刻,小鴻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新郎。
第二天,小鴻把這件事跟自己最好的哥們兒說了,哥們兒說:“你這是喝醉酒出現幻覺了吧,這個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平行時空,有什么上輩子?!?/p>
但是小鴻想不通,竟然沒有平行時空,沒有上輩子,他為什么對新婚當晚的那個畫面如此記憶猶新呢?
一、“好像從前發生過”,這種似曾相識被稱為海馬效應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明明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卻有說不出來的熟悉感,好像之前來過好多次一般,但是確實就是沒來過這個地方。
這種現象是一種認知判斷,之所以會產生熟悉感是潛意識里所幻想過,所以想不起來什么時候經歷過這件事,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海馬效應。
海馬效應又被稱之為幻覺記憶、既視感,法國生理學家艾米麗·波拉克,在1867年發表的書籍《精神科學的未來》中第一次定義。
我們大腦內有一塊區域形狀很像海馬,所以命名為海馬體。海馬體是我們腦內邊緣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記憶儲存、轉換以及定向等。海馬體就是我們大腦內和記憶運作息息相關的組成部分,隨著幻覺記憶被研究者發現,就自然而然的被稱之為海馬效應了。
海馬效應主要包括2個層面:
1.記憶喚醒
一個記憶在短時間內被反復提及,大腦就會在海馬體內儲存在一些特定關鍵詞,一句話、一種氣味或是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在之后的時間里經歷這種關鍵詞時,海馬體內的記憶就會被喚醒,開啟“自動”回憶模式,會讓你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卻想不起來具體的來龍去脈。換句話說,此刻發生的事情,讓你想起了從前發生的一件事,但是因為想不起來,所以你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2.夢境重疊
《夢的解析》中提出“夢境是無意識欲望和兒時欲望的滿足?!蔽覀円簧袝洑v無數個夢境,夢里面出現的場景有很多和潛意識之間有關,一些想象力比較豐富的人群所構想的夢境也會場景更多一些。
在夢醒來之后會想不起來夢里夢了什么,但是夢中的一些畫面會留在潛意識中,等到經歷這些場景時,就會觸發海馬體內的記憶,讓人產生熟悉感。
二、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容易發生海馬效應海馬效應所產生的大腦機制非常復雜,但是它也有“高發人群”,研究發現想象力越豐富的人群,出現海馬效應的幾率也會越高。
想象力豐富的人群思維比較活躍,體內的內分泌、情緒等波動會比常人要更大一些,在這種情況記憶也會更加活躍,所以產生海馬效應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
三、3個詭異的心理學,你經歷過幾個?不僅是海馬效應,還有3個被稱為詭異的心理學,你經歷過幾個?
·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效應的故事來源于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1962年曼德拉由于政治斗爭入獄,在1990年重獲自由并于1994年出任南非總統。
但是在2010年,美國超自然現象研究者非安娜·布梅稱,她清楚的記得曼德拉在80年代已經死于獄中。為了證實自己的記憶沒有出錯,布梅調查了好多人,這些人的說法都和布梅一致,甚至還有人說當時有報紙報道,電視上也有播放曼德拉的葬禮。
但是在80年代已經死去的人,顯然是不可能在90年代當上總統,很大可能是因為這些人集體出現了記憶偏差,后來將這種現象命名為曼德拉效應。
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出現曼德拉效應,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愛我中華的第一句歌詞是什么?
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但是其實這首歌的正確歌詞是五十六個星座,并不是五十六個民族。我們的回憶其實是非?!安豢孔V的”,在做出回憶時,會自動進行一定的“合理化”處理,將一些零散的記憶變得連續。相比較于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個民族顯然更合乎邏輯,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都將歌詞記成了五十六個民族。
·墨菲定律
墨菲定論其實更偏向于是一種數學效應,在1949年墨菲對朋友說“如果一件事會造成最壞的結果,那讓你做一定是最壞的那個。”結果還真的應驗了...
這個現象其實在現在就是“非酋效應”,如果中獎的概率有99%,那么我一定是那沒有中獎的1%,這世間只要能想到的壞事就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空鳥籠效應
心理學家詹姆斯在1907年做了個實驗,他給自己的朋友買了個精制的空鳥籠,在送給朋友鳥籠后的不久朋友就買了一只鳥放進籠中。
這個現象是人類非常難擺脫的“邏輯學心理”,當你擁有籠子的時候,你的潛意識里就認定籠子里必須住著一只鳥。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非常多奇奇怪怪的心理學,這些詭異心理學的產生很多時候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但是卻真真切切的存在,有時候會讓人感覺脊背發涼...
參考資料:
[1]《前世今生?午夜夢回?還是所謂的平行空間?海馬效應幫你解釋一切》.人行解析員.2020.2.14
[2]《什么人海馬效應比較多》.時間.2018.9.7
[3]《漫畫:細思極恐,什么是“曼德拉效應”?》.程序員小灰.2021.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