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活動人多事多禮儀多時間緊,較為煩亂,又有一定的***性,所以,一般城鄉喪事活動,喪事主家需要延請或雇請主管喪事的總理人員,即主喪管理人或喪事總管,相當于主家喪事活動的總經理。
喪禮規范文本《朱子家禮--喪禮》篇中有:“立護喪。以子弟知禮能干者為之。凡喪事皆稟之。”把立喪事總管作為喪禮的特定程序,而且是喪事前期的重要事項。喪事總管要知禮能干,并且要求喪事事項都要向總管匯報。
民間喪事活動,一般將這個喪事總管稱為“大支”或“大知”。到底用哪個字,我們討論一下,提出意見,供大家參酌。
知是智的本字。知是通曉明白的意思,甲骨文里就有。后來通曉明白的義項單獨造一個“智”代替“知”。古漢語中,知有主持、執掌的意思,如“知府”“知縣”“知州”“知事”等。但在現代漢語中,知主要是知識、知道、了解的意思。
支的本義是手持半竹,金文篆書中有。古漢語中,支有支撐、維持、處理、應付的意思。現在漢語中,支有支派、支持、支使、支配等意思。
作為特定名詞,“大知”應該是大智慧之人,即通曉各種禮儀典章的智者明慧之人,用知的古義。一般人難以辨識,也不常用,加上“知”與“智”相通,也容易產生歧義。所以,按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我們建議用“大支”不用“大知”。
大支是喪事活動運作的核心。大支應當熟悉喪事活動的各種程序、具體內容和基本要求,有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并善于協調溝通。社會生活中,家族、鄉里、單位等一般都有這樣特定人物,主家務必應當在事先選好定好。大支也可以配副手,規模較大的喪事活動也可以多配副手,組成支事領導班子指揮領導喪事活動,再大的或特別大的,還可以組織治喪委員會。
大支有經營性質的,只要給錢,用起來方便簡單。但城鄉喪事活動,一般約請區域內或家庭圈子、生活圈子里面的有關人員支理喪事,主家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和延請,并按當地習俗規定給以報酬、報償或答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