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浙江仙居楊府村來了一名西裝革履的男人。
他小心翼翼的敲開了戴杏芳的家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淚流滿面的喊著“姐姐”。
之后,他拿出一張一百萬的支票交給了戴杏芳。
說道:“當年你給我買了張車票,二十年了,我一直在找你”。
愣在原地的戴杏芳這才想起了當年的事情......
2
1993年的一天午后,身為會計的戴杏芳從村支部下班回家。
那個時候正值冬末春初,浙江正在遭遇“倒春寒”的襲擾,陣陣寒風吹在她的身上。
戴杏芳裹緊了身上的棉衣,踏上了那條熟悉的鄉間小路。
雖然早已立春,但由于天氣原因五六點鐘就有了些許暮色,周圍的樹木光禿禿的肆意張揚著。
這樣的寒春沒有誰愿意在外逗留,整條街上很難看到村民們的身影。
然而走著走著,細心的戴杏芳就察覺出了異樣。
她感覺身后有幾個人一直窮追不舍地跟著,心里難免開始慌亂起來。
仙居府村的路都是崎嶇不平的小路,但也四通八達,戴杏芬不停地安慰自己,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情況,作為土身土長的本地人也能跑得掉。
路過一座石房的轉角處時,她用余光瞟了一眼,發現是三個身高不高的青少年。
隨著暮色加劇,她加快了腳步,急急忙忙地回到了家中。
戴杏芳站在家門口試圖讓怦怦亂跳的心緩和下來,她回頭一看,那三個小伙子就站在面前。
“你們是誰?跟著***什么?”戴杏芳的怒斥嚇住了他們。
三個人面面相覷,他們的臉上沒有一點血色,腳下的棉鞋早已破爛不堪。
他們穿的也很單薄,棉服破開了口子,褲子長的拖在了地上。
一位蓬頭垢面的小伙子羞怯怯說道:“姐姐,我們都是四川人,本來想去浙江打工,但路上錢包被偷了”。
“我叫何榮鋒,是四川董河鄉麻園村的,我們想從這里走到黃巖去打工,可是已經好幾天沒吃飯了,只想討口飯吃,不是什么壞人”。
戴杏芳看著這三人,心中還是有所防備,雖然他們看起來有些不堪,眼神倒是清澈明亮。
“你們進來吧”。她實在不忍心看下去,給他們一口飯吃倒也不是什么難事。
熱情善良的戴杏芳特意多做了幾道菜,香味勾的三人直流口水。
他們頭也不抬地狼吞虎咽起來,一番風卷殘云之后,只剩下精光的盤子。
戴杏芳還找出了凍瘡膏,為他們打了一盆熱水:“天氣涼,你們洗洗之后抹上”。
何榮鋒忍不住地哽咽起來,這是他們許久未感受過的溫暖,如果不是遇見戴杏芳,或許他已經忘了家常飯的味道。
此時已經夜幕降臨,坐在灶爐前也頗感涼意,想著三個小伙子衣著單薄,戴杏芳決定留他們在家里過夜。
家人得知后勸道:“咱們不知道他們的底細,這不安全”!
“我知道,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壞人,都是些初來乍到的孩子罷了”。
戴杏芳想到自己在外工作時的經歷,早已放下了那份戒備。
但她從沒想到的是,在何榮鋒身上發生的故事,遠比想象中的更為艱難。
3
何榮鋒向戴杏芳講起,自己的父親是一名“殺豬屠夫”,村里的人養了豬就送到父親這里來,他負責拉去縣城殺豬賣肉,再把錢分發給各家各戶。
可誰知道,今年冬天父親在回來的路上遇見小偷,賣豬的錢全被偷了去。
村里的人本就不富裕,大家都等著這筆錢養活一家老小,發生這種事有幾人能接受?
得知此事的村民暴怒而起,拿著鐮刀和棍子就沖到了何榮鋒家里。
有一天,何榮鋒剛剛放學回來就看見屋子里站滿了人,母親頭破血流捂著臉躺在地上。
他剛掄起拳頭就被人拿著刀架在了脖子上:“你父親在哪?快說,不說把你們都打死”!
還沒等他狡辯,就被一個強壯的男人狠狠地推在了墻上,隨著一陣頭痛他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等醒過來的時候,父親已經翻墻回家了,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給妻兒道歉,不停地捶打著自己。
還沒等一家人說幾句話,聽到動靜的村民又揭竿而起,何榮鋒掩護著父親讓他跑進了林子里,他和母親則被失去理智的村民一陣毆打。
這樣的情節每天都像電影一樣重復著,她和母親也習慣了新傷覆蓋舊傷的疼痛。
等他受夠了備受折磨的生活后,決定不再坐以待斃。
他將家里的殺豬刀磨得锃光瓦亮別在腰間,如果有債主靠近,他就舉起刀來把他們嚇跑。
母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生怕兒子鬧出人命,多次勸他去外地避難。
何榮鋒對戴杏芳說:“我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把父親欠的賬還上,這樣他們也能在村里直起腰板來”。
在離開家鄉的路上,他遇見了兩個小伙伴,三人一起同行決定去浙江投奔一位溫嶺的熟人。
沒曾想在火車上錢包被偷了,他們只好從杭州站下車。
由于身上沒有錢,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徒步走向溫嶺。
這個寒冬格外的冷,寒風從每個毛孔處灌進了心窩里。
三個人走到哪里就睡在哪里,冷了就抱在一起取暖,運氣好就能撿到報紙蓋在身上。
餓了的時候,他們吃過垃圾桶里的餿飯,啃過樹苗的枝干。
直到他們在浙江仙居府村遇見戴杏芳......
說著說著,三人開始哭出聲來,何榮鋒跪在戴杏芳面前直呼:“姐姐”。
這么多年來,他受過無盡的委屈和毆打,沒有一次肯低下頭來,這一次他卻彎下了膝蓋.....
3
四人聊完家常后,戴杏芳給他們鋪好被褥,讓他們睡了個難得的安慰覺。
天剛蒙蒙亮時,三人向戴杏芳辭別,準備繼續趕路。
戴杏芳為他們準備了滿滿一袋子饅頭,隨著他們去往了火車站。
她在售票口買了三張火車票,當時一張火車票是7元,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三張。
隨著一陣汽笛聲響起,火車抵達了站臺,戴杏芳又塞給他們每人10元的零花錢。
當時她每月的工資只有90塊錢,卻對這三個少年毫不吝嗇。
何榮鋒攥著那張車票和十元錢下定決心:日后必定報答戴杏芳姐姐。
三人一合計,記下了戴杏芳的***號碼,約定以后誰要是發達了就回來報恩。
戴杏芳滿臉欣慰地說道:“這些不重要,你們去那邊好好照顧自己,有事就寫信給我”。
看著呼嘯而過的火車,她的眼里也浸滿了淚水。
她不知道的是,這張小小的火車票真的在20年后換來了一位少年的報恩。
4
來到溫嶺的三個人并沒有在熟人的幫助下找到工作,一番商議后,他們打算去四川人多的沈陽謀生。
然而,求生之路處處充滿艱險和陰暗,他們接連被四川老板欺騙,兩個月下去干了不少力氣活一分錢也沒拿到。
最終在寧關的一個家具城里落了腳,也算是安穩下來。
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何榮鋒發現拿到的薪水越來越少,他忍不住去問老板,這才得知背后的原因。
原來,以前四川人在沈陽建立起各種生意之后,開始蒸蒸日上、如履薄冰,四川人的口碑也隨著突飛猛漲。
但是近幾年四川人中開始出現了一批小混混,他們專門欺騙老百姓,可謂無惡不作,四川人的口碑便開始走下坡路。
一些長久的合作伙伴也對四川人避而遠之,導致家具店生意下滑,員工的工資也就成了問題。
聽老板說完后的那晚,何榮鋒躺在大通鋪上輾轉難眠。
現在的薪水連養活自己都費勁,又該怎么去幫家里還債呢?
這時,他突然想到戴杏芳“姐姐”說的一句話:“有好口碑,才能賺錢”。
一瞬間,一個念頭油然而生,他想帶著形影不離的兩個伙伴一起整頓這些混混,讓四川人在沈陽的名聲重新發揚光大。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認可,但他的生活也因此不平靜起來。
之后,何榮鋒開始清退寧關附近的四川小混混。
他年輕氣盛,干什么都首當其沖,接二連三地清退了不少道德敗壞的四川老鄉。
這些被清退的人自然對何榮鋒心存恨意,他們埋伏在何榮鋒回宿舍的路上,只要看見他就開始拳打腳踢,何榮鋒卻從未畏懼。
終于有一次,何榮鋒實在扛不住了,被這些人打暈過去,在醫院躺了三天。
讓他欣慰的是,等他醒來后很多四川老鄉都來看望他,并且表示愿意同他一起做清退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那些劣跡斑斑的小混混一哄而散,四川人的口碑也逐漸恢復原狀。
家具城的生意也好了起來,工人們的薪資更是與日俱增。
后來,老板推薦何榮鋒為“四川老鄉聯系人”,負責給各個公司介紹四川工人。
一向認真負責的何榮鋒名氣越來越大,很快便賺了個盆滿缽滿。
他將這些錢寄回家里,了結了父母多年來的厚債。
十年過去后,何榮鋒從一名摸爬滾打的工人成為了承包人,最終靠著良好的“口碑”坐上了沈陽最大家具廠的寶座。
這些年他始終把戴杏芳的話記在心間,也始終想著最初的承諾:報恩。
5
走向成功之后,何榮鋒給戴杏芳寫了很多信,但由于當時通信不便他始終沒收到回信,戴杏芳的***也打不通,這讓他十分苦悶,生怕“姐姐”出事。
每次遇見浙江人,他都會打聽戴杏芳的消息,這一尋便是十年。
后來他遇見一名浙江仙居的生意人,他把和“姐姐”戴杏芬的故事告訴了對方。
沒過多久,他就接到了一通***,對方找到了戴杏芬。
何榮鋒瞬間淚流滿面,買了張飛機票就來到了楊府村。
時隔二十年,兩人終于相聚了。
何榮鋒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一百萬支票遞給戴杏芳,以表達報恩之情。
但戴杏芳卻笑著拒絕了:“只要你過得好就行,我不求你的回報”。
對于何榮鋒來說,戴杏芳的話就是影響他一生的金玉良言。
那張7元錢的車票,便是他通往成功之路的門票。
戴杏芳帶給他的恩情無法用一百萬去衡量,更不能用金錢去替代。
有些人遇見了,便是此生最大的榮幸。
對于他們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