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古琴,總是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問題。其實問題本身并不可怕,但是最大的問題往往卻是無法發現。下面,小編就將初學者常見問題給大家一一羅列,大家也好參照著去修正,爭取在琴藝上取得長足的進步。
1
琴的擺放
1.琴位的安置
古琴是多弦樂器,體長,面廣,非如三弦琵琶,能抱置懷中演奏,必須置放桌案之上,才能按彈自如。因此置放的***就有一定的式樣。
琴首在右,琴尾在左,護軫與軫置入案頭開孔之內,雁足置案面之上,這是用特制琴案置放的方式。如無特制琴案,用普通幾案的時候,則護軫與軫都要垂懸案側,與案身之間留三四指寬的空間,便于轉軫。琴身宜靠案邊,不置案中,近人身體,便于下指。琴頸和雁足處可墊上琴墊,使其平穩,按彈著力時,就不致琴身滑動。
易錯細節:
1、琴的擺放方位錯誤,琴頭琴尾放反
2、琴放在桌子中間
3、琴軫放在桌子上
2.坐位的姿式
坐位宜較常用,椅凳稍高,琴案則宜比常用的幾桌稍低,椅按照案位置的角度,以入坐后身胸離案約半尺為標準,心對準5徽。若偏于右,則左手按至十徽下,尤其至徽外時,勢有不及。如偏于左,則按至二三徽時,勢又拗強。所以心對五徽間坐,為最適中,左按右彈,皆極方便。
易錯細節:
1、手肘抬得太高,手容易酸
2、椅子太高或太矮
3、身體距離古琴太近或太遠
4、身體中心線對著古琴中心
5、坐著的時候蹺二郎腿
按彈的宜忌:
1、精神要寧靜,身體要端正,不可浮躁歪斜;
2、思想要純潔,情意要專注,不可雜亂散漫;
3、呼吸要勻調,視聽要集中,不可粗暴放縱;
4、手指動作要簡靜,不可繁亂,用指又須甲肉相兼,甲多則聲音焦燥,肉多則聲音渾濁,兼而用之,其聲自然清潤激切;
5、兩手用力都不要不覺,不可努張過度,輕要不浮,重要不麄;
6、大指按弦,不可以食指扒捏住作圈,幫貼用力,不可張開虎口;
7、名指按弦,要末節凸出,不可凹下,凹下稱為折指按不能堅,又不可以中指壓于其上幫貼用力。
8、食指彈弦,大指離可抵送,但不可捏緊,致不活動;
9、左右手指取勢,要文雅美觀,左手各指不可粘連伏于弦上,右手各指不可握拳靠在岳邊。小指雖禁而不用,但要伸直,不可屈曲;
10、形態雖要嚴肅,不可極度緊張,怒目張口,動作雖要活潑,不可流于油滑,取媚打花。
注意:彈琴時,左手不留指甲,右手視情況留1至2毫米指甲,切忌雙手都留指甲或者都不留,且指甲不宜太長,這樣容易碰到琴面。
2
右手八法
古琴右手的基本指法有八個:抹、挑、勾、剔、打、摘、托、擘,又稱為右手八法。這是古琴指法中最基礎的部分。
木:即是“抹”字的減字體式。食指向身彈入曰“抹”。用抹的***,食指屈曲根節,伸直中、末二節,指頭著弦,中鋒平正彈入,不可斜掃,又不可太重,太重則出音濁,而且容易使弦撲面,也須不輕不重,甲肉各半才能取得潔健的音響。
易錯細節:
1、抹的時候,手指關節勾起來
2、中指、名指、小指手指勾起來
3、手掌心繃得太緊,掌心不虛
4、抹完僵住手肘不退
(正確彈奏手勢——抹)
乚:即是“挑”字的減字體式。食指向徽彈出曰“挑”。挑法,食指屈曲根中兩節,用大指尖微抵食指頭,挑時大指伸直并微運腕力,將食指向前推送,以伸縮靈活為妙。
易錯細節:
1、入弦位置不對,往正上方挑,沒有斜45°入弦
2、觸弦入指太深
3、中指、名指、小指手指勾起來
4、中指不搭弦,或者搭弦的時候太用力,中指的關節勾起來了
5、手腕勾起很高
(正確彈奏手勢——挑)
ㄅ:即是“勾”字的減字體式。中指身彈入曰“勾”。勾法,中指屈曲根、中二節,堅直末節,用指頭抵弦,甲尖勾入,古譜所謂重抵輕出,就是說宜重下指而輕出弦,才得中和無偏重偏輕的弊病,所以也要純用正鋒,不可斜掃,又不可使甲尖打著琴面。
易錯細節:
1、彈奏時五指收攏
2、彈奏時用純甲純肉
3、用中指指關節彎曲的方式勾住弦
(正確彈奏手勢——勾)
:即是“剔”字的減字體式。中指向徽彈出曰“剔”。剔法,中指微出中、末二節,甲背著弦,下指不可太深,太深就會滯礙;不可太剛,太剛就會粗暴。指必須懸空落弦,才能得靈動之感;又須正鋒彈出,得聲才清和渾厚。
易錯細節:
1、靠著弦發力,沒有凌空
2、剔出后容易彈出兩個音
3、入指太深,剔的時候手指卡到弦里
(正確彈奏手勢——剔)
丁:即是“打”字的減字體式。名指向身彈入曰“打”。打法,名指微屈根節,堅直中末二節,指頭著弦,由根節運動與“勾”微有不同,多用在一、二弦,因弦們距身較遠,用名指取其便利。
易錯細節:
1、名指用不上力,發不出音
2、名指動的時候小指跟著動
3、手掌心繃得太緊,掌心不虛
4、彈的時候用力不正,手傾斜
(正確彈奏手勢——打)
即是“摘”字的減字體式。名指向徽彈出曰“摘”。摘法,名指屈曲中節,堅直末節,用甲背向外出弦,運動也在根節,須要伶俐。名指的末節最難堅支,必須要練得推搖不動為妙。
易錯細節:
1、名指用不上力,發不出音
2、入指太深,摘的時候手指卡到弦里
(正確彈奏手勢——摘)
乇:即是“托”字的減字體式。大指向徽彈出曰“托”。用托的***,也是將大指倒豎,中、末節伸直,指頭靠弦而出,不輕不重,得甲肉各半的音。托法多用在六、七弦。
易錯細節:
1、手肘抬太高,手腕翻出來
2、中指太用力,把弦往內扣
(正確彈奏手勢——托)
尸:即是“擘”字的減字體式。大指向身彈入曰“擘”。用擘的***,要捋大指倒豎,微屈末節,甲尖著弦而入,純取甲音,宜稍微用腕力,又不要有用力的形態。
易錯細節:
1、入指太深,手會卡到弦里
2、入指太淺,彈不到
(正確彈奏手勢——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