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比較干燥,很多朋友都給發消息問我,說自己老上火是怎么回事,比如說:長痘,口腔潰瘍,牙疼,嘴角長泡,吃飯都吃不好,而有的人呢,上火之后,眼睛發紅,身心煩熱,手腳心發熱,出汗,一直口渴的厲害,失眠等等。
每個人的表現都不一樣,雖說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挺折磨人的,讓人心煩。
今天呢,就給大家講講上火是怎么回事,碰到上火,該怎么調理?
中醫認為,火分虛火和實火。
實火指的是,由外部***導致的上火,比如說吃多了辣椒,溫燥的食物,受氣了,心情不好,還有就是看到美女帥哥,有火了等等,本來好好的,心平氣和的,結果因為外部的東西一***,火起來了,勢頭比較猛,但是去的也比較快,這就叫實火。
虛火和實火相反,實火多是外部***引起的,來得猛,去的快,而虛火呢,多是身體內部原因引起的,自己不行了,最常見的就是陰不制陽,內火亢盛。
先給大家講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上火原因。
先說大家比較熟知的肝火,肝火,多是由外界的***引起的,比如說,有件錯事不是你做的,但是周圍的人都認為是你做的,被冤枉了,心中情緒苦悶,感到不爽,肝氣紊亂,氣郁化火,上火了,這就是肝火。
被冤枉,就是外來***,你的肝火,蹭的就起來了,特別快。
肝火的癥狀表現為:面紅目赤,肋脅灼痛,嘴干口苦,頭疼,急躁,特別容易發脾氣。
調理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清瀉肝火,最常用的就是柴胡疏肝散的加減。
對照我上面所說的,可以得知這是實火,下面來說說虛火。
肝陰虛了,肝血不足,為虛火,肝陽過亢,肝開竅于目,肝陽亢盛就會導致頭暈耳鳴,雙眼干澀,視力減退,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這個時候就要滋肝養血柔肝。最常用的就是,杞菊地黃丸的加減。
這個是肝,下面說胃火
胃火呢,就是因為吃東西的問題,喜歡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喜歡大魚大肉。
這種火一般會表現為:特別容易渴,喜歡喝冷飲,特別容易餓,有口臭,牙齦疼痛,大便干燥。
最常用的就是白虎湯的加減,同時也要注意飲食,少吃溫燥、肥膩的食物,多吃點蔬菜和水果,從根源上滅火。
食物干燥,喜歡肥膩,這是外部***,是實火,那么虛火呢?
胃陰不足了,外在表現就是,口干舌燥的,但是呢,不想喝水,喝水不多,感覺到很餓,但是吃飯的時候,吃不了多少,反而覺得肚子很脹,大便干燥,出現干嘔、打嗝等癥狀,一看舌頭,很紅,水分很少,還有裂紋,舌苔很少。
這個時候要滋陰生津,可以用北沙參、麥冬、生地、蘆根、玉竹水煎服。
而且日常飲食也要注意,多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蒸煮的食物。
接下來說心,心開竅于舌,心火旺,舌頭就容易長泡,口腔容易上火,同樣的心火也分實火和虛火。
但是,這個實火大部分都是由肝火所導致的,正如上面所說,自己辦好事被冤枉了,情緒暴躁,心情郁悶,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影響到心了,心火比較旺。
外在表現就是舌尖很紅,舌頭出現潰瘍,起泡泡,嚴重者,口舌生瘡,心煩睡不著覺,小便發黃,還有余瀝等。
這個時候需要清心降火,最常用的就是瀉心湯的加減。
虛火呢,是由于心陰不足,也就是心血不足引起的,血不養心導致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容易受驚,低熱,盜汗、五心煩熱等虛熱癥狀。
這種火就要滋陰養血,補心安神,最常用的就是天王補心丹的加減。
還有就是肺,肺火也分虛實,實火多是因為氣候導致的,比如說氣候太過干燥,燥邪入侵,導致肺火旺盛,肺開竅于鼻,肺火過旺會影響到鼻子和喉嚨,會出現咳嗽或者咳喘,痰黃粘稠,口燥咽干等癥狀。
這種實火應該清熱宣肺,最常用的就是桑菊飲的加減,如果癥狀比較重的話,可以用清金化痰湯的加減。
虛火呢,則是由肺陰不足所導致的,會出現一直干咳,但痰特別少,或者是痰少粘稠,不容易咳出來,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盜汗、聲音嘶啞等癥狀。
這個虛火要養陰清肺,最常用的方子就是沙參麥冬湯加減。
最后一個,腎火,大家都知道腎無實證,所以腎只有虛火。
腎陰消耗太多,不足了,無法制約陽分,陰虛生內熱,導致人體出現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想必對陰虛火旺的癥狀比較熟悉。
腎陰虧虛,腰府失養,會出現腰膝酸軟、腳后跟疼,腎陰不足,無法上濟肝陰,水不涵木,肝陽上亢,所以會出現煩躁易怒、雙眼干澀,五心煩熱;
腎精匱乏,虛火升騰,宗筋沒有腎精的支撐,能起但卻無法持續;陰虛而內火升騰,迫使精華外泄,所以時間短促。
這個時候應該滋陰降火,最常用的就是六味地黃湯的加減,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可以用知柏地黃湯的加減。
這就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上火,遇火先分虛實,但是還有虛實錯雜的火,最常見的就是肝膽濕熱。
肝膽濕熱多是由于濕熱入侵,或者是嗜酒、飲食過于肥膩、辛辣,濕邪內生,郁而化火導致的,或者是脾虛,運化失調,濕濁內生,蘊而化熱,阻遏肝膽所導致的等等,多種多樣。
外在表現為,脅肋部位脹痛,有灼燒感,腹脹,食欲不振,口苦惡心,小便短赤發黃,大便不爽,馬桶沖不干凈,舌頭紅,苔黃厚而膩等癥狀。
這種情況,要清利肝膽濕熱,最常用的是龍膽瀉肝湯。
以上就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幾種上火,最后再囑咐各位兩句,在用藥前,一定要先辨證,搞清楚你是哪種火,不要著急忙慌的亂用藥。
切記,用藥前一定要先辨證!#我來科普##中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