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
先祝各位魚友節日快樂!
團圓,賞月,吃月餅,是每年的保留節目了。
今天魚叔再來推薦一個更***的——
刷恐怖片。
2021,堪稱「恐怖片大年」。
前有溫子仁的新作《致命感應》。
國內外同步上線,影迷狂歡。
后有泰韓合拍片《靈媒》。
憑借嚇人程度出圈,登上熱搜第一。
《靈媒》
這兩部新片,魚叔不久前剛聊過。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未上映的話題之作。
今天魚叔就來盤點盤點,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十部恐怖片。
根據風格和主題,分成氛圍、視覺、腦洞三大組。
先來看氛圍組。
這可能是最嚇人的一組。
因為它們都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偽紀錄片」手法,代入感拉滿。
沒有特別暴力血腥的鏡頭,重在營造陰間氣氛。
故事情節都不復雜。
簡言之:一群找死的人碰上了「真鬼」。
NO.1《咒》
導演:柯孟融
主演:蔡亙晏/高英軒/林敬倫/阿Q
制片國家/地區:中國臺灣
未上映
中式鬼片,最為硬核。
單是海報就已經讓人不寒而栗。
導演柯孟融,華語鬼片屆的黑馬。
2004年的《鬼印》轟動全網,打破了臺灣拍不好恐怖題材的詛咒。
今年的《咒》預告片一上線,就被評為「十年來的華語最佳」。
《咒》講述了一對小情侶帶領的攝制組,擅闖邪教禁地。
隨后的走向,大家應該已經猜到了——
她們惹怒了邪靈,接二連三死于非命。
情節不算新穎,但形式很有看頭。
集齊了最經典的中式恐怖元素。
風水,道教,民俗。
驚慌失措的女人,鬼氣森森的冤童。
以及無數限制級畫面,讓密恐患者當場自閉(此處應無圖)。
更可怕的是,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而導演采用的拍攝手法,又進一步增加了觀眾的代入感。
尤其是最后一幕的處理,膽小者慎看。
差點沖破屏幕的鬼臉,看過的人很難保持鎮定。
雖然還是jumpscare那一套,但真的百試百靈。
幾十年前,華語市場神作頻出。
可惜如今,中式鬼片沒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年能拿得出手的,一個《僵尸》,一個《中邪》。
除了內地有諸多限制,港片也在不斷式微。
現在只能指望寶島,守住最后的排面。
NO.2《靈媒》
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
主演:納瑞拉·庫爾蒙科爾佩特/薩尼·烏托瑪
制片國家/地區:泰國
豆瓣評分:7.0
泰國是絕對的「鬼片大戶」。
雖然***經費不高,但對于音效和剪輯的運用已爐火純青。
泰國人多信奉佛教,故事里講求一個因果報應。
《靈媒》又是一部充滿宗教元素的片子。
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制片人羅泓軫。
都是亞洲懸疑恐怖片的領軍人物。
兩人攜手,將陰郁詭譎的氛圍推向極致。
雖然此片口碑嚴重兩極化。
豆瓣評分也一夜之間從7.6驟降到7.0。
一部分人認為氛圍夠驚悚,后勁十足。
另一部分則覺得風格太割裂,讓人難以入戲。
但如果你膽子夠大,這部新片還是值得一看的。
魚叔的測評在這里
NO.3《深宅》
導演:亞歷山大·布斯蒂羅/朱利安·莫利
主演:詹姆斯·賈格爾/卡蜜爾·羅
制片國家/地區:法國
豆瓣評分:未開分
主角是一對網紅夫妻。
為了找新選題,他們居然瞄準了一個水下鬼屋。
還買了一堆***的潛水裝備,一頭扎進湖底。
堪稱UP主屆的勞模了。
與其他歐美恐怖片相比,這部算是「小清新」。
沒用血漿四射的老套路。
水下鬼屋的設定新穎別致,還有不小的技術突破。
幽閉、昏暗的環境,讓人感受到百分之一萬的窒息感。
如果說人類在地上鬼屋的求生率是50%。
那在這里,就等著完犢子吧。
雖然有人詬病鬼屋太小,能見度太低。
但還是能感受到導演的誠意。
努力塑造了一種妖異、陰郁、蒼涼的氛圍。
而且這種嘗試十分成功。
有幾個片段,頗有《盜墓筆記》中張家古樓的感覺。
如果說氛圍組主打心理恐怖。
那么視覺組就追求感官***。
簡單粗暴,干就完事了。
各種***畫面,沖擊力無與倫比。
提前勸退心理承受力弱的人。
NO.4《鈦》
導演:朱利亞·迪庫諾
主演:阿加莎·羅塞勒/文森特·林頓/加朗斯·馬里利埃
制片國家/地區:法國/比利時
豆瓣評分:7.7
導演朱利亞·迪庫諾,真乃「天降紫微星」。
五年前講「食人少女」的《生吃》,入圍戛納。
今年的《鈦》,直接拿下了金棕櫚。
可以說是恐怖片在戛納的高光時刻。
此前,波蘭斯基、林奇、祖拉斯基等大師的恐怖片都曾入圍,但未能摘金。
《鈦》究竟有什么魅力?
評論里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奇觀」「想象力」。
這是一部把視聽做到極致的影像實驗。
導演塑造了一個極其生猛、性感又詭異的女主角。
坦蕩地展示,帶有壓迫感的***美。
在放火燒家后,她徹底異化。
在隱藏好一切傳統意義上的女性特征后開始大殺四方。
導演想要表達,女性也可以萬分生猛、正視欲望。
為了營造出最震撼、炫酷的視覺效果。
她對演員進行了長期的培訓。
正式開拍后,力圖結合燈光,拍攝角度。
用超現實的***來詮釋心中的酷兒主義。
并且對個體情感、身體支配、性別政治、道德底線等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入解構。
年度十佳預定。
NO.5《哭悲》
導演:賈宥廷
主演:朱軒洋/雷嘉納/王自強/邱彥翔
制片國家/地區:中國臺灣
豆瓣評分:6.9
又一部臺灣恐怖片。這次是百看不厭的喪尸題材。
一種新型病毒蔓延全球。
它并不致命,但卻能徹底激發人性陰暗面。
感染者在變異前會痛哭流涕。
但之后,臉上就會掛著一絲詭異的微笑。
接著會去做一系列最極端、最變態的事,完全突破作為人的底線。
電影展現出一幅人間地獄的景象:
早餐店老板被幾十年的老顧客撕咬致死;
一直相處融洽,性格友善的鄰居,在大街上亂吼亂砍;
科學家不惜拿孩子做實驗,卻不知自己已經成了病毒的傀儡……
故事背景緊貼時事,對現實頗多影射。
饒是以上如此血腥的預告片段,都只能算開胃小菜。
正片里有太多驚世駭俗的虐殺橋段,令人想起《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
這種尺度的片子,必定能掀起Cult片愛好者的***。
NO.6《月光光心慌慌:殺戮》
導演:大衛·戈登·格林
主演:朱迪·格雷爾/杰米·李·柯蒂斯/安東尼·邁克爾·豪爾
制片國家/地區:英國/美國
豆瓣評分:未開分
《月光光心慌慌》,歐美恐怖片大IP。
導演將自己早年在精神病院的工作經歷融入其中。
創造了「狂殺片祖師爺」,面具男邁克爾。
這個經典恐怖形象,從70年代火到了現在。
邁克爾的保姆是一名邪教成員。
從小就給他洗腦,讓他殺掉血親完成獻祭儀式。
于是他在6歲時,冷靜地捅死了17歲的親姐姐。
因年齡太小,被強制扭送精神病院。
15年后成功出逃。
再次將親妹妹當作追殺目標。
這一追就是整整43年。
愣是把貓鼠游戲,熬成了強強對決。
老年散步殺手X暴走老奶奶,看點十足。
自第一部后,邁克爾就變得越來越邪乎。
不僅刀槍不入,還永生不死。
戴上面具就相當于割裂開人性,成為純粹的惡。
他的沉默不語也是因為對獵物無話可說。
但這次他卻被迫摘掉面具,接受命運的終極審判。
值得一提的是。
導演當初還為電影創作了主題曲。
現已成為短視頻的常用BGM。
HalloweenTheme
Blanket-HalloweenTheme
NO.7《致命感應》
導演:溫子仁
主演:安娜貝拉·沃麗絲/麥蒂·哈森/吳宇衛
制片國家/地區:美國/中國大陸
豆瓣評分:6.9
溫子仁大導的新作終于引進了。
設定就很吸引人:
女主角腦補受到意外撞擊后,能夠看到各種虐殺幻象。
而第二天,相同的場景就會在現實中上演。
虐殺場面,幾乎貫穿電影始終。
溫子仁回歸他最擅長的暴力美學,水準依然在線。
可惜引進版刪減4分鐘,對這一內核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魚叔在前幾天的文章里深入聊了聊這個問題。
壓軸登場的是腦洞組。
這一組主打超自然恐怖,融合了很多奇幻元素。
強調高概念、強設定。
心理承受力較低的影迷也可放心觀看。
NO.8《Soho區驚魂夜》
導演:埃德加·賴特
主演:托馬辛·麥肯齊/安雅·泰勒-喬伊/馬特·史密斯
制片國家/地區:英國
豆瓣評分:未開分
魚叔太期待這一部了!
最大的原因當然是英國鬼才導演——埃德加·賴特。
代表作是《熱血警探》《僵尸肖恩》《世界盡頭》三部曲。
尤其擅長各種天馬行空的橋段,腦洞大開的剪輯手法。
這次回歸他自己最鐘愛的恐怖類型,當然是大招全開。
短短2分多鐘的預告,已經留下太多想象空間。
電影的設定非常有意思。
追星女孩夢回20世紀60年代,在Soho區見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偶像。
但令她詫異的是,她們仿佛交換了人生。
女孩經歷了偶像所經歷的高光時刻。
也嗅到了危險信號,似乎預示著偶像即將被謀殺。
她回到現代,試圖找到拯救偶像的辦法。
與此同時,也揭開了60年代倫敦上流社會的黑暗秘密。
賴特這回算是把「穿越」玩出了新意。
評論區已經有人開始逐幀解讀,腦洞大開。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偶像由安雅·泰勒-喬伊出演。
這張極具邪魅的臉,也為恐怖片注入了靈魂。
NO.9《鹿角》
導演:斯科特·庫珀
主演:凱麗·拉塞爾/杰西·普萊蒙/格雷厄姆·格林
制片國家/地區:美國/墨西哥/加拿大
豆瓣評分:未上映
一般作品里的鹿都是善靈形象,這次卻玩起了反差。
怪物原型是美洲神話里的溫迪戈。
它是因人類同類相食而產生的怪物。
永遠充滿饑餓感,象征貪婪。
電影跟隨女教師的視角,發現班上有一個沉默寡言的男孩。
某天他畫了一個故事,里面是三匹狼,大中小。
大狼、小狼喜歡跑到城里吃人。
中狼為了救人,就封鎖房門,獨自捕獵動物給它們充饑。
女教師想起男孩是單親,家里有父親和弟弟。
便由這幅畫推測,他可能長期遭受虐待。
于是,她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去家訪。
沒想到在房間里發現了兩具尸體。
當晚小鎮里就出現兩個長著鹿角的怪物,手撕了6人。
預告片已經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鹿角怪物究竟從何而來?又和小男孩有什么關聯?
讓我們拭目以待。
NO.10《夜間小屋》
導演:大衛·布魯克納
主演:麗貝卡·豪爾/薩拉·古德伯格/沃迪·科蒂斯·霍爾
制片國家/地區:美國/英國
豆瓣評分:7.2
低成本恐怖片。
不求特效,主要看腦洞和音效。
故事開始于一處湖邊小屋。
女主的老公某天突然抽風,在劃船時開槍自殺。
但他從未表現出絲毫抑郁的傾向。
女主還來不及悲傷,家里就頻繁出現靈異事件。
起初是莫名其妙的敲門聲,很沉重的腳步聲。
之后這種情況更加嚴重,有鬼錘墻,甚至產生了真實傷害。
接著她又在老公的遺物中發現了小屋的設計圖紙。
以及全身插滿針的泥塑娃娃。
用途估計類似古代的扎小人,通過詛咒,來實現對某個人的報復。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登上了老公自殺的那條船。
并且在湖對岸,發現了一間鏡像小屋。
而在小屋里,赫然是另一個自己。
似乎丈夫的自殺背后,還有更大的陰謀.....
從近幾年的恐怖片來看。
亞洲越來越傾向于,從民俗中挖掘恐怖素材。
而西方也逐漸放棄了一味追求暴力場面的拍攝風格。
將很大精力投入到超自然設定,和氛圍塑造上。
觀眾已經對簡單粗暴的血漿和怪物,審美疲勞了。
導演們開始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恐怖元素。
歸根究底,看恐怖片,實在是痛并快樂著。
越令人害怕的情節,越能***大腦釋放多巴胺。
所以即使看完后,觀眾的心會狂跳不止。
但大腦記住的,只是愉悅的感覺,還想再來一次。
疫情時代,經濟下行,氣氛沉重。
這樣的狀態下,恐怖片不只是***獵奇。
更讓我們有了釋放壓力的出口。
「恐怖片大年」,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