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播種和苗期的管理,是保證種苗健康的重要前提,苗期管理不當,會造成幼苗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也會影響我們后期蔬菜種植的整個產量和品質。那么,我們來講解一下蔬菜育苗的播種與苗期管理問題。
辣椒苗
播種技術
將準備好的基質混合均勻裝入穴盤,表面用木板刮平,然后將裝好基質的7-10個穴盤疊放在一起,用雙手摁住最上面的育苗盤向下壓,使下面的穴盤基質表面壓出深約0.5厘米的凹穴。雙株定植品種每穴播種兩粒,將來長出2株幼苗;采用單株定植的,每穴播種1粒。播種后,在表面覆蓋基質,可以是混合基質,也可以是單一的蛭石。基質要提前噴濕,覆蓋后不再澆水,防止透氣性不良。如果基質比較干燥,可以用噴霧器噴水。
穴盤播種
苗期管理
播種后覆蓋地膜,減少水分蒸發。出苗后及時除去覆蓋物,防止幼苗徒長。
出苗后立即揭開覆蓋薄膜
1、溫度管理
低溫季節播種育苗完成后,應注意加強保溫、增溫和保濕管理。如覆蓋地膜、扣小拱棚、溫室加熱等,使氣溫、地溫保持在最適宜溫度范圍。
瓜類蔬菜幼苗要求的溫度相對較高,從播種后到出苗,白天適宜溫度為25-30℃,夜間最低溫度15-18℃以上,低溫18-20℃,此期間主要是促進迅速出苗,苗齊苗壯。管理上是以保溫、增溫為原則,一般不進行通風。一般3-5天即可出苗。土壤溫度是影響出苗的主要因素,土溫過低易出現爛籽等現象。幼苗剛出土到子葉平展期溫度要稍微降低,當幼苗出齊后及時進行降溫、降濕,白天要維持在25℃左右,夜間15℃左右,為此要揭開穴盤上薄膜,如果溫室內溫度低,拱棚上依然要覆蓋,如果氣溫高,拱棚上的薄膜也要揭開。子葉平展后管理以促進真葉生長和花芽分化、培育壯苗為目標。第1片真葉展開后,可適當降低夜間溫度1-2℃,形成較大的晝夜溫差,促進幼苗粗壯和雌花分化,防止出現徒長。溫度的調控主要是通過控制放風時間和放風量的大小、保溫材料的揭蓋時間等來調節。如果是利用溫室大棚進行育苗的,要在定植前10天左右進行煉苗。
低溫覆蓋小拱棚保溫
茄果類幼苗管理溫度要低一點,出苗期間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6-28℃,夜間20℃左右。大部分出苗以后,降低苗床溫度,白天22-25℃,夜間13-15℃,地溫白天20-23℃、夜間18-20℃。子葉平展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5-20℃,地溫15-20℃,此條件下幼苗生長良好,植株健壯,抗病力強。為使幼苗健壯,并在定植后適宜低溫環境,在定植前10天進行煉苗。
健康的辣椒壯苗
2、光照管理
幼苗光照條件除與氣候有關外,還與保護地不透明覆蓋材料揭蓋有關,這些不僅影響光照,還影響地內溫度。出苗后盡可能使苗床多見光,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壯苗。管理上還要經常清潔薄膜,以增加透光量。
徒長西瓜苗
3、肥水管理
冬季或早春育苗,前期過多或過大地澆水易使苗床低溫下降,不利于幼苗生長。所以在播種前底水一定要澆足,以滿足出苗和幼苗前期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育苗中后期隨溫度升高,水分蒸發加大,可以選擇在溫度較高的晴天上午用噴壺噴灑。不要對穴盤附近土壤進行漫灌,以免降低低溫和硬氣徒長。為促進幼苗正常生長,可根據幼苗生長狀況和基質的肥力進行葉面施肥。葉面肥主要用0.2%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氫鉀或其他營養型葉面肥。葉面肥一般在下午3點后進行。
噴霧補充肥水
總之,在苗期管理過程中,要嚴格管理育苗室的溫濕度,做到細心管理,不要因某一環節出現忽視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育苗的目的就是培育健康的壯苗,只有健康的壯苗才能對后面的整個種植起到促進作用。下期我們講解育苗期間出現的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