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0000年
豚鼠的名字很多,豚鼠、天竺鼠、荷蘭豬,似乎它是種巨型老鼠。可惜真不是,它和另一種寵物“鼠”——倉鼠都不同(生物分類里不同科)。在小動物里,豚鼠其實-更-像-兔-子,最形象的稱呼就來自民間——老鼠兔。
既然和兔子有很多共同點,照顧豚鼠,當然可以借鑒照顧兔子的***,尤其是在4個方面。
1、飲食方面:天天吃草像兔子一樣,豚鼠的牙齒也在“終身制”生長,從門齒到兩旁的臼齒,一輩子長個不停;臉頰兩側沒有頰囊;胃腸道類似于兔子的構造——這就注定了豚鼠也要像兔子一樣,基本上也是個“食草動物”。因此,它的食譜也像兔子:大量的干草為為主食+少量的豚鼠糧+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由此也可見豚鼠和倉鼠的不同,倉鼠只有門牙會不斷生長,所以它可以吃高比例的五谷雜糧。)
2、性情方面:避免驚嚇豚鼠的性情非常溫和,所以絕大部分都像兔子一樣,敏感膽小、容易緊張叫喚。不過,根據一些寵物醫生的經驗,豚鼠對于環境緊迫的承受力要比兔子強。
當然了,養豚鼠,還是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驚嚇或緊張。比如說巨大的聲響、特別明亮的環境等,都會讓豚鼠緊張,從而引起一些消化系統的問題。
3、常見病方面:檢查牙齒根據一些寵物醫生的經驗,最常碰到的豚鼠健康問題也和兔子很像,那就是牙齒的問題。
尤其是豚鼠的臼齒是兩側都往舌頭端傾斜,一旦牙齒過長,就會影響它們的吞咽,從而導致大量的口水外流。如果你家的豚鼠寶寶突然口水流個不停,那是該馬上找寵物醫生去檢查了。
一般發生這樣的問題,原因在于投喂的干草量不足,導致牙齒的生長速度>磨損速度,解決的***是需要手術處理。
所以,為了豚鼠的牙齒健康,主人最好是每半年就帶它去檢查下牙齒。而日常飲食呢,也是像兔子那樣,提供足夠的干草、干草、干草。
4、生育方面:注重節育兔子是很能生的動物,頻繁生育會讓雌兔患上生殖系統問題。所以只是喂養寵物兔、而不是***養殖戶的主人,都會考慮節育問題,不讓兔媽媽生太多寶寶。
豚鼠也一樣,必須直面節育的問題,盡管原因和兔子不太一樣——不僅為了保護豚鼠媽媽,還要保護豚鼠爸爸。
這是因為,一般在8個月齡前,雌性豚鼠骨盆腔末端未完整鈣化,這樣的骨盆徑比較寬松,容易生產。而8個月后,鈣化的骨盆腔則不利于生產。如果懷孕容易導致難產。這一點,有點兒像人類的“高齡產婦”(打個比方)。
再加上豚鼠寶寶和人類嬰兒不同,它們一出生就長了毛發和牙齒,(簡直像人類里的哪吒),所以體型與其他小動物的寶寶比,是相對大的。因此,雌性豚鼠真的不適合做“高齡產婦”。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想讓自己養的雌性豚鼠當媽媽,最好是讓它們在5-6個月的年齡就懷孕生寶寶,這個“年齡段”的豚鼠生寶寶是最容易“順產”的。
一旦過了8個月,還是考慮讓它們“避孕”和節育吧,如果能做節育手術就更好了。
還有就是雄性豚鼠,如果沒有像貓咪和狗狗那樣做結扎手術,當年老的時候,將可能因為“雄激素”過量而導致***周圍“肌無力”,發生便便囤積的狀況,想想可真夠倒霉的。
有一點10000年要提醒下,那就是能幫助豚鼠做節育手術的寵物醫生并不多,所以想帶它們做節育前,一定要先咨詢好醫生。在沒有找到靠譜的醫生之前,年齡超過8個月的豚鼠“夫妻”可以先幫它們分居。年老的豚鼠尤其是豚鼠“爺爺”,多注意下它們的個體衛生。
10000年總結關注豚鼠的人應該知道,其實現在野生的豚鼠已經滅絕了,滅絕的原因,是不是跟它們的生育“難題”有關系呢?好在作為寵物,它們還可以靠人工養育在世界各地活下去,給它們需要的照顧,是最好的愛吧。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