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陸軍第57工兵團奉駐印占拉達克地區第14軍司令部的命令,在拉達克首府列城修建了一所豪華的“陽光招待所”,用來招待印度陸軍總部和國防部的高級官員。
從外觀上看“陽光招待所”確實是窗明幾凈,大面積的雙層玻璃可以透進明媚的陽光,不但有利于提高室內溫度,也能讓來訪視察的高官們心情愉悅。
當然室內也頗為豪華,明亮的大塊地磚和高檔的沙發、座椅,甚至還有綠色植物,陽臺上也有靠背椅,陽光明媚的時候坐在陽臺上可以遠望周圍的群山…的確是高標準,相當于瑞士的山區度假別墅,第14軍的將領們修建這么豪華的招待所用意也很明顯,溜須國防部和總部的高官有利于軍階的晉升,拍馬當然是捷徑。
中印因為邊境問題,從去年5月中旬驟然緊張,印軍嚴重挑釁導致了6月的“加勒萬河谷事件”,在受到迎頭痛擊之后印軍并沒有放棄挑釁行為,而是大量向印占拉達克地區增兵,到去年8月份部署在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和邊境警察人數高達20萬人,直接與我軍對峙的第一線部隊也有3萬人,但印度***和軍方高層清楚知道與我軍的實力巨大的差距,雖然說張牙舞爪但懾于我軍的強大戰斗力,印軍始終在虛張聲勢沒敢越雷池一步。
隨后的幾個月,特別是到了10月下旬之后印度自己嘗到了苦頭,中印北段邊境氣溫開始驟降,由于每月預備冬裝加之印度生產能力有限,最前線3萬部隊的御寒物資都沒法滿足,又報道稱剛剛進入到11月份未等大雪封山印軍部隊就有大批士兵凍傷,列城的第14軍的住院者已經人滿為患了!迫于巨大的后勤壓力,印度與我軍在今年春節之前達成協議雙方一線部隊脫離接觸…印軍才得以喘息。
但進入到今年5月份中印邊境封山期過后,印度在邊境一帶大搞基本建設,修通了多條通往班公湖和加勒萬附近的瀝青公路,進入到9月份開始大量囤積越冬物資,上面圖片當中就是11月17日印度國防部發布的在15號印度空軍和陸軍舉行的“大力神行動”,旨在向高原地區運送戰備物資,據稱C17、伊爾76…等運輸機一個波次可從昌迪加爾向列城空運463噸的戰備物資,耗資6小時。
11月4日拍攝到的印軍駐中印邊境所謂“新式保暖營房”里面的情景,中間有煤油爐,有基本照明,但一張床都沒有晚上睡覺要打地鋪,與前面豪華的“陽光招待所”相比簡陋不堪,據說就是這樣的“保暖帳篷”也不是所有一線部隊都配發了的。
印軍所謂“陽光招待所”也就我軍第三代陽光營房的標準,問題是我軍普通戰士作訓時的住宿標準和印度高級將領一樣,可見兩國在后勤保障方面有著巨大的差距。
我軍方艙營房是集:供暖型住宿、生活保障、健身娛樂、衛浴…等設施一應俱全的高標準營房,能抵御零下–50℃的嚴寒,同時我軍給戰士們配發了高科技材料制成的極地型被服,有優良的保暖性能。
零上20℃已經很我國東北冬季集中供暖的標準一樣了,溫暖的住宿條件可有效避免凍傷和嚴重的高原病,在高原高寒環境因為保暖不好導致感冒是非常可怕的,很容易患上肺水腫和腦水腫兩大高原疾病,救治不及時死亡率非常高,所以給一線官兵提供性能先進的保暖式營房非常有必要。
至于說我軍官兵的飲食情況更是印軍沒法比擬的,這幾天我軍戰士在海拔5000多米高原上烤全羊和吃火鍋的照片引起了軍迷們的熱議,要知道1962年反擊戰之前,通往邊境的道路幾乎沒有,甚至從喀什往前線運送一袋米面都是很困難的事情,駐守在這里的前輩們常年累月的吃罐頭和干菜,據說有的新戰士居然吃到了比自己年齡都大的罐頭。
真是今非昔比,這都是我們經過幾十年經濟發展帶來的邊防部隊物資條件的極大改善。
吃火鍋就要菜品多,要想將這些蔬菜、肉、飲料…運往最前線所付出的代價是很高昂的,但為了這些保家衛國的英雄們吃的好,有力氣打仗,付出什么樣的代價都可以忽略不計。
能在高原洗上熱水澡,這在任何國家的后勤保障體系當中都是很少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后勤保障能力強大的美軍也未必。
什么是國力強大的體現?上面這些我軍駐高原部隊的日常生活照片就是強大的體現!
相信印度軍隊高層透過我國媒體是能看到這些的,但是他們寧可花錢給高官們建奢華是招待所,也不肯擠出一點錢給印軍士兵改善生活,因為他們是奴隸制軍隊,將士兵們視為“會說話的牲口”,在國力差距極大的情況下仍然將低種姓士兵驅趕到苦寒之地與我軍對峙,無非就是給自己加官進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