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甜菊種植基地。資料圖
長城網訊(通訊員李衛國王天舟記者王林紅)近日,河北省曲周縣及周邊縣2020年度甜菊葉種植收購工作圓滿結束。據了解,以曲周為中心的甜菊種植產業,逐步帶動周邊5個縣100多個自然村、3500余個種植戶,惠及人員達2萬余名。甜菊種植面積由上年的6000多畝,增至本年度的1萬3千畝左右,甜菊葉產量接近4千噸,平均單產約300公斤。
這組靚麗數字的背后,浸透著晨光甜菊糖人的心血和廣大種植戶辛勤的汗水。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龍頭企業,晨光生物自2013年開始,在曲周當地發展甜葉菊種植,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經營合作模式,實施保護價收購政策,有效保護了農戶的利益。
晨光生物為種植戶提供免費跟蹤服務,實行“保姆式管理”。王天舟供圖
為規范市場運作,持續穩定種植局面,晨光生物積極配合當地***調整種植結構,多次召開各方參與的定苗、定價會議,維護各方利益,為甜菊葉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要多為種植戶、合作伙伴考慮,只琢磨自身利益是不會長遠的。”晨光生物甜菊糖事業部經理侯麗娟表示,從種苗品種、合作社供應商,甚至每一筐種苗他們都要精挑細選。
為了節省資金,晨綠合作社經理張更喜打破常規,主動下延購苗鏈條,直接同育苗農戶合作,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種苗質量,累計節省種苗款70萬元。
“我們將這部分錢全部補貼給種植戶,而且以每公斤提高0.5元的價格收購種苗。”張更喜表示。
晨光生物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種植戶的甜菊。王天舟供圖
為幫助種植戶提高甜菊的產量和品質,晨光生物加大了對種植戶甜菊種植的技術指導。為種植戶提供免費跟蹤服務,實行“保姆式管理”,確保惠民、便民措施落到實處。
晨光生物利用中國農大曲周試驗站技術平臺,全年開展“路燈種植培訓”80余次,田間課堂120余場,還多次進行大型集中授課;利用網絡定期發布甜菊種植要點,推薦農藥、化肥、品牌劑量,積極開展種植戶互動,讓“土”專家、帶頭人用現身說法去教育帶動種植戶。邀請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寧晉雷沃農業機械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施藥、農業機械技術,全年有5000余人參加了不同形式的培訓,有1500個家庭從中受益。
同時,2020年晨光生物還利用“路網、河帶”退耕還林項目和樹小、林疏甜葉菊喜陰特性,積極推進林下種植甜菊葉,實現林菊套種1000余畝,增收200余萬元,農民戲稱這種組合為“致富錢滿袋、誰種誰發財”。
來源:長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