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雙旦,很多商家開始促銷,而燕窩就是很多女性朋友的心儀之物。
那么燕窩是什么呢?就是燕子的窩,不過不是我們經常在屋檐下面看到的那種泥做的。
燕窩是凝固燕子的唾液。燕窩又分為白燕、毛燕和血燕三種。
這種燕子也不是我們常見的家燕或是沙燕,而是棲息在東南亞地區的金絲燕。
金絲燕(學名:Collocalia;caveswiftlets)屬于鳥綱、今鳥亞綱、雨燕目、雨燕科、金絲燕屬,是一種個頭不大的攀禽。長得和鷹隼之類的猛禽更為相像,不過個頭要小很多。它們的身長只有10厘米,翼展大約20厘米,體重只有二十克。
而燕窩,就是它們在繁殖季節用唾液筑成的巢,這種巢一般呈碗狀,半透明。
由于在筑巢的時候,受到環境和食物的影響,金絲燕的唾液分泌量會有變化。在天氣越濕潤,食物越多的時候,金絲燕營養就越充足,就能分泌更多高質量的唾液。這樣的燕窩顏色白皙,質地純凈。可以稱為白燕或者官燕。
而在干旱和食物缺乏的時候,金絲燕的唾液分泌量就會變少,燕窩里的雜質會變多,夾雜著很多絨毛,這就是所謂的毛燕。
而所謂的血燕,并不是金絲燕嘔心瀝血的結果,而是因為它們筑巢的地點在含鐵礦石的巖壁上。這樣的燕窩沾染了鐵礦石的紅色,就好像血的顏色。有些無良的商人為了模擬這種顏色,還會把普通的燕窩和燕子的糞便放在一起熏煮,讓本來沒有顏色的燕窩變成了棕紅色。
而只要不是用糞便加工過的燕窩,營養價值都不會有什么區別,所以不用花大價錢去買血燕。歸根結底,燕窩就是干燥的燕子口水。
金絲燕種類大致有15種,會制造"燕窩"的種有:褐腰金絲燕、灰腰金絲燕、爪哇金絲燕、方尾金絲燕、短嘴金絲燕、白腰金絲燕、小白腰金絲燕、白喉針尾金絲燕、白腹金絲燕、小白腹金絲燕、戈式金絲燕等。我國主要分布的品種是短腳金絲燕,主要分布地區在海南的大洲島。
成年金絲燕每年會有三次產卵,每年4月、8月、12月是金絲燕的產卵高峰期。每次產卵前約30天開始筑巢,這個巢就是我們見到的燕窩。金絲燕爸爸媽媽會一起努力,用一個月的時間把巢筑好。
金絲燕媽媽每次會產兩枚卵,卵的大小和蕓豆差不多。孵化需要二十天,小金絲燕出殼后鳥爸鳥媽會一起哺育,大約一個半月以后小金絲燕就可以離巢獨自生活了。金絲燕夫婦在子女單飛后也不會再使用舊巢,從筑巢到小金絲燕飛離,整個繁殖周期需要90天。
所以把燕窩在繁育后取走并不會讓金絲燕可歸。
但是人類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很多采燕人等不到小燕離巢就開始暴力拆遷,這就讓金絲燕的數量直線下降。在很多金絲燕的主要棲息地,比如印尼和馬來西亞,這些小鳥的種群規模降到了上世紀的1/10。
所以近些年,為增加燕窩產量,減少在崖壁上、洞穴里采收燕窩的難度與危險性,東南亞國家開發出一種人工干預條件下的燕窩生產新模式,“人工燕屋”逐步興起。
這是一種模仿金絲燕生活環境建造的“巨型鳥舍”。燕屋上有很多小孔,便于空氣循環,盡管熱帶地區白天溫度上升很快,但燕屋內仍保持涼爽。屋外有露天水箱方便鳥兒沐浴和飲用。旁邊還有喇叭循環播放金絲燕的叫聲,吸引更多的“房客”入住。
清晨和傍晚時刻,金絲燕在覓食后返回,在燕屋入口周圍互相推擠,就像坐地鐵的乘客一樣。鳥兒嘰嘰喳喳,和廣播里的鳥叫混在一起,場面一度十分混亂。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提高金絲燕的數量,但是擁擠的環境可能會提高這些鳥兒們患病的風險。同時過多的金絲燕聚集也可能會導致這些小鳥的應激反應,導致不必要的傷亡。所以這種方式的合理性還有待商榷。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環境下,滲入燕窩中的礦物質,數量和種類根本無法控制、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出口到中國的燕窩都曾被查出含有過量重金屬。此外,天然燕窩中含有鳥羽、鳥糞以及其他雜質,去除雜質的過程很繁瑣,有些商家會用漂白劑進行漂白清理。吃這種燕窩,不僅不保健,反而會給健康帶來威脅。
小結:燕窩好吃,但實際上,它并沒有什么營養。補充蛋白質,還是吃雞蛋更見效。
謝謝您的觀賞。
作者:王斌;沈猷慧;廖慶義;馬建章刊名:生物多樣性
短嘴金絲燕的回聲定位機制與其歸巢行為的探究
作者:***;陳發軍;黃時杰;宗浩刊名:四川動物
馬來西亞的金絲燕及"燕屋"技術研究綜述
作者:李怡峰;張振飛;李燕芳;肖漢祥;劉光華;古麗容;張揚刊名:林業與環境科學
短嘴金絲燕繁殖生物學特征與保護對策
作者:王斌;沈猷慧;廖慶義;馬建章刊名: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