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小晚時拾史事
《女史箴圖》西晉顧愷之
作者|糖小晚
本文系時拾史事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搬運
顧愷之吃甘蔗,與別個很是不同。
《晉書》里說他,“愷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即是說他每回吃甘蔗,都從尾稍處起,人家覺得奇怪,問他為什么,顧愷之回答說,此乃漸入佳境,從尾到頭,越吃越甜的緣故。
這便是成語“漸入佳境”的由來。
我小時候初讀此篇典故,并不曉得哪處是甘蔗的頭,哪處又是它的尾巴,便上上下下各個試過一回,到底沒吃出什么差別來——卻不曉得是因為我味覺失衡,并非美食家的緣故,亦或者東晉時的甘蔗尚未進化到處處皆甜,亦或者顧愷之作為一個藝術家,擁有一顆對世間萬物之美溫柔相待的心,因此能體察細處,嘗出首尾不同的微妙差異?
無論是什么緣由,顧愷之這個人,很有點意思。
他是東晉人,字長康,小字虎頭,因此又有“顧虎頭”之稱。我極喜歡他這個小字,念來便有一股憨氣,同顧愷之的性情很是合襯。
他曾經(jīng)做過東晉權(quán)臣桓溫的幕僚,擔任參軍一職,跟隨桓溫很多年,因此感情很深。后來桓溫去世,顧愷之去上墳,賦詩說:“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山崩地裂,海水枯竭,魚鳥再也沒有可以棲息依憑的地方了。
這首吊唁詩若換了別人,其實無甚出奇,比它驚動的句子,古往今來有的是,只是放在桓溫與顧愷之身上,便有些別樣意味。
作為朝中炙手可熱,軍權(quán)在握的權(quán)臣,桓溫深為東晉朝廷忌憚;而他本人的確也不掩稱帝之心,去世之前,不顧病重,屢屢上表催促朝廷為他加九錫,打算行那篡位之事,被王坦之(一說王彪之)與謝安一拖再拖,終于不了了之。
這樣一個人,在他死后,顧愷之明目張膽地去上墳不說,還敢寫下“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這樣的詩文,即便朝廷氛圍再是寬松,再是有這樣那樣的顧忌,我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他大概也就是這樣擰的人,喜歡就是真喜歡,人家再不愛的,他也喜歡;討厭呢也是真討厭,天下人都說好,他也要一臉厭棄地對著干。
譬如對桓溫的政敵謝安,便就是后來他位高權(quán)重,聲名響亮,顧愷之于他也是不屑。謝安有鼻炎,因此說話總帶著鼻音。這本是個人隱疾,當時士人偏要將這說成是“洛下書生詠”,以為風雅,紛紛學習。學得不像的,說話時還要特意捏著鼻子,人為制造如此音色重濁的雅聲。
我是后來人讀史,大抵不太懂得那時的“風雅”,究竟為何物。只是讀到這一段時,總?cè)滩蛔∫胂螽斎涨樾危總冊疽鈶B(tài)端方,舉止得當,說話時卻驟然捏住鼻子,無論清談,或者政事——不覺莞爾。
好在顧愷之乃是我千年前的知己,對此也是不屑一顧。有人好事,偏要請顧愷之學謝安的洛下書生詠,顧愷之直言:“為什么要學作老婢聲!”
老婢字面上的意思,乃是年老女仆,可意思再深,就是蔑視人的罵人話了。
喜桓溫,厭謝安,也不管世人風評如何,我心中自有論斷。人說魏晉南北朝,名士特立獨行,蔑視禮法,然而實際上,從眾者不知幾多,不過都將“標新立異”作為一種風潮,看似個性突出罷了。心懷赤子之心,我行我素如顧愷之者,仍然少有。
只是人和人之間的愛憎,都不是沒有因由,顧愷之與桓溫要好,自然也有緣故。
顧愷之博學而有才氣,當時的人稱他是“三絕”:才絕,畫絕,癡絕。前兩個自不必說,癡絕,乃是嘲笑他為人遲鈍訥訥,又十分驕矜自大。
人有小才,尚且自得,何況顧愷之乃是流芳千載的高才,驕傲自是情理之中,只是這樣遲鈍的性格,難免為人所輕。好在桓溫為他解圍,說:“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顧愷之呢,癡自然是癡,但聰明也是真聰明——這大約是對他最貼心知己的評價了。
人生難遇一懂得,顧愷之于桓溫的愛憎,再好不過。
但這樣極端的性情,喜歡起別人來,也是很可怖的。
顧愷之曾經(jīng)喜歡過一位鄰家女,搭訕數(shù)次,求之不得,最后輾轉(zhuǎn)反側(cè),竟想了一個出奇陰損的法子。他畫功了得,便在墻上畫了那位女孩子的模樣,將棘針扎在畫像心口處,那女孩子就得了心口痛的病,十分難受。顧愷之又去找她,終于說動了那女孩子,愿意同他在一起。顧愷之得償所愿,偷偷將墻上的針拔了,那女孩子的病,也就好了。
這事半真半假,我也半信半疑。古往今來,厭勝之術不計其數(shù),誰也不曉得有多靈驗,然而依照顧愷之的性子,我信他做得出這樣的事。
但卻也舍不得說他不好。畢竟是憨憨的顧虎頭哪!好騙得很。
他做散騎常侍時,有一回同謝瞻在一起在月下長詠。兩人坐的遠,顧愷之每吟詠一次,謝瞻便遠遠兒地贊他一回。顧愷之越發(fā)精神起來,也不管入夜頗深,人要睡覺了。后來謝瞻實在扛不住,偷偷叫人替了自己,繼續(xù)稱贊顧愷之——反正隔得遠,看不見!顧愷之果然看不見,還以為對面坐的是謝瞻,興致勃勃地念了個通宵。
后來再為殷仲堪參軍,顧愷之也很受器重。有一回放假回家,殷仲堪借他布帆。布帆就是布颿,帆船的意思。行至半路,到了有個叫“破冢”的地方,突然狂風驟起,損壞了不少物件。顧愷之興致勃勃地同殷仲堪寫信:
此地被喚為破冢,卻不料果然有物破冢而出!然而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
大風暴還惦記著匯報布帆平安,殷仲堪收到信,大約會哭笑不得地很覺安慰了!
因顧愷之一說,布帆無恙竟變作了四字成語,表示旅途平安。李白在《秋下荊門》里還用過這個典:“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這個顧愷之!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時拾史事。想看輕松有趣的歷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時拾史事讀者群號30428330,歡迎喜歡歷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投稿請發(fā)historytalking@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