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本就小眾的鞋圈,現階段大家可能連以親自掏腰包購買的方式接觸國產鞋款,好似都是一種“破舊立新”的姿態。
我們不得不承認絕大多數球鞋愛好者,甚至是廣大買鞋穿的消費者,所接受的運動品牌基本都是固定的。
當然,鞋圈中也不乏有對球鞋熱愛有佳,不趨于“主流”喜歡挖掘小眾鞋款的獨特玩家。
可能無論休閑、潮流鞋款或是實戰鞋款他們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鞋款背后的品牌加持,更不會是他們在準備下單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那么,今天我們就拋去絕對的品牌因素,簡單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有曝光于NBA舞臺的小眾籃球鞋(品牌):
BRANDBLACK
第一個介紹的便是在初中時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黑牌”(brandblack)。
相信絕大多數球鞋玩家對于黑牌都是陌生的,不如說非球鞋愛好者的老球迷可能對于黑牌還要稍有印象些。
畢竟,黑牌是曾由
賈馬爾.克勞福德主力代言的品牌...
我的青春屬于空接之城,除去保羅、格里芬、小喬丹之間的連線暴力扣籃,克六每次在進攻端的華麗表演同樣讓我印象深刻。
其腳下區別于其他球員的特別鞋款更是吸引到我,有了第一次異于大品牌的簽名鞋認知。
BrandblackJ.Crossover
克勞福德的第二、三代簽名鞋是絕對在我記憶圖騰中刻下“烙印”的。后跟鱗甲的設計語言,再搭配首發配色的3M炫光,簡直帥得沒譜了。
黑牌的設計本就是走的極簡Style,不難發現克勞福德這兩雙簽名鞋除去后跟的“幾何”鱗甲,可能就并沒有太多標志性的設計了。但就是這絕對流暢的造型,簡約的外觀,在欣賞過一次之后便欲罷不能。
這就不得不提到黑牌的創立背景:
黑牌是由DavidRaysee和BillyDill主理,其團隊主要設計師履歷可以說是相當豐厚,職業生涯FILA時期設計了希爾、斯塔克豪斯簽名鞋,后期則是阿迪的設計總監。
再簡單瀏覽了黑牌部分鞋款設計,可以說是顏值統統在線,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比較可惜的是黑牌在繼克勞福德解約之后便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野,可能黑牌在最具曝光度的時期所擁有的代言人資源還是過少了。
好在品牌在美國本土還有一部分的粉絲群體,所涉及的鞋款類型也是逐漸多樣,應該主要還是靠著設計打動消費者。
BrandblackRareMetal2
其最新的籃球產品更是融合了戶外機能元素,在V底的巧妙搭配下,是別有一番風味...
本篇第二個要跟大家介紹的品牌則是相對新晉一點的Q4。
品牌成立于2016年,至于Q4的名號更是標榜著為籃球運動服務(Q4一般是指比賽的第四節,也就是最關鍵的末節時刻)。
Q4的球鞋設計讓我總結下來就是普通且復古。大面積的熱熔鞋面包覆,中高幫的設計,傳統的人字紋搭配耐磨大底,都叫我夢回童年籃球鞋最初的模樣...
可能鞋子普通到了,
代言人都得定制一下再上腳宣傳:
上面說的是玩笑話,客制應該僅是是代言人加洛韋的個人喜好(現在貌似已經解約)。花哨的客***品,也可以說是大大提高了Q4鞋款在NBA的曝光度。
可能Q4目前在國內上市最多的是安托萬摩爾的上腳鞋款。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更是喜人,200¥不到,這應該是最便宜的NBA球員同款戰靴了吧。(Q4鞋款國內小碼難尋,大碼選手可以嘗試,據體驗過的朋友分享,好像除了緩震不夠,其他性能都還不錯)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Q4好像沒再有NBA代言人了,品牌的未來發展也是未知數,有點要倒閉的意思...
那么,本期的小眾籃球鞋品牌分享到這就差不多了,如果本期反響尚佳,下期我將繼續盤點!XDM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