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和“既”,讀音怎么記住?教你一個終生記憶的好辦法。“即”的右邊是二畫,聲調是二聲。“既”的右邊是四畫,聲調是四聲。你記住了嗎?
光是這種機械的記憶是不夠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部首字:“皀”。
這個“皀(bī)”字,是個象形字。甲骨文①的下部是食器之形,其上裝滿了食品,左右兩點表示要外溢。“皀”本意就是表示裝滿食品的食器。“即”和“既”的左邊部分都是一個“皀”,都和就食有關。它們的區別主要是右邊部分。那他們的右邊部分有什么區別呢?
這是個“即”字。從甲骨文①看,左邊是“皂”,一件食器,上面盛滿了美味食品,右邊是跪坐著一個人好像在美美地飽餐。“即”的本意是人就食。即將要開始就食。
這個“既”字甲骨文①的右邊也是一個高腳的食器,②的食器部分有點變形,右邊是半站著的人,面部仍然朝向背后,張著口表示吃飽了。
所以“即”和“既”除了發音不同外。他們都和就食有關。一個表示即將要吃。一個表示已經吃飽了。而他們左邊的“皀”都與就食有關。
那你來猜一猜這個“卿”字會是什么意思呢?提醒一下,左右都是人哦。歡迎下方留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