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黃帝內經》
提升正氣,抵御邪氣,是日常養生日積月累地堅持。
什么是正氣?
“扶正”與“祛邪”是中醫學常用的術語,是指中醫在治療中所采取的兩種不同的法則。
“正”是指正氣,是人體機能的總稱,但通常與病邪相對而言,是指人體的抗病能力。
“邪”又稱邪氣,與人體正氣相對而言,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損害。
正和邪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疾病的發生、發展,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由正邪雙方力量的消長而決定。
人體中的正氣主要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正如《素問·刺法論》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素問·評熱病論》也指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靈樞·百病始生》說“逢熱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這些確切地說明了正氣的強弱,是疾病發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正氣的作用方式有三
①自我調節,以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維持陰陽的協調平衡,保持和促進健康。
②抗邪防病,或疾病發生后驅邪外出。
③自我康復,病后或虛弱時自我修復,恢復健康。
4個方面可提升“正氣”
1.保證大便通暢
如果大便長期不好,說明中焦脾胃積滯,中焦不夠干凈通暢,正氣顯然就會沒那么足了,外來的流感病毒,細菌,就很容易被機體吸引,讓大便通暢,首先就要吃容易被身體消化和代謝的食物。
2.保證睡眠充足
很多人晚睡會存在多夢,還會頻繁夜醒,或早上感到很昏沉,這其實就是身體的功能透支了,事實上,晚睡還會產生更多的代謝垃圾,比如濕,晚睡或睡眠不足時,舌苔更胖大,齒痕更多,更光溜,就是生濕的表現。
3.堅持運動
運動是最好的養生方式,正所謂生命在于運動,生命不止運動,不息每天堅持適當的鍛煉,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能提升體內的正氣,增加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運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慢跑,太極,瑜伽,氣功等,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將體內的正氣激發出來,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在運動過程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讓虛寒的身體發熱,使體內的寒濕快速排出,既能清理體內的垃圾毒素,還能提升正氣。
4.注意飲食
如果你因為正氣不足而苦惱,除了以上幾種方式能提升正氣之外,還可以通過飲食的***來調理,平常多吃一些具有補中益氣作用的食物,比如豌豆,對于正氣不足的癥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一些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新鮮的瓜果蔬菜,不僅有助于消化與吸收,還能給身體補充充足的營養,如此一來身體素質就會得到明顯提高,體內的正氣也能得到補充。
如何自測正氣不足?
1、自我的精神狀態較差,自覺記憶力下降。
2、傷口愈合比較慢,需要的恢復時間比較長。
3、食欲不振、納差,容易發低燒。
4、很容易疲勞、生病。
5、晚上會失眠,入睡后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