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咱開團芝士谷物棒的時候,就有提到***過程中用到了膨化工藝。
而不少嬰兒食品,比如星星泡芙、嬰兒米餅、早餐谷物圈等,用到的也是膨化工藝。
可是,咱們日常生活中遇到更多的,是類似薯片、蝦片這樣的被打上“垃圾食品”標簽的膨化食物。
小寶寶特別喜歡吃的星星泡芙
成人吃的膨化休閑零食
對此,就有朋友表示疑問:膨化食物到底是否健康?是否適合孩子吃?
在我們給“膨化食品”是否健康下定論之前,首先我們得了解,膨化食品到底是啥?
01
什么是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是以谷物、薯類或豆類等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藝如焙烤、油炸、微波或擠壓等制成體積明顯增大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種組織酥脆、香味撲鼻、風格各異的休閑食品(科普中國)。
還是不懂?你說,它怎么就“膨”起來了呢?
說白了,就是淀粉受熱吸水,在膨化器內經歷了一個壓力差,水分隨之發生汽化,然后炸開了,順帶著給淀粉糊糊也崩開花了。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薯片,從默默無聞的土豆到包裝精美品類豐富的零食,變化就在彈指一揮間。
膨化后的食品,不光身價不一樣,口感和營養價值也“膨脹”了不少。
經過膨化之后的食品,口感更松脆,有助于消化吸收,營養素的保存也更加完善。
什么?沒看錯吧,這還是我認識的“垃圾”食品嗎?
嘿,我可真沒開玩笑!
先說淀粉,在膨化過程中,淀粉很快會被糊化,糊化后的淀粉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相較于蒸煮的白米飯,膨化后的大米能儲存更多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1、B6的保存率可以提高20%~66%左右
再說蛋白質,經高溫短時間的擠壓膨化后,食物中蛋白質發生變性。
其組織結構呈現多孔狀,這樣的改變有利于蛋白質的水解,從而更易于人體的吸收。
怎么樣,膨師傅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吧~
那究竟是什么讓我們覺得,膨化食品不健康呢?
你說膨化食品不健康,那肯定是聽說了下面這些說法,那我們現在就一一來為膨化食品“翻案”。
看這些“罪名”到底是確有其事呢?還是背了別人的黑鍋
02
膨化食品,其實沒那么恐怖
03
膨化食品如何選
隨著膨化加工技藝的發展和完善,膨化食品已經變了,不再是當初的那個TA了
現在的膨化食品,既可以做到低油低糖低熱量的要求,也能達到低鈉低溫少添加的標準,在加工設備上也能合乎標準。
可能最需要的擔心的,是商家為了讓口感更好,消費者接受度更高,而刻意提高糖油的添加量,以及額外添加各種改良劑。
因此,在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膨化食品時,我們要擦亮眼睛,識別出那些有潛在問題的商品。
首先識別合規廠家!其次確認膨化形式,首選擠壓膨化!再觀看配料表,有氫化植物油、奶精、植脂末、植物奶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糖精鈉等字眼的要引起注意;最后看營養成分,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鹽、低(無)反式脂肪的為佳。
最后再啰嗦一句:膨化食品再無害,也不要貪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