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家長問我,麻醉學***,是不是要被取消了?這個傳聞是從2016年開始發酵,到現在始終在流傳!
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為了深度分析,解剖這一問題的起源,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說麻醉學***:
1、麻醉學***的地位
2、麻醉學***的就業
3、為什么有麻醉學***被取消的傳聞?
一、麻醉學***處于臨床中的什么地位?1、***成立時間晚
1986年在徐州醫科院正式招收麻醉學***學生。1987年列入國家***目錄,1995年經研究提出,以麻醉學***(本科)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住院醫師培訓為方向的發展思路,從成立時間算起,到現在不到30年。
2、地位一直不如臨床內、外、婦、兒科,高等醫學教育中,也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
在2003年之前,在臨床醫學本科教育課程中,是沒有麻醉學這門課程的。
醫學生在外科學總論中,以6-8個學時學習麻醉學的相關知識,曾經有一段時間,還有過取消麻醉學***的討論。
直到2003年麻醉學才終于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正式列入《臨床醫學***本科教學基本要求》,列入了醫學教育課程體系。
3、麻醉學***歷史地位一直比較低
在國內,早期沒有專門的麻醉科醫生,所以麻醉科也叫手術麻醉科,現在一些比較基層的醫院也仍然保留這種叫法,當時麻醉方面的工作多是由一些經過培訓的手術室護士來進行,長此以往,導致麻醉科醫生的地位的低下與不受重視。
二、麻醉學***就業情況分析:人才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壓力大,工作累,待遇低,沒人學!1、人才需求現狀:人才供不應求。
以下列出一些具體數據,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下。
2018年青海全省72萬平方公里,只有414名麻醉醫生。
江蘇省麻醉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2017年最新抽樣調查:全省95所三級醫院接受調查,反饋率100%,主治醫師以上人員與手術麻醉總量的年比例為1:967,按國際標準1:600計算,麻醉科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短缺非常嚴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統計,全國有7.5萬名麻醉師,美國有3萬名,按人口比例,中國缺6萬名。按照歐美國家每萬人需要2.4個麻醉醫生的標準,我國也至少應該配備33萬名麻醉醫生,僅從數量上看,我國麻醉醫生只有“標準配置”的五分之一。
2018年中國手術室的手術量將超過6000萬人次,占全球手術室手術量的七分之一,全國有55所醫學院校,培養麻醉學***的學生,每年大概輸送5000多名畢業生,麻醉學人才緊缺,人才需求是剛需!
更要命的是:
以前的麻醉,是術中麻醉為主,現在麻醉學向圍術期醫學(術前、術中,術后)拓展,術前評估與準備的強化,精細化麻醉的實施,術中生命復蘇與重癥監測治療,術后鎮痛,加速康復外科,新帳加上舊帳,所需要的麻醉人才會更多。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國家近些年出臺了一系列加大力度培養麻醉師的政策!
2018年在《關于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政策中明確指出:
力爭到2020年,麻醉醫師數量增加到9萬,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提高到0.65人;到2030年,麻醉醫師數量增加到14萬,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接近1人;到2035年,麻醉醫師數量增加到16萬,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達到1人以上并保持穩定。麻醉醫師與手術科室醫師配比更加合理,崗位職責更加明確,麻醉與鎮痛服務領域不斷拓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質量、更加舒適的醫療服務。
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探索建立以臨床崗位需求為導向的人才供需平衡機制,堅持以需定招、以用定招。穩定麻醉學本科***招生規模,在臨床醫學***本科教育中加強醫學生麻醉學相關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單獨開設麻醉學***課程。逐步加***醉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招收力度,合理調控各***招收比例,并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以中西部地區、地市級以下醫療機構在崗麻醉醫師隊伍為重點,加強針對性繼續醫學教育培訓。
2、麻醉醫生負荷重,待遇低!
麻醉醫生猝死的新聞,你在網上搜搜,一大把。
2014年的數據:
“現在上海各大醫院手術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根據統計,上海10家三級醫院共376名麻醉醫師,全年手術約24萬9千臺,平均每人每年需要處理662臺手術。在很多三甲醫院,一位麻醉科醫生每天連續工作12小時以上已是很平常的事。仁濟醫院麻醉醫生蔣茹說,她作為主治醫師要負責2~3個手術間,一整天都是“泡”在手術室里,吃飯、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按分鐘來算。”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0月24號下午,阜外醫院40多歲的麻醉師昌克勤昏倒在手術室,腦干出血。他的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手術室哀鴻遍野!大家落淚,不僅僅是因為他,更多的是為自己!在這條流水線上,他就是我,我就是他。”
據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支持的調查表明,麻醉科醫師工作壓力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繁重的麻醉工作和超長的勞動時間。其中,大于三分之一的麻醉醫生每天需完成5臺以上的麻醉工作,一半以上的麻醉醫生每天工作時間大于10小時,近80%在工作中感到過于疲勞,一半以上經常失眠,三分之一以上患有胃潰瘍或高血壓,對于職業總體狀況基本滿意和滿意的麻醉科醫師不到30%。對于勞累,每一位麻醉科醫生都有很多話可說,有醫生曾無奈地說:最累的時候,連一片藥都掰不開。
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
各種外科手術,無痛腔鏡,門診手術,胃腸鏡,小兒CT檢查,MRI鎮靜,無痛操作等,都需要麻醉醫生。
值急診班,麻醉醫生接到的急診手術一半都比較恐怖,宮外孕破裂、車禍、腦出血等等,一個比一個兇險!
你把他們麻掉還得保證他們醒來。這就是他們的工作狀態。壓力太大了!
麻醉科將是“未來醫院里最大的科室”,以上海市手術量最大的仁濟醫院為例,有88個麻醉醫生,已是全院最大的醫生群體。
由于麻醉醫生數量短缺,中國的麻醉醫生幾乎是1人承擔3-4人的工作量,勞動強度大,神經高度緊張。一項調查顯示,47.78%的麻醉醫生,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不含值班時間)。
三、為什么會有麻醉學本科***被停招的傳聞呢?金羊網-羊城晚報,2017年報道出麻醉學本科***,被取消的真相!
12月底的一天,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的辦公室里,麻醉科主任董慶龍說起最近令他十分擔心的一個“傳聞”:“2016年全國麻醉***招生人數減少50%,到2020年,麻醉***本科將徹底消失在教育部招生目錄”。
董慶龍的擔心并非毫無根據。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會長俞衛鋒坦承,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和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確實向教育部提出了這個建議,這是基于當下醫療體系中對麻醉醫生的更高要求。“我們認為麻醉醫生應從臨床系畢業、掌握全面的臨床醫學知識后再進入麻醉***。”
“目前全國有麻醉醫生8.5萬多名,缺口約有30萬人。”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分會副會長、中山一院麻醉科主任黃文起向記者如是說。
一邊是麻醉醫生短缺,另一邊是取消麻醉本科***,看似相悖的兩者卻恰巧反映了目前國內麻醉科的尷尬——手術量的劇增但合格麻醉醫生的相對短缺,而社會對麻醉醫生的認知和尊重程度,卻與他們的重要性并不成正比。
“愿意選擇這個***的人本來就不多,加上這個學科要求很高,卻又很難成名醫,因此,讀臨床醫學***的人鮮有人愿意去做一個麻醉醫生。”董慶龍或許一語道破“天機”。
本科臨床不分專科教育,這應該是所有臨床專科的一個大的趨勢。先在本科統一進行全科教育,到研究生階段才針對專科進行分科教育。這當然有利于醫學人才的培養,比如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在本科招生***中,就不招麻醉學本科***。
北京大學醫學部2020年北京市招生計劃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20年招生計劃
從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招生計劃中,大家可以看出,都體現出這種思路。先招大臨床,后面分科教育培養。
這其實也就是麻醉學本科***被傳聞取消的一個印證!
但從目前全國各醫科大學的招生計劃來看,麻醉學本科***被取消,短期內肯定是不可能。但從長遠來看,先臨床全科教育,后研究生分科教育,肯定是一個趨勢。
四、選擇麻醉學***,選什么學校好?1、本科開設麻醉學的大學名單(可能會有遺漏)
建議從以下兩個指標對照高校實力進行選擇!
2、國家重點學科高校名單
3、麻醉學科44個全國重點規培基地名單(建議找有規培基地的大學)
2020年全國重點規培基地網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麻醉專委會共39位專家參與網絡評審。麻醉學科作為首批四個參評學科之一(婦產科、兒科、精神學科和全科),共44個全國重點規培基地獲批。
參考文獻:1、中國醫師協會官網
2、中華麻醉官網-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官網
3、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4、《關于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18〕21號
5、北京大學醫學部官網
6、金羊網-羊城晚報
7、麻醉之聲
8、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9、勛哥教你填志愿官網
10、中國醫師協會關于公布2020年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點***基地(西醫)名單的函醫協函〔2020〕468號
以上文字為本人原創,資料及圖片參考見參考文獻,如有轉載,需經本人同意!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