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進行文字表達或者口頭表達時,常常會使用一些成語。
成語具有文辭美妙、言簡意賅的特點,然而那些太過大眾的成語往往不能凸顯咱的文化素養。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一說出來能秒殺一片的成語,快快收藏起來,說不定哪天就能用到哦~
有哪些比較小眾的成語?
|答主:張壘陽(2.9萬人贊同了該回答)
上大學的有段時期,積累了一些小眾的成語,大家慢慢看!
1
雛鳳清聲.雛鳳:比喻優秀子弟;清聲:清越的鳴聲。比喻后代子孫更有才華。
2
一牛鳴地.指牛鳴聲可及之地。比喻距離較近。同「一牛吼地。」
3
暗室逢燈.比喻在危難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點引導。
4
陽和啟蟄.啟蟄:過冬的蟲豸開始活動。春天來了,過冬的蟲豸都活動了。比喻惡劣的環境過去,順利和美好的時光開始了。
5
憑虛公子.憑:依托。比喻假設的人或事。漢·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
6
匹夫小諒.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節小信。語出《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7
皮相之士.皮相:從表面看。指僅看外表不察內情、見識膚淺的人。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語姓字哉!」
8
佩弦自急.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樣緊張。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錯誤,避免重新出現。韓非《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
9
盤龍之癖.指愛好賭博的惡習《晉書·劉毅傳》記載:晉朝人劉毅,字盤龍,好賭博,每次下注達數百萬。
10
爬羅剔抉.爬羅:搜集;剔抉:篩選。指廣泛地搜羅,精細地選擇。唐·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
11
偶變投隙.猶言投機取巧。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也指靠小聰明占便宜。
12
牛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同處。漢·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使不羈之士與牛同皂,此鮑焦所以憤于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13
難言蘭臭.難言:談不上;蘭:蘭花;臭:味;蘭臭:指氣味相投的友誼。指很難結下友情。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14
南風不競.南風:南方的音樂;不競:指樂音微弱。原指楚軍戰不能勝。后比喻競賽的對手力量不強。《左傳·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
15
目可瞻馬.眼睛只能看到遠處的馬。比喻見大不見小。《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狀,目可瞻馬;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16
牧豕聽經.一面放豬,一面聽講。比喻求學努力。《后漢書·承宮傳》:「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豕。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
17
目斷鱗鴻.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元·無名氏《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妝臺目斷鱗鴻信,山隱隱水粼粼,方知人遠天涯近。」
18
貿首之仇.貿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首之仇也。」
19
木雁之間.木雁:比喻有才與無才。指有才與無才之間。比喻才能或學問處于中間水平,能保全自己,遠避禍害。《莊子·山木》弟子問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20
莫之與京.莫:沒有什么,沒有誰。京:大,高。大得沒有什么可與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無與倫比。亦作「大莫與京。」
21
丹漆隨夢.指追隨前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齒在逾立,則嘗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
22
華顛老子.華:花白;顛:頭頂。指頭發花白的老人。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最難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個,不過綠鬢少年,都換了華顛老子了。」
23
吞紙抱犬.吞紙充饑,抱犬御寒。形容家貧好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好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臥。」
24
枕山負海.同「枕山襟海。」明·張煌言《山頭重筑海塘碑記》:「臺之緱城,枕山負海。」
25
龍標奪歸.科舉時代指狀元及第。宋·胡繼宗《書言故事·科第類》:「大魁首奪龍標,盧肇黃頗緣宜春人,同舉。郡守獨餞頗,明年,肇狀元及第。歸。郡守接甚厚。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守大慚。」
26
立馬蓋轎.形容十分迅速。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一回:「討了房契去看了,一口就還了原價,內臣性兒,立馬蓋轎就成了。」
27
鳳毛濟美.舊時比喻父親做官,兒子能繼承父業。多用以稱頌賢良父兄有優秀子弟。比喻后繼者能與前人的業績齊美而發揚光大。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你不聽見說他們世兄即日也要保道臺?真正是鳳毛濟美,可欽可敬。」
28
于飛之樂.于飛:比翼齊飛。比喻夫妻間親密和諧。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不知彼可能將女進貢深宮,以遂朕于飛之樂?」
29
松柏寒盟.比喻患難之交。清·李漁《憐香伴·齋訪》:「雖則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30
一片冰心.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1
指水盟松.盟:盟誓。指著流水、松樹以為盟誓。形容情誼之深。明·陳汝元《金蓮記·詬奸》:「章相與學士,初方指水盟誓,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機會,嘲他幾句,有何不可?」
3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兩臂圍攏,形容樹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細小。粗大的樹木都是由小樹苗長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3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明·劉基《驛傳杭臺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34
詠雪之慧.用來贊許能賦詩的女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議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35
懸榻留賓.榻:狹長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懸起的床放下來,留客人住下。比喻對客人以禮相待,格外尊敬。《后漢書·徐稚傳》:「在郡不接賓客,惟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
36
青藍冰水.「青出于藍,冰寒于水」的略語。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四:「桐城派古文,望溪開之,海峰繼之,至惜抱而其傳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劉門,世幾有青藍冰水之喻。」
37
黃塵清水.比喻變化迅速。唐李賀《夢天》詩:「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王琦匯解:「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俱在海中。今視其下,有時變為黃塵,有時變為清水,千年之間,時復更換,而自天上視之,則猶走馬之速也。」
38
冰柱雪車.原為唐朝劉義的兩首詩名。后用以贊美別人的詩文優美。《新唐書·韓愈傳附劉義傳》:「聞愈接天下士,步歸之,作冰柱、雪車二詩,出盧仝、孟郊右。」
39
鑿石索玉.鑿:打孔;索:求。為了找到玉而鑿石頭。比喻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三國志·鐲志·秦宓傳》:「甫欲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隨、和炳然,有如皎日,復何疑哉!」
40
披榛采蘭.披:拔開;榛:叢生的荊棘。撥開荊棘,采摘蘭草。比喻選拔人才。《晉書·皇甫謐傳》:「陛下披榛采蘭,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遠。」
41
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芙蓉:荷花別名。兩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也比喻兩者可以相媲美。唐·杜甫《進艇》詩:「俱飛蛺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雙。」
42
吉祥止止.第一個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個止字是助詞。指喜慶。《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43
十夫楺椎.指十個人的力量能使椎彎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變原狀。《戰國策·秦策三》:「聞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抽所移,毋翼而飛。」
44
波流茅靡.隨波逐流,隨風而倒。比喻胸無定見,趨勢而行。《明史·趙炳然傳》:「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繼用事,六卿之長不得其職。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45
布衣韋帶.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后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漢書·賈山傳》:「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
46
倉箱可期.倉箱:盛糧食的工具。糧倉有望裝滿。比喻豐收大有希望。《詩經·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47
朝客高流.朝:朝廷;流:品級。舊指職位高而聲執勢顯赫的人物。唐·于鄴《揚州夢》:「洛中名士咸謁見之,李乃大開宴席。當時朝客高流,無不臻赴。」
48
馳馬思墜.即是說策馬飛馳之時,要時常想到翻身墜馬的危險,因此必須時刻警惕著拽緊韁繩,夾緊馬肚,這樣才能馳馬千里而不致于墜下來。
49
舌撟不下.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
50
破瓜之年.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唐·范慮《云溪友議·韋皋》:「獨東川盧八座送一歌姬,未當破瓜之年亦以玉簫為好。」
題圖:《唐伯虎點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