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我才突然明白高明遠說的“督導組是鐵板一塊”這句話的意思。
原來,從駱山河帶領的督導組一行人進駐綠藤市開始,高明遠就開始通過各種手段尋找突破口,無功而返后,他和t“同伙”們另辟蹊徑——既然滲透不了,就盯死他們。
典型的人盯人!
——王政陪著駱山河、賀蕓配合何勇。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細節:駱山河每一次安排重要任務,都會帶著趙立根、索東、何勇他們來到一個小亭子里,或者去行人稀少的河邊。
就是為了躲著時刻緊盯他們的人。
然而,盡管督導組成員已經小心到了這樣的程度,還是有些防不勝防。
——懷疑誰是“盯人”的人可以防,其他的是不是就放松了警惕?
比如,賀蕓,她一開始不在被懷疑的范圍。
何勇剛開始著手審訊馬帥、突擊審訊陳建波等人的時候,都沒有避開她。
而她偏偏就是“狼人”。
所以兩次審訊都出了問題:馬帥死了,本來打算開始招供的陳建波突然改了口。
如果說賀蕓掌握到的只是何勇行動的大方向的話,那么何勇身邊的人,則可以隨時掌握他的動向,可以隨時發現他的調查已經到了那一步。
也就是說高明遠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料,比如馬帥的審訊內容、何勇要送毒檢樣本去北京、再比如薛梅埋尸地點被發現等等。
何勇發現,每一次只要他離真相更進一步,接下來就立馬被打回原點。
一定有人在搞破壞。
他懷疑賀蕓。
但,他很清楚,雖然賀蕓是警局現在最大的領導,僅憑她自己也是無法事無巨細地監測到位的。
他的身邊一定還有其他的眼線。
他看向裴偉的眼神里開始有了探究。
說實話,裴偉這個人剛出現的時候,憨厚的長相,以及盡心盡力尋找薛梅的行為,還是收獲了一波好感的,以至于一大部分劇迷覺得他不可能是壞人。
何勇也是這樣想的。
要不然也不會每一次有重要行動的時候,都帶上他。
對裴偉的懷疑開始于龍尾山之行。
確定龍尾山有可能是薛梅埋尸地點的時候,裴偉就在何勇身邊。
如果不是陳建波吃火鍋耽誤事,內奸第一時間透露出去的時間,足夠高明遠的人挪走薛梅。
這是何勇第一次懷疑裴偉。
他和駱山河說出了自己的懷疑。
駱山河早就開始懷疑了,他們工作屢屢受阻,肯定是內奸在從中作梗。
但,駱山河首先懷疑的是賀蕓,因為她和宋濤的同學關系,而宋濤有可能是給馬帥毒檢做手腳的人。
而何勇并沒有放棄對裴偉的懷疑,并開始有意地試探。
所以,第二次毒檢,何勇依然把樣本交給了何勇,讓他送去了北京。
何勇不是已經開始懷疑裴偉為了嗎?怎么還敢把送樣本這么大的事交給他去辦?
他是故意的。
這樣做看起來是一招險棋,其實卻是最有可能保住真實樣本的——裴偉不敢做手腳,畢竟宋濤就是偷換檢測樣本才被抓的。
如果他再把樣本換了,就一定會暴露,這樣的話誰來接著盯何勇?
而何勇的試探遠遠沒有。
確定馬帥是被毒死的之后,很快查出了下毒的人是看守所的廚師。
抓捕廚師的行動很重要,畢竟抓住他就能離真相更近一步,說不定還能從他口中問出來幕后主使。
這一次何勇照樣帶著裴偉。
他要親眼看著裴偉露出狐貍尾巴,要不然就和賀蕓一樣,明知道對方是“狼人”,卻沒有辦法拿下。
果然,裴偉再一次沒忍住,他讓其他人從正門進去,自己則在后門堵著。廚師果然從后門逃了出去。
廚師被抓了,被抓之前,裴偉有沒有和他做好攻守同盟卻是我們不知道的。
但,從廚師打開警車窗戶看向裴偉的眼神中,我們就能確定他們兩個在后門一定商量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
到審訊的時候,何勇就會發現廚師和陳建波一樣,一問三不知。
然而,裴偉不知道的是,何勇會問參加行動的人,裴偉在行動中都干了什么,問清楚之后,他基本確定對方是內奸了。
其實,在審訊陳建波的時候,裴偉也做了小動作——賀蕓把何勇叫出去說薛梅的尸檢報告完成了,裴偉則在審訊室、在探頭的監控下悄悄地告訴陳建波,讓他啥也別說就會沒事。
那瓶灑在陳建波身上的礦泉水就是在證據。
賀蕓、裴偉、胡笑偉,內奸一個接一個暴露,李成陽被沉冤昭雪,駱山河、何勇他們馬上就可以還綠藤一片安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