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哦~臺北下了雪,你說那是保麗龍,耶誕夜的配色也不配黃綠紅,叮叮當叮叮當....”近段時間,一首由抖音博主“聶可以”翻唱的《MC來了》走紅網絡,引起全網模仿。這首翻唱的RAP(說唱)由于演唱者的聲音甜美、可愛、極具元氣和軟萌,被人們稱之為“夾子音天花板”。
而這并非“夾子音”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此前,抖音博主“三十七度八”就曾在抖音發布過一條10秒短視頻,通過夾雜著一種孩子般萌萌的,甜甜的聲音,說自己買了一個小風車,掀起了“夾子音挑戰”的熱潮。
那么,夾子音到底是什么?乍一聽,是一種可愛的蘿莉音,類似于小孩子的音色和聲調,略帶著一種稚氣。隨著短視頻傳播的風靡和模仿創作,夾子音也被看作是一種做作的聲音。發聲者故意將自己的聲音“夾起來”引人注意。如今,隨著“聶可以”夾子音翻唱的走紅,由此也衍生出了“有效夾子音”“鉗子音”“方言版夾子音”等稱號。
夾子音到底有多火?此次“聶可以”因通過夾子音翻唱歌曲,一個月漲粉180萬,同時,其開設的數場抖音直播的觀看人數也持續飆升,最高達128萬。自此,抖音再次迎來夾子音模仿與挑戰浪潮,相關話題的閱讀量超40億次。除了國內抖音博主模仿與挑戰夾子音外,國外一眾異國情侶也紛紛采用本土語言模仿夾子音進行“插科打諢”。在眾多網友的追捧之下,夾子音的創作風格也愈發多元。電音版“夾語大全”“夾子音版鬼畜視頻”等等通過二次創作的方式,讓網絡空間遍地都是夾子音。
夾子音的再次走紅,可謂既讓人直呼“救命”又讓人頭皮發麻。一些長相甜美,或者天生就是娃娃音以及蘿莉音的女生用夾子音說話,比如“小腦斧”“大西幾”等略帶嗲音的話語,并伴隨著酷拽說唱,不僅給人們營造出一種反差萌,而且聽起來也不會十分做作且不適。這類聲音讓部分網友在想象空間中獲得了一種戀愛的感覺,讓人想聽又不敢聽,直呼“救命”。然而,當夾子音“破圈”,出現“人傳人”跡象之后,一眾男生尤其是那些在網絡世界中將自己打造成健身達人這類“***”人設的一類人,也開始模仿夾子音說話,對著屏幕撒嬌,直讓人被迫戴上“痛苦面具”。伴隨著一聲聲夾子音的走紅,網友們紛紛表示:“最真實的反應是‘一天不聽渾身難受,一聽難受整天’且屬于‘無差別攻擊’。”
夾子音為什么會“火”?細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其一,聲控時代,聲音如同“流量密碼”,乃流量變現的“利器”。根據CNNIC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的在線音頻市場規模達131億,已然進入了人均聲控時代。聲音也成為了與顏值一樣具備變現能力的產物,以聲音為賣點的陪玩、直播、帶貨等業務也隨之水漲船高。例如,有媒體報道某陪玩APP每小時的收費能高達500元。如此強大的變現“超能力”,自然使得夾子音等特殊聲音成為資本熱捧的“香餑餑”。
其二,滿足人們個性化的情感需求。對于大眾來說,聲音所帶給人們感官和情感上的心理滿足不亞于吃飽穿暖等所賦予的生理滿足。可愛的夾子音、霸氣的女王音、性感的氣泡音、儒雅的公子音等等特質聲音,總有一款適合自己,讓人感覺身心愉悅,凈化心靈。同時,這類帶著溫柔抒情、可愛甜美的嗲音,也一度讓網友們仿佛身陷戀愛之中,直呼“網戀必備嗓音”。這類層出不窮的特質嗓音,讓網友們在美妙“樂音”中放松了身心,也滿足了情感需要。
然而,聲音雖美,也不乏濾鏡加持。夾子音能夾住嗓子,但不能夾雜“雜質”。隨著夾子音等一眾特殊嗓音的火爆,相關負面新聞也頻頻爆出。此前,網紅“風小逸”就曾因塑造聲音效果過了頭被人舉報,其賬號也因涉嫌嘩眾取寵,無底線博人眼球被永久封禁。同時,比心等陪玩軟件作為夾子音等特殊聲音的“重災區”,也由于涉黃,打色情擦邊球被無限期下架。
因此,夾子音雖好,但莫要“貪音”。過度依賴夾子音等聲音特效,裝傻充愣,牟取私利,只會過猶不及。聲音濾鏡下的人設是虛無的,是一種“紙糊的人”。夾子音莫夾了真實的自己,不包不裝,原生態的聲音才是最美的“樂音”。
文/陳海明(西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