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并成立中華民國臨時***。
1月2日孫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陽歷。
1月3日黎元洪當選副總統(tǒng)。中華民國臨時***組成,確定了各部總次長名單。
1月28日臨時參議院在南京成立;29日,選舉林森為議長。
2月12日隆裕太后代宣統(tǒng)帝溥儀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授袁世凱全權(quán)組織臨時***。
2月13日孫中山辭臨時大總統(tǒng)職。15日,參議院選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
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3月11日孫中山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臨時大總統(tǒng)職。
4月2日南京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遷至北京;4日,又議決該院遷至北京。
5月7日臨時參議院議決,國會采取兩院制,定名為參議院和眾議院。
7月8日日、俄訂立第三次密約,再次劃分兩國在內(nèi)蒙勢力范圍。
7月10日教育部在蔡元培主持下,于北京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重訂學制,規(guī)定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學4年、大學預科3年、本科3年或4年。
8月25日同盟會與統(tǒng)一共和黨等4個政團,合并為***,是日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理事長。